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乌苏镇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思考

2018-03-22 11:43候东林
中文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乌兰总数

候东林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1-00-01

沙湾县是塔城地区的农业大县,全县20.7万人口中有15.2万人口在农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拆迁、土地流转、土地合作化经营等形式的出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度增长已成为必然趋势。沙湾县委召开十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人社部门要转变观念,要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引导各族群众有序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年内完成各类培训80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次以上。乌兰乌苏镇作为沙湾县的农业大镇也面临急剧增长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一、乌兰乌苏镇劳动力状况总体情况

乌兰乌苏镇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结果来看,劳动年龄人口7560 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总数中不包括上学、参军、无劳动能力者,不含男60岁、女55岁的劳动力有6093人,含有从业人员569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03人,分别占总数93.39%和6.61%。其中:男性3419人,占总数56.12%;女性2674人,占总数43.88%。既然富余劳动力只有403人,为什么还要转移劳动力,我们注意一个词从业人员,即使这个人真的不干什么他因为有土地或从事与农业有关活动统称从业。但现今城市拆迁、土地流转、土地合作化经营、高效节水滴管技术的运用必将造成劳动力富余。我们先来看看我镇劳动力结构。

1.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

在6093名农村劳动力中,16至30周岁858人,占总数14.08%;31至45周岁2934人,占总数48.16%;46至60(55)岁周2301人,占总数37.76%。

2.农村劳动力民族分布

在6093名农村劳动力中,汉族4327人,占总数的71.01%;维吾尔族535人,占总数的8.78%;哈萨克族161人,占总数的2.64%;回族1070人,占总数的17.57%。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

在6093名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19人,占总数的1.95%;中专文化程度92人,占总数的1.5%;高中文化程度424人,占总数的6.97%;初中文化程度4511人,占总数的74.03%;小学文化程度873人,占总数的14.3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74人,占总数的1.22%。

4.产业结构分布

在6093名農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5089人,占总数的83.52%;第二产业的有176人,占总数的2.89%;第三产业的有425人,占总数的6.98%;在家闲业的有403人,占总数的6.61%。

5.就业技能和就业意愿分布

在6093名农村劳动力中,具备专业职业技能人数较少,有明确的求职择业意向130人,占总数的2.13%;对提高劳动技能有明确专业意向人数较少。

二、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乌兰乌苏镇可转移富余劳动力将随土地流转、土地合作化经营占劳动力总数30%-40%,即1800至2400人,但为什么这些人不愿离开土地进城务工:

1.地被农民视为长期的生活保障,通过调查不肯放弃土地的理由就是,万一将来城市经济形势不好,工作、生意不好做,还可以回家种地。虽然通过种植二轮承包土地致富可能性非常小,但可以解决其本生活需求。

2.此外,自从国家取消农业税,又陆续出台粮食直补、棉花价格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土地对农民而言已带有福利性质,何况还有城市拆迁补偿、国家用地征购的巨大预期利益,更让农民难以割舍。

3.影响农民进城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农民经济基础薄弱。

一是房价高,以2015年乌兰乌苏镇农民人均年收入1.4万元计算,农户(户均3人)购买一套120平方米的城市商品房需要11年;如果是以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收入)3334元/年计算,需要46年。从16岁劳动力开始计算,种一辈子地也买不起城市商品房。其中还不包括装修、购置家具电器等费用。

二是城市生活支出高,“坐要坐钱,站要站钱”,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支出比农村多1万元。

三是农民收入低,农民家庭收入以务工收入为主,但受限于教育水平、年龄等因素,主要从事的是建筑业、餐饮服务和工厂流水线等低端体力型工作;工资待遇低,且与年龄增长成反比,随时可能失业。即使土地流转,人均不足4亩的流转金也难以支撑农民进城的生活。

四是主观上还存在不愿接受束缚,企业劳动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严格绩效考核,对于自由散漫的农民来说相当于套上了枷锁。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在增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我镇是农业大镇,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几百人,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

2.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从2014年4月开始,我国过去三年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宣告结束。对于我镇以棉花为主的种植模式来说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各方面的客观问题也必然会在这次改变中被进一步凸显出来,这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和应对。

3.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调查显示,在2014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15.55%,比2013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74.03%,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8.47%,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1.95%;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

一是发挥劳务经纪人的作用。积极鼓励扶持中介组织和劳务中介人,引导他们将自己收集的资源,信息和组织能力运用到劳务输出中,为各族群众实现劳务增收做贡献,通过劳务经济人的带动,实现我镇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收。

二是建立劳动力转移服务站,为我镇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站,在22个村成立劳务输出服务分站,服务站建成以后,可以与用工单位签订长期招工意向协议书,以便更好地推动我镇劳务输出工作。

三是依托我镇与昌吉农校联合办学及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免费培训等时机,广泛宣传、积极组织我镇外出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乌兰总数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乌兰托娅推出新歌《带一片草原去北京》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乌兰河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草原上的乌兰娜
“一半”与“总数”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