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感

2018-03-22 10:39何贵花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朗读语感

摘 要:语感是一种综合的直觉感受,是能迅速把握语文文字的内涵的能力。语感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的质量。实践证明,为了加速语感的形成和优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语感。本文与大家分享的便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种方法,即通过提高朗读质量、创设有效情境激发想象、体会言外之意来培养语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语感;朗读;情境;想象;言外之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旧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因此提高当代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便现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实践证明,培养语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语感是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凭直觉从整体上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有没有有效的快速提高语感的途径呢?下面我结合教学与大家分享培养高中生语感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一、 提高朗读质量,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历经磨砺被人们保留下来的一种传统的培养语感的方法。那么,怎样朗读既能使自己“因声求气”,又能感染他人呢?

首先,要放声朗读,要读得正确。在这一环节,我们可以选择教材中的经典文章作为朗读的素材,因为在编入教材之前,这些作品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后确定下来的,其中的语言比较规范。如果能以此为素材进行朗读训练,必定能提高学生们准确判断和感悟语言的能力。

其次,熟读成诵,即读得流利。朗读过程中既要注意读得流畅,还要准确地把握朗读的节奏。在确定朗读的节奏时要先分析一下文章的体裁和内容,这样有针对性的朗读会使朗读更加有感染力。

再次,要有感情地读,即“美读”。美读的要求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在这个层面,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停顿、重音,语气把握得当可以准确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停顿得当,可以达到“声音上的暂时休止反而使情感表达更加激昂”的效果。正确处理好朗读文学作品时的语气和停顿就要仔细揣摩字词句,这样既可以实现“美读”,又能培养语感。

总之,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朗读富有感染力,就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哪些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用较快的或较慢的语速等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们通过朗读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使自己能够耳与心谋,从而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逐步完善语感。

二、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想象,培养语感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时会遇到一些比较概括、抽象的内容,这些很容易就会成为他们的拦路虎,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帮助他们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以达到“寻象观意”的目的。

教师可以借助教育云平台,在备课阶段搜集与文本相关的音视频及影像资料,并将它们创建成课件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播放给学生们观看。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素材使学生触景生情,再结合他们已有的“前在经验”,对抽象的词句的理解便能迎刃而解了。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当学生们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时,有的学生询问有没有相关的美景视频,这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在教育云的课件包里打开与“傍晚的彩霞与单个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相关的美图或是动态视频播放给他们进行观看。学生们观看了图片及视频再结合“前在经验”,这样就很容易想象出作者所描绘的色彩鲜明、上下浑成的绝妙好景。

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当学生遇到比较概括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时,教师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创设有效情境激发想象,让他们借助画面感受、体会字里行间的情韵气势,从而培养敏锐的语感。

三、 体会言外之意,培养语感

读文章时“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叶圣陶语)”,因此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的过程,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过程。

如“……睢园绿竹,氣凌彭泽之樽……”这一句出自课文《滕王阁序》。为了能够准确体会出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表达什么,教师可以通过教育云平台为学生们播放介绍梁孝王、陶渊明、曹植、谢灵运等名家的视频,使他们了解一下作者写到聚会、豪气、才气、文采时怎么会想到这些人,从而理解作者引用典故的用心。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回头再去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一定能体会出作者是想向读者传递宴会非常豪华、宾客十分高雅的观点。

因此,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就要采取措施让学生们体会关键词句所表达的言外之意,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

综上所述,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的阅读使学生们认识到了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语感的培养,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意义非同寻常,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朗读质量的方法,还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有效情境以激活他们的想象、引导他们体会言外之意等方法来培养语感。

参考文献:

[1]吴延统.《高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J].《中学语文》,2015-08-20.

[2]朱少山.《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文言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02-05.

作者简介:

何贵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会理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朗读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