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民机打开了一扇窗
——记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吉尔斯·圣东日

2018-03-23 07:03迟林华
国际人才交流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用航空民机航空工业

文/迟林华

吉尔斯·圣东日(Gilles Saintonge)(中),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副总裁

“感谢中国政府授予我这个奖项,我会珍惜荣誉,继续为中国发展献计出力,为中国民机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9月30日下午,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特聘外籍专家吉尔斯·圣东日(Gilles Saintonge)在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后激动地说。

吉尔斯自2013年4月来华工作以来,积极参与民机产业发展,指导并帮助引入了基于成熟度模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建立了符合国际民机适航标准的民机系统研制流程和规范,先后引进20余名各专业领域经验丰富的外籍专家,与国内100多名技术人员组建了跨文化的民机研制团队,推进C919控制板组件与调光控制系统取得了一个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在提升公司民机系统研制和管理水平、团队能力建设、民机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公司民机复杂航电系统独立研制能力得到大幅度跃升,一举奠定了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一纸邀约,万里驰援中国

时间倒回到5年前,在那个草长莺飞的初春时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上电)与一家美国同行联合承担的C919驾驶舱控制板组件与调光控制系统(CPAs &DCS)项目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然而此时,合作伙伴突然退出,将项目组逼上了命运的“十字路口”。面对客户的质疑、内部的担忧、国外同行的虎视眈眈,公司果断决定独立承担C919 CPAs & DCS项目的研制工作,以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事业。

为了尽快转变角色,找准方向,为中国机载行业实现民机系统供应商能力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公司进行资源拓展、团队建设、架构调整等战略部署,于是一项大胆的决策也应运而生:实施国际化多元人才引进战略,打造跨文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邀请具有丰富国际民用航空经验的外籍员工加入,指导公司按照国际民机研制流程和标准推进项目。

2013年3月29日深夜,吉尔斯远渡重洋,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站在春寒料峭的上海机场,他意识到,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

来华之前,他便已经知晓,航空工业上电对国际适航标准的掌握要从零开始,但他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充满信心,对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未来发展无比期待。多年民用航空领域商业发展经验以及对民机事业的执着热爱,让他坚信即使前路困难重重、挑战不断,这依然是一条充满希望之路!

在短暂电话交流后,吉尔斯与公司迅速达成合作意向,克服了家庭、生活环境和语言各种障碍,仅凭一纸邀约便只身来到中国,加入航空工业这个大家庭,成为民机事业的“引路人”,与民机团队一起参与到独立研制民机复杂机载系统的奋斗历程。

队友退出,外专“明星队”来增援

航空工业上电承担的复杂机载系统,是世界民机产业的一块硬骨头。复杂机载系统是供飞行员操控的人机交互界面,几乎与所有飞机系统都存在复杂的交联关系,并且对飞行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人机工效的可靠性要求极高。而在项目独立研制初期,公司民机系统研制能力与国际一流航空制造企业差距较大,系统产品适航取证方面经验匮乏。资源缺乏,研制周期紧,技术难点多,那个春天对于这支年轻的团队是一个充满希望而又艰难异常的开始。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引进相关领域的外籍专家,建立起一支国际化的专业队伍。在公司的大力推进下,吉尔斯作为负责人之一,开始筹划从外部引入人才的工作。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最合适的专家,他利用多年在行业内累积的人脉、企业合作关系以及国际论坛平台,与多家技术服务提供商及领域内的外籍专家进行联络沟通,积极组织对相关专业专家的面试,确保专家能力与需求的匹配度达到最优。

2013年5月,第一位由第三方外服公司推荐的系统认证专家来到公司,外籍专家“明星队”的序幕由此拉开。自此,吉尔斯作为桥梁,建立起公司与多家国际知名的技术服务提供商的业务合作关系,先后引进20多名在国际民用航空领域有2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外籍专家团队,专业涉及系统认证、需求管理、电磁兼容、构型管理、软件研发、照明系统等。

外籍专家团队以现场办公为主,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培养中方团队,并系统地为团队进行培训、项目评审,为项目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协助。

起初,对于复杂机载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中方团队还不熟悉,为了满足项目进度,吉尔斯组织专家执笔了最初稿的软件计划与标准,而几年来,在跟随专家学习过程中,中方团队不断进步,逐步掌握了主动权,吉尔斯和专家团队回归到了指导角色,并对中方软件团队的工作成果赞赏有加。

这支跨文化的国际化团队,顶住了机载系统复杂性和紧迫性的压力,用短短1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供应商需要3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系统初步设计和关键设计工作,渡过了因国外供应商突然退出对客户造成的“信任危机”,赢得了客户和中国民用航空管理局的信任,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在民用高安全性机载系统领域大踏步向前发展。而公司将经验丰富的外籍专家团队和中方强大的人才技术储备相结合,打造跨文化的专业团队,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的民机能力建设水平。

做民机,就要用国际标准

中国复杂航电系统进入国际主流航空市场目前尚无先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合格民机复杂航电系统供应商的角色转变?项目组成员心里都在打鼓。而吉尔斯的加入让大家看到了通往民机之路的希望。有人说,吉尔斯为公司的民机项目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得以充分汲取世界民用航空工业的阳光。

“要做民机,就要用国际民机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做事”,面对这个民机复杂机载系统研制经验如同一张白纸的企业,吉尔斯如是说。他从流程体系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打基础”工作,并指导团队按照体系进行项目研制和能力提升,为正在摸索中前行的团队注入了希望。

吉尔斯在大飞机C919下线仪式上留影

“公司给予了我无比的信任,我期望团队能够早日走上正轨。”吉尔斯立足于建立国际接轨的民机复杂机载系统研制体系,策划了系统研制流程、需求管理、项目管理、构型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顶层流程,帮助团队深入理解国际流程体系,并指导体系在公司扎根落地。在向吉尔斯和外籍专家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团队首次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民机复杂机载系统研制流程和标准。

吉尔斯还引导公司开展了基于项目里程碑的工作结构分解管控、团队架构分解优化、资源结构分解保障,创造性地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项目制管理模式,并在复杂机载系统项目研制过程中实现了完全的项目制运作。

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团队逐步成熟起来,与国外一流系统供应商的差距逐渐缩小,在确保取得传统专业领域的民机型号占位的同时,相继取得MA700二级配电系统和CR929远程配电装置预研项目竞标的胜利,奠定了航空工业上电在国内民机配电领域的系统级供应商地位,充分表明了公司对标国际标准打造的民机研制体系已经覆盖到了更多的专业领域。

经过吉尔斯和民机团队的共同努力,民机机载系统的前行之路取得累累硕果:2013年完成了C919 CPAs & DCS 101/102架机等红标件的详细设计、制造和交付等多项重大里程碑;2014年11月取得MA700 CPAs & DCS和二级配电系统的竞标,成功实现国内主流民机型号占位;2015年12月取得中国、俄罗斯联合远程宽体客机CR929远程配电装置预研项目的竞标;2016年11月团队取得Zodiac公司CR929远程配电装置的合作预研项目竞标;2017年5月团队参与保障了C919飞机首飞……

而今,吉尔斯也为公司民机团队国际化业务拓展打开一个窗口,他利用自身渠道,推动与庞巴迪、GE、Zodiac等国际知名厂商的合作,帮助航空工业早日走向世界。吉尔斯引导并开创了一条“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民机复杂机载系统发展之路,在航空机载系统行业内树立了标杆效应,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吉尔斯办公室有一棵绿植,起初只有手掌高,现在已长到一米有余,旁边有一支竹竿支撑它屹立不倒。吉尔斯说:“公司的民机团队就像这棵绿植,不断茁壮成长;而我就像这根竹竿,帮助它保持方向。公司的将来不只限于C919和MA700飞机系统供应商,还应成为国际一流的系统级供应商。”

怀着这种期望,吉尔斯将继续作为民机事业的“引路人”,为中国民机复杂机载系统的发展继续前行。在不久的将来,一批又一批的民用航空领域的专家和人才将不断涌现,为航空工业民机产业和国家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不断作出贡献,将推动航空工业登上国际民用航空竞技舞台,与其他世界一流航空系统供应商角逐媲美!

猜你喜欢
民用航空民机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民用航空发动机短舱雷电防护设计及验证
摄影
基于Stateflow的民机液压控制逻辑仿真与验证
大型民机试飞遥测视频编解码方法研究
民机环控系统压力传感器测试台的设计
民机内饰用阻燃环氧树脂及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