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道德与法治课堂

2018-03-22 10:39陈秉超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喜欢学生

摘 要: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基本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法律基础上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开展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学生并不青睐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教育背景和新课改的要求下,积极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制的学习,同时喜欢上这门课程,对自身有一个切实提高和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喜欢;实践提高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课程。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道德与法制课程教育确实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社會上,尤其是中学生在自身思想道德建设上很落后,学生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等弊端,故而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律基本知识的理解应用,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喜欢这门道德法律课程,提高学生素质。

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爱心关注每个学生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需要得到和渴望得到爱,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对待,关心和关注每个学生,这是学生接受这门课程的第一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深刻而且富有哲理的话,在实际的道德与法律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以影响和引导的教学方式,做到师生平等,教师需要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学生才会放下自我,接受教师,然后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应当积极解决,与此同时,恰当的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章时,教师通过学生矛盾的引入,让学生讨论解决的最好方案,学生会根据教师的问题思考,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一种思考,最终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的尊重,在生活中需要做有礼貌的人,以礼待人,别人也会善待自己。当学生再次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能自己寻求方法解决,逐渐的学生就会体会到这门课程的作用与魅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平易近人,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和学生成为朋友,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努力改变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最终学生会青睐于这门课程。

二、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这些都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在道德与法制教育上应该适当地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信息技术的教育呈现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而且资源的获取具有很大的便利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课程《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基地转入计算机机房,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和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来理解网络化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变化和便利,这样的亲身实践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掌握程度也会更好,同时在网络应用中,教师给学生讲解,网络具有双刃的性质,引导学生利用其好处,丰富知识和拓展视野,但也要避免危害。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法律部分的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法律,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法院开庭的情况,以及播放一些宣传文明道德和遵守法律的生活小事,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得到了一种新的教学体验,对教学内容也记忆深刻,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也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做文明懂法的合格学生。

三、 结合时代热点促进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

我们的时代和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新的时期将会有更完善的法律,思想道德建设也会赋予更多的内涵,所以在学生道德法律教育课程中,应该与现代社会实时热点问题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不再是重复文字的条条框框,而是需要教育和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和正确地看待问题,在生活实践和社会上约束自我,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时代背景和实事的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正确看待,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与学生生活实践,身边的事联系讲解,丰富学生学习,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和加强学生法律道德认识理解,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在长期的教学影响下,学生会逐渐喜欢上这门课程的学习,而且能够达到独立自主的效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和新课改的促使下,应该积极抓住机会,改善道德法律教育手段,准确定位,促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接受程度,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水平和法律认识,提高自身能力。建立新的学科教育平台,成为学生交流讨论的依靠,真正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倪振英.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25).

[2]蒋德均.如何让学生青睐《道德与法治》——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反思[J].科研,2016(9):00044-00044.

作者简介:

陈秉超,山东省新泰市,新泰市福田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喜欢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头发“喜欢”这三个小动作
学生写话
如何重视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喜欢”和“需求”,才是坚持梦想的源动力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