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数学选择题失分原因与解题对策

2018-03-22 10:39邱群灯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选择题基础知识题型

摘 要:一直来,选择题是数学测试中的主要题型,这种题型虽然难度不大,但灵活性较高,且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因此,选择题的得分情况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现列举出学生解选择题时失分原因的四个方面:知识积累不够、审题粗糙盲目、欠缺挖掘隐含条件、缺乏解题技巧。针对原因,为有效地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的正确率,改进的方法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加强技巧的灵活运用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选择题;失分原因;对策

纵观近几年的高职高考数学试题,题型和分值具有一定的模式与稳定性。然而,选择题又是每年考生失分率较高的题型。因此,探索选择题失分的原因、寻求对策,对改进高考的复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 失分原因举隅

1. 知识积累不够

平时不重视基础知识积累,对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基本的记忆准确性都存在问题,又或者记住了没有理解,随意乱用的学生在解答选择题时往往是“会做求快,不会就蒙”,结果是错多对少,影响了得分。

2. 审题粗糙盲目

一般试卷的难易度分布从易到难,卷首的几道题相对容易,但往往由于题目过于简单,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而失分。特别有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为了图快,凭经验主义做出选择,这种情况,学生多数认为自己的选择达100%正确,甚至忽略对这些题目的复查。

3. 欠缺挖掘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而隐藏在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图形或题目给予的新信息中的条件。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往往是该题“价值”之所在,也是我们失分的“隐患”。

4. 缺乏解题技巧

一些难度不是很大,但灵活性较高的题,由于学生缺乏技巧而失分,例如:已知正数a、b、c成等比数列,公比大于1,令P=a+2b+3c,Q=3a+b+2c,R=2a+3b+c则必有( )

A. P>Q>R B. P>R>Q

C. Q>P>RD. R>P>Q

此题可用特殊值解题,取符合题意的具体数值a=2、b=4、c=8代入,得P=2+2×4+3×8=34,Q=3×2+4+2×8=26,R=2×2+3×4+8=24,因此P>Q>R,选择A。这题涉及的量多,学生普遍认为难度系数较大,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快便选择放弃思考;而基础好的学生在此会花较多的时间,亦难从已知条件找到解题的回路,从而影响后面答题的时间和信心。而比较有条件限制的字母代数式,往往是根据已知量的范围进行取值,然后计算比较得出结果。

二、 解题对策探讨

1. 重视知识积累,攻克解题难度

在每次讲评试卷前,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总是流于形式,常听到埋怨考试时的“粗心大意”或“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常常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忽视问题的另一面,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思维缺乏缜密性或欠深入。乍一看题,似曾相识,好像与自己做过的题目有联系或相似之处,暗自庆幸,却忽略了题干的所有要求,特别是存在的本质差别。这种轻率、侥幸心理使思维缺乏严密性,造成偏离题旨。其实,细心与粗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数学能力的体现,学生往往把对题目分析不全面当成了自己的粗心。另,学生亦缺乏对自身进行理性分析,究竟是在考试时还是在平常练习时更会失误。若平时做题粗心,就应用自己的意志、毅力来克服;若在考试时粗心,则要提高相应的基础知识积累。

有相当多的选择题大多是从课本的例题、习题改编而来的,因此,题目中往往蕴涵着一些似曾相识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习惯于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拥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攻克解题的难度

2. 灵活运用技巧,拓展解题方法

许多学生,总是想着怎样根据题意选用正确的公式,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去和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核对”,将解选择题当作解解答题。解选择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对题目的阅读理解,真正弄清题意后,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公式,熟练发挥基本技能、技巧,迅速判断四个选项中哪三个是错误的,从而断定剩下的那个是正确的!

下面列举解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排除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例:函数y=x2-x-1的图象是( )的一条抛物线

A. 开口向上,顶点为-12,54

B. 开口向下,顶点为12,-54

C. 开口向上,顶点为12,-54

D. 开口向下,顶点为-12,54

由a=1>0知拋物线的开口向上,可排除B、D,进一步配方易得对称轴为x=12,排除A,故选C。验证法,通过对选项的观察,分析,将各项逐个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或适当选取特殊值进行检验、或采取其他验证手段,以判断选项正误的方法。

3. 培养审题习惯,提升解题能力

解数学题就是应用一般的数学原理,来解决特殊的数学问题,要分析题中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必须认真读题、反复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通过审题,可以掌握用于解题的第一手资料——已知条件,弄清题目要求。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不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可用笔做个记号以引起自己的注意,并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当然,造成选择题失分的原因还有很多,只有认真全面的对错误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症结所在,才是解决失分、提高正确率的根本途径。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保障,不断积累总结,加强训练,才能把握住这条得分的生命线。

作者简介:

邱群灯,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选择题基础知识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清律的基础知识
单项选择题狂练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掌握基础知识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