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开展绿色生态教育

2018-03-22 10:39郑瑜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家园环境

摘 要: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认知,生态教育逐渐走出生态学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生态教育是“防范胜于救灾”的最有效且最持久的生态保护手段,在幼儿园开展生态教育是时代与现实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在幼儿园中通过环境建设开展生态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生态教育;环境;家园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生态教育具有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塑造美好的生态情感的功能。而环境是幼儿学习、探索、实践的物质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创设自然野趣的户外环境,释放天性

我们鼓励幼儿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幼儿园建成一个有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树林、小山坡、小草坡的绿色生态园。设置鹅卵石小道、小木桩群、稻草游乐场、玩水、玩沙池等以自然材料为主的活动区域,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地活动,释放童真。在“植乐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商量种植内容,学习种植、照料的方法,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进行记录;在“饲乐园”为小动物喂食,照顾它们,是孩子们最乐于做的工作;在以稻草为题材的“游乐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迷宫间、城堡中、南瓜房里;在“丛林野战”“穿越火线”和“野营部落”这样的区域,孩子们在树林间穿梭、在草坡上打滚,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挑战和乐趣。大自然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更可以开阔孩子们的思想,帮助幼儿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二、 构建绿色环保的室内环境,激发创想

我们将各类生态材料运用到室内环境装饰中,让每一面墙都说话,通过师生的创意想象,让这些自然生态材料焕发出新的生命,促使园内的美化、绿化呈现教育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实现用大自然教育培养幼儿的育人价值。

1. 共享活动区——体现环保创意

在布置幼儿园各共享空间、楼梯、走廊、转角等处时,我们首先注重运用自然元素。处处可见的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分叉的白桦树原木,成了我园室内装饰的主要背景材料,同时配以木片、麻绳、树枝、芦苇、竹篱、酒缸等作为点缀,呈现出一种自然、淳朴、原生态的乡土美,使人仿佛置身于林间山野,倍感心旷神怡。其次是废旧材料的利用。各种纸盒、纸袋、纸杯、纸筒、蛋托、手套、酒瓶……这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在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奇思妙想与巧手之下,变幻成了各种神奇的装饰品,诉说着一个个与孩子有关的环保故事,装点着幼儿园的角落。环境,因为有了孩子的参与变得更加生动;孩子,也因为多了与环境的互动而变得更加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 班级学习区——突出有效互动

在活动室的墙面设置中,我们把主动权给了孩子,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和喜悦。在区域设置时,我们适当调整活动室内桌椅摆布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优化,创设方便幼儿自主选择、数量充足、种类多样、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我们每个班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了小小生态区,并划分为种植区、饲养区、观赏区、实验区等各种区域,引导幼儿在照料、观察、记录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发展。

三、 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滋润童心

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正确的世界观,应将情感的萌芽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更重要的目标。因此,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幼儿生态教育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1. 和睦的同伴交往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同伴群体对每个幼儿来说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和家长等成人所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我们除了让幼儿在与同班孩子的交往中形成一种安全和睦的同伴关系外,还组织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以此实现对不同年龄的同伴群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在哥哥姐姐的影响和带动下,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又在帮助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变得更关心爱护他人,更有责任感。

2. 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能以幼儿为主体,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进而發掘他们的潜能。同时也能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实际调整教学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

3. 协调的家园共育环境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联系与合作,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我园生态教育的动向、内容和成效;通过网站、微信向家长推送近阶段的活动内容,指导家长如何配合老师做好生态教育工作。其次,通过动员、倡议等方式,对家长进行生态理念宣传,提高幼儿和家长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观。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如“环保创意小制作”、“亲子环保时装秀”、“我的家庭环保日记”等,让家长直接参与到生态教育活动中来,成为幼儿的合作者、老师的同行者。通过上述活动,我们的生态教育活动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持续和延伸。

总之,大力拓展教育空间,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中的课程资源,才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提高,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原晋霞.幼儿园班级课程个案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郑瑜,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家园环境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寻找失落的家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绿家园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试论科技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