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设计探讨

2018-03-23 05:45
山西建筑 2018年35期
关键词:科普基地素质教育

刘 红 霞

(山西凯的建筑设计规划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1 项目背景

国务院2002年5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且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200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能力。

为积极响应“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号召,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倡建设设备一流、配套完善的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为目的,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实践基地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2 建设意义

山西省榆社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响应政策拟建设山西省省级示范性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套综合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承担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任务;二是组织开展一年一期的夏令营活动;三是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基地内设有个各类功能区域,是集社会实践、科普教育、体能训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

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套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意味着榆社县及邻近县区中小学生即将拥有参加实践活动的优质平台,积极开展学军、学农、生态教育、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系列思想教育培训活动。有利于青少年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拓展智能、强健体魄;有利于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必将为全省实践基地起到示范作用,更好的推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

3 本次设计重要构成要素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设计远景目标——建设“立足现代,面向未来、富有特色、回归生活、功能完备的青少年学习科学、探索创新、实践锻炼的优秀示范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套综合实践基地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坚持规模、结构、特色、内涵协调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平面按功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室内实践生活综合区(包括科技办公楼、学生公寓、餐厅、附属设施),二是室外劳动实践区(包括学军活动区、素质拓展区、学农体验区、畜牧养殖区)。

4 室内实践生活综合区

榆社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山西省榆社县南翟管村,室内实践生活综合区总用地面积10 724.74 m2,总建筑面积6 860.15 m2,建筑占地面积2 674.03 m2,建筑密度24.93%,容积率0.64,绿地率30%。层数均为地上2层,建筑高度8.75 m。

榆社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套综合实践基地的建筑群成“品”字形布置,科技办公楼位于基地南侧正中,面对南向主出入口。建筑距离南地界线20 m,行车路线进入基地后在科技楼前东西分流,经过科技楼东西两侧的开阔绿地后进入一条中轴对称由南向北的道路,道路西边坐落着两栋学生公寓,东边紧邻小型集会广场,广场东侧则是东西向布置的餐厅及厨房。基地东北角设置、柴油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地下消防水池位于东北角绿化场地下方。

室内实践生活综合区主要为青少年提供在基地的生活管理和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宿舍、餐厅及食堂、科技楼集中设置,统一规划、共同享用配套设施,从经济和使用上做到了资源共享。科技办公楼距离南地界20 m,四周有大于4 m的环形消防车道。两栋学生公寓位于其西北方间距30 m,满足住宅建筑要求的日照时间,公寓前既设计了美化环境必须的绿化组团,又设计了950 m2空地作为居住者活动的运动器械区。餐厅位于其东北方间距15 m,由于东西向布置,因此形成25 m×55 m的集散广场,便于学校小型集会、供学生进行开闭营仪式和队列操演等活动。

科技办公楼共4层,平面布局规整,南北两侧布置用房中间宽敞走廊,设有两部疏散楼梯。1层~3层设有基地成果展览室、科普教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多个面积110 m2的大型教室,还设有少量办公室,兼具教育、展览、办公功能。基地成果展览室,全面展示基地教育成果,展示青少年实践作品的完成。科普教室有科普影像资料及科普模型等供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开设的科普项目有模型、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制作加工,让青少年热爱科学,亲身体验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促进素质教育及写生科技素质活动的开展。阅览室储存大量纸质及影像资料,包括历史、新闻传媒、自然环保、生物科学、法制、消防、交通安全等主题教育,充分弥补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各个活动室是楼内设置数量最多的,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组装、小小木匠、科学模型制作、民间剪纸、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室,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真正做到把学生从书本知识引向生活,从理论引向实践,使其成为青少年学生素质提升的第二课堂,这正是体验教育的使命。

竖向设计:本基地附近仅有乡间道路,因此以基地南主入口道路的高程为参照点,计算新建道路标高及新建楼座标高。道路路面设计标高均以机动车道中心线为道路设计控制标高,场地标高为工程建设完地面标高,景观绿化时场地可根据需求调整。场地基本平整,略高于外围乡间道路,设计中从北部向南做缓坡,为污水、雨水的排放提供便利条件,场地道路主要坡度为0.5%~1%。

5 室外劳动实践区

基地西侧场地原本为农田,利用部分场地开设室外劳动实践区,共有学军活动区、素质拓展区、学农体验区、畜牧养殖区四个区。

首先是学军活动区,中心积极开展学军、学农、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系列思想教育培训活动。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军训队列、行军拉练、定向越野、深夜紧急集合、紧急疏散演练、拓展训练、障碍训练、听国防军事理论讲座、通过培训学习,增强学生的守纪观念,国防意识,增强体魄,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使他们逐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和学会发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素质拓展区,设计有南北向200 m环形跑道标准运动场,在跑道中间设立高空项目、场地项目等各种拓展项目。此外还设有体能训练场、攀岩训练场,通过进行野外拓展训练和亲身体验来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青少年的勇气、自信心和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让青少年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感恩社会。

再次是学农体验区,设计了高科技的生态玻璃大棚、划分出种植区农田、果园。青少年亲自参与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体验艰辛的农业劳动、操作各种农具、了解农业机械化知识、科普本地农作物品种及习性,为青少年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最后是畜牧养殖区,通过让青少年观摩动物成长过程,负责照顾小型动物,培养青少年的爱心及责任心。

榆社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建成后拟创建和评估省示范性德育基地。

6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升已经是重要的课题。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设计作为引导和扶持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载体,我们致力于探索和开发更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方式,希望为同类工程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使得青少年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增强团结和锻炼意识,得到合作、创造、成功与快乐的体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品德,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自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为其开创精彩健康人生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科普基地素质教育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科普达人养成记
我的基地我的连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