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四川地区编竹夹泥墙的研究现状★

2018-03-23 05:45张鹏飞胡瀚丹
山西建筑 2018年35期
关键词:民居营造墙体

张鹏飞 胡瀚丹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2.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1 相关背景

1.1 现代化建设背景

今天现代建筑技术突飞猛进,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早已成为建筑工程的必须材料,传统建筑工艺逐渐被现代工艺取代;随着各地城镇化的进程,老旧建筑拆除,编竹夹泥墙的保留问题更加严峻;随着四川地区新农村的快速建设,这一体系也逐渐被忽视,传承编竹夹泥墙显得尤为急迫。

1.2 自然损坏

编竹夹泥墙作为一种传统的自然材料墙体,由于自身的耐久性不足,再加之四川地区潮湿气候的侵蚀,历史建筑中出现编竹夹泥墙掉泥严重甚至枋框掉空的现象。另外,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也是其自然损坏的一部分原因,比如地震对民居墙体的破坏。编竹夹泥墙虽有着材料的适宜性却也存在不易长久保存的缺点,随着时间变迁,逐渐残损破坏。

1.3 学术界的重视程度

相对于木构建筑里大、小木作体系的研究而言,编竹夹泥墙由于结构简单以及等级平民化,常不被看重且极易被忽视;从目前研究来看,鲜有文献或著作对此体系进行系统化研究;仅在民居研究相关部分有少许提及,描述也是草草叙述、一笔带过。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一种构造体系,重视程度之低,相关研究之少,使其成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中一盲点。

2 相关研究现状

尽管现有的传统建筑研究中针对四川编竹夹泥墙暂无系统性深入性的成果,但我们在涉及墙体部分以及一些跨学科的相关文献中(民族学、考古学、民居地理学、相关古文献等等)找到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目前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已经开始有高校研究生把视角放在了西南地区民居墙体上。昆明理工大学金蕾的硕士学位论文《云南传统民居墙体营造意匠》首次系统化的对西南地区云南省的墙体进行探索,这让我们看到西南地区民居墙体研究迈出的很有意义的一步;随后,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谢佳艺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川西林盘地区传统民居墙体营造研究》对川西林盘地区的民居墙体进行了发展演变的概述、墙体类型及营造技艺的描述。其中营造技艺部分较详细,而演变的概述过于笼统,并未清楚说明编竹夹泥墙的历史脉络,编竹夹泥墙在川西的分布也较概括。虽然论文细节还有很多瑕疵,但这篇论文首次专门对四川民居墙体进行探究,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

除了以上少量专门以西南地区民居墙体为对象的学位论文,其他西南民居的相关研究对编竹夹泥墙有所提及。

在对历史遗迹中墙体的研究方面,关传友的《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提到在新石器时代,竹就是古代先民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广汉三星堆二文化遗址出土的木棍和有珠片痕迹的红烧土块,是竹编木骨泥墙的建筑遗存;在容达贤的《华南、华北古代传统建筑特征比较》里提到成都十二桥遗址一期中,墙体是用直径6 cm~10 cm的圆目纵横相交绑扎成方格网状的木骨架,再绑上用细圆竹和竹篾编制而成的竹篾笆。

在历史文献方面,最重要的是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法式》里记录了隋唐建筑的做法,其中“竹作”部分有少许相关文字描述,名词为“隔截编道”。体现了唐宋时期的编竹作为一项营造工法被列入官方法式。

在研究历史时期四川建筑的文献方面,庄裕光的《巴蜀民居源流初探》以建筑史学的思维对整个巴蜀地区的建筑历史进行研究,描述了从古蜀文明到20世纪末巴蜀地区建筑的主要类型、形制等,但并未详细到墙体演变历程;陕西师范大学熊梅的博士论文《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以跨学科的视角对整个川渝地区的民居进行了历史地理学研究,其中对四川盆地山地区的民居进行了历史演变、构造及成因的分析,虽未对四川编竹夹泥墙这一主流墙体有很多描述,但其对川渝民居系统化整体性的历史演变为四川编竹夹泥墙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平台;另外黄兰翔发表于《美术史研究集刊》上的《台湾传统建筑结构隐含的中国南北建筑文化》对以南北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审视了中国木构建筑,对干栏式、抬梁式、穿斗式类型以及传统墙体的传播演变进行梳理和假设,虽然文章研究对象不是四川民居及墙体,提到编竹夹泥墙的文字也不多,但其对作为墙体载体平台的三种构架类型之间的关系及演变传播的观点很有帮助,文章的动态视角也能够给编竹夹泥墙研究以启发。

此外,在竹材及其营建、编竹夹泥墙的实践方面,当前的部分研究能提供一些启发。

谭刚毅、杨柳编著的《竹材的建构》一书,从建构的角度对竹材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竹材可能的建构属性、节点构造、形式表达、空间属性等,而对编竹夹泥墙这种传统构造极少提及,更多是对竹的编织特性描述,这或许能对编竹夹泥墙现代化演绎提供一些新思考。

在创新利用编竹夹泥墙的研究方面,大连理工大学聂晨的硕士论文《乡村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写到在“地球屋”生态示范农房的搭建中使用了传统的编竹夹泥墙做法及创新性做法,对编竹夹泥墙的营造技术进行了探索描述;另外前面提到的谢佳艺的硕士论文《川西林盘地区传统民居墙体营造研究》也专门辟章节进行阐述。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者对于编竹夹泥墙的初步实践。

以发散的思维来审视四川及川外的编竹夹泥墙现象,以联系的眼光思考其广阔的分布与传播。

全峰梅发表于《中外建筑》上的《东南亚民居建筑类型研究》一文研究了东南亚的民居类型,探讨其“传统基因”,分别列出了东南亚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地区的民居类型、构架类型和墙体类型,但在文中仅仅看到了编织墙体的多次出现而并未看到编竹夹泥墙的相关情况;Liu Kewei和Oliver Frith的《An overview of global bamboo architecture:trends and chalanges》提到竹编泥墙建筑在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的竹编墙体技术,与竹编夹泥墙十分相似;另外在王会莹的《泰国农村竹编涂泥墙体热舒适测试及应用前景分析》通过实验证实竹编木骨泥墙体系的传热生态性,并分析得出可观的应用前景。但东南亚各地竹编泥墙技术在历史的传播、分布及地域气候的选择性如何,却还未体现出来。

在中国台湾地区老建筑的保存和实践做的较好,这为整个中国的编竹夹泥墙历史和分布研究提供了线索:台湾嘉义桧意森活村有全台最大规模、完整保存的日式木构建筑群,运用了编竹夹泥墙工法;台中日式旧谷仓作为台中市列名的八大历史建物,也存留了编竹夹泥墙。可见编竹夹泥墙在台湾的分布与日治时代的日本建筑有联系,至于台湾历史本土传统建筑的编竹夹泥墙与日式编竹夹泥墙之间关系如何,有待考证和研究。

3 现状评价及研究展望

从以上的研究现状看,编竹夹泥墙和与之相关的诸如木骨泥墙之类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清晰,他们之间常被混乱使用;对四川地区编竹夹泥墙历史的研究上也未能够对其演变脉络有深入的解读,其形成的原因未有进一步深刻的解释与探索;在编竹夹泥墙的分布上主要是西南交通大学的硕士论文有涉及,其对分布情况的描述因不够量化而略显单薄;在包括四川在内的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编竹夹泥墙作为常见的墙体形式,分布又是如何,基本没有人对此探讨;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中国南方的编竹夹泥墙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墙体之间有无联系也很少有人提及。

结合当前四川地区编竹夹泥墙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学界对民居建筑编竹夹泥墙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是以动态的眼光对四川编竹夹泥墙的历史脉络深入研究,解读其形成的过程及原因;然后是对四川地区编竹夹泥墙进行系统化调研,对其各种不同营造做法进行全面记录,对其在四川地区的分布进行量化考察;对于编竹夹泥墙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研究。除此之外,应借助联系的眼光,将编竹夹泥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关注整个中国的编竹夹泥墙分布情况,研究其在不同地区做法的异同,甚至探讨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相关情况;研究编竹夹泥墙本体的目的是传承,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实践方向,结合实践来研究其新式营造技艺。

猜你喜欢
民居营造墙体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