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渗透探讨

2018-03-22 10:39刘悦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探讨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摘 要: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做人,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良好素质和品质。高中生素质教育渗透在教学活动的每时每刻和各个环节,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有效的实施和培养。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对高中生素质教育教学教研的点滴感触,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探讨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做人,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良好素质和品质。教育成功学认为,任何阶段、任何学科,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素养,都是摆在首位的重要责任和要求。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良好学习素养和内在品质培养更为重要和迫切,更能够为高中生适应社会、展现才华打下坚实的素养根基和内在基础。笔者认为,高中生素质教育渗透在教学活动的每时每刻和各个环节,但现实教学进程中,重视学习能力培养,轻视素质教育教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新课改教学要求格格不入,需要进行深入有效的实施和培养。鉴于上述的感悟和体会,本人现结合近年来对高中生素质教育教学教研的点滴感触,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探讨和论述。

一、 设置浓厚生动教学环境,提振主体乐于探知的学习素养

众所周知,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基于良好的、积极的内在情感,以此来克服前进中的险阻、遇到的困难。高中阶段,部分高中生之所以对学习活动“头疼”、“畏惧”,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内在情感的影响和制约。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氛围的渲染。良好的学习情感,乐于探知的学习素养,始终需要积极、浓厚的外界氛围刺激。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独的设置数学内容,讲授问题案例,而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氛围的触动和刺激作用,设置和营造学生熟悉、氛围浓厚、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抓住高中生内在的情感,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保持积极、稳定的主动探知情感状态,参与和实施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如现实生活场景能够极大提升学生乐于探知的内在情感,教师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这节课教学中,为了达到提振高中生主动探知、能动探析的内在情感,采用以景激情的教学方法,在新知导入环节设置了“某学校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准备购买一批桌椅”的生活场景,并通过多媒体器材进行具体形象的展示,使高中生能够置身于现实生活环境中,从而保持积极情感状态,乐于探知成为内在自觉。

二、 提供有效探究探析平台,增强主体敢于探索的学习素养

问题: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的方向前进40 m后,望见塔在东北,若沿途测得塔的最大仰角为30°,求塔的高度是多少?

在该问题讲解进程中,教师结合以往该类型问题解答的实际情况,组织高中生组建探知学习小组开展该问题题意以及解题思路的合作探析活动。教师在同步观察了解的过程中发现,有少部分高中生由于在解析时碰到“不知如何转化,为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问题”的困难,出现畏惧和厌战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及时进入其中,引导高中生“回头看”所探析和解答的过程,并给予肯定的评判,以此消除增强他们探析解题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实时的点拨,向高中生明确指出:“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实际应用”。学生结合教师的评讲和指点,在提振学习信心的同时,对所遇到的疑惑“豁然开朗”,深刻认识到该问题解答的关键之处在于:“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形,然后再解三角形,为求其他边和角创造条件,使问题得到解答”,从而获得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为:“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

某人刚开始在C处,AB为塔高,他沿CD前进,此时∠DBF的度数为45°,从C到D所测得塔的仰角只有B到CD最短时才最大,这是因为tan∠AEB中,AB为定值,要求塔高,必须求出BE,而要求BE的高度,就要先求出BD的长度”。高中生在这一进程中,面对教师的鼓励以及悉心指导,切实增强了敢于探索、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素养。

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多提供、多搭建高中生开展学习探究的有效平台和载体,鼓励高中生开展自主或合作探析问题案例实践活动,教师面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表现,多给予肯定评价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考的路数和途径,从而逐步掌握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路径,不断提升主动探究、主动研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 实施案例评讲指点教学,提升主体实事求是的学习素养

数学学科离不开案例的探究和解答活动,评判案例解答的正确性,成为数学学科教学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育学认为,问题解答的正误与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容不得半点含糊,这也是培养高中生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有效契机。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案例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中生完成探究解答案例环节结束后,组织开展评讲案例活动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高中生数学案例解析活动情况予以科学、全面的评判,使高中生能够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解析的正误原因以及弥补措施,从而使高中生逐步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良好探索精神。

总之,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学科教学的根本要求和内在要义,教师必须渗透和落实到在每堂课教学之中,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实施高效务实的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和提升高中生良好学习品质,成为全面进步、发展的社会新人。

参考文献:

[1]骆魁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2]刘宏伟.高中数学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培养途径和方法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作者簡介:

刘悦,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探讨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