重视德育工作塑造合格人才

2018-03-22 10:39赵海兰康全洲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中学德育对策研究

赵海兰 康全洲

摘 要:在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同时取得了一些成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教育面临一些挑战。传统的德育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对中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分析了中学教育现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一、 引言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候,这一阶段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关。所以,每个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以开展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试图找出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法律道德教育工作的同时,创新德育工作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改善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本文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探讨了中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二、 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被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这就导致了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宏观目标上,尽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教材,但是仍然注重从民族和国家大义向中学生灌输大道理,忽视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需求,使德育内容脱离了实际社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盲目追求道德教育内容的原则和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实际需求的目标。在课堂上,教师们坚持传统的说教,使中学德育教育变成形式化。因此,大多数中学生在思想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进行机械性的背诵教材内容来应付考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造成学生知行分离。

(二) 德育教育方式单一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内容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需求的完善,即使有讨论,但只有少数学生发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困难的。教育的主要用途是教学材料、视听材料和教学软件等,主要教学的地点是教室。德育教育基本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位置、教师沿在讲台上讲,学生一言不发地接受知识。道德教育的实践是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只是走形式,没有进行实际的应用。

(三) 师资力量不足

在中学阶段,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薄弱,只有德育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强中学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定期派遣教师学习,提高综合德育教师的知识储备,培养多媒体和其他现代化设施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并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重点关注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努力避免高素质人才流失。

三、 中学德育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丰富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传统的中学德育方法仍然采用单一封闭的说教灌输教育方法,不考虑中学生的真实思想,没有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教育主体意识。针对这一问题,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中学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自我教育、德育活动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尽可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道德教育的乐趣,发挥他们的主体教育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学德育教学效果。

(二) 重视德育教育的层次性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按照学生的年纪和接受度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根据不同年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同差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确定道德教育内容,例如,初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和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并实施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来明确学习的目的。二年级学生可以实施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进行教育。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们对世界观进行深入地了解,让学生们严格地要求自己,并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德育教育目的和内容具有针对性,让德育的各方面都可以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三) 理论联系实际,养成良好的品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将道德认知能力和培养道德习惯进行有效地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较多的知识。道德实践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主动性,这样做可以及时地纠正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错误的行为,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比如,通过家长和学生的反映,发现班级上有学生花钱大手大脚,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开展一次如果正确使用零用钱的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具有深刻的体会,知道自身花钱方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加以改善。

四、 结束语

总之,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合理地实施正确的素质教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从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泰祥.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5(12):32-32.

[2]范晓.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4):55-57.

[3]张文娟.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6).

作者简介:

赵海兰,康全洲,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裴家营职业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德育对策研究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微德育”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