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的思考

2018-03-23 20:42伟,于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6期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河流规划

周 伟,于 勉

(1.高邮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处,江苏 高邮 225600;2.高邮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江苏 高邮 225000)

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列入投资计划)、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3个阶段[1]。通过这几年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笔者感觉到,项目前期工作准备的充分与否,对工程能否实施及实施阶段的工程质量、进度及投资控制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和初步设计的编制阶段。下面就这2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1 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2]。在这个阶段,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项目能否通过立项批复的关键。

1.1 精心组织

在以往编制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参与程度不高,通常依赖于设计单位,设计单位由于时间等方面的问题,通常只是到现场粗略看看,并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入了解,导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粗糙,与实际不符。

为此,在中小河流项目建设工作中,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参与,抽调主要业务骨干和水利站技术人员,精心组织,对全市中小河流逐一进行勘查,完成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配合设计单位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收效较好。

1.2 科学规划

水利规划作为水利前期工作的根本,规划的层次及深度对前期工作成果造成直接影响[3]。因此,综合全面、科学合理的水利规划对前期工作尤为关键。

严格按照水利部《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规划》、江苏省水利厅《关于编报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申报指导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相关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高邮市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高邮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规划》,为今后项目的立项批复奠定了基础。

1.3 合理布局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单位由于受到时间、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对区域内水利总体思路、布局缺乏了解,基本情况掌握不够,项目设计缺乏整体考虑和分析,不能因地制宜的阐述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理清已建项目和拟建项目之间的关联性,造成项目难以一次性通过审查[4]。

为此,通过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和基层站所技术人员,配合设计单位一起认真剖析骨干河道及县乡级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重点对高邮市重要城镇、受洪水影响风险较高的农村地区的中小河流及重要河段提出了治理规划要求,结合地方治理需要及迫切要求,根据统筹兼顾、轻重缓急原则,确定规划项目区和治理时间节点,并邀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我们申报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都顺利通过审查。

2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确定工程建设规模标准、工程建设方案和工程投资的重要依据,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初步设计质量编制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

2.1 编制单位的选择

以往在一些水利工程项目中,曾经出现过委托本地区的设计单位编制,缺乏竞争力,造成编制单位责任心不强,编制质量不高[5]。

在中小河流项目中,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合适的编制单位,在确定编制单位后,对其编制人员提出具体要求,要求能够熟悉本区域的水文特征、地理特性、水系分布等情况,并能够结合工程任务和规模做到施工方案合理、结构布局科学、计算造价准确。

2.2 编制过程的配合

初步设计报告主要以设计单位编制为主,但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也应结合本工程的地域特点和工程规划布局,配合设计单位,以往在一些水利工程中,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仅提供项目背景信息,技术要求及基本资料,任由设计单位自行编制,没有实时跟进,导致初步报告设计深度不足,需要对报告做较大修改与补充完善。

在中小河流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经审查后需要修改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效果非常明显。

(1)提供详实基础资料。通过与水文、规划、统计、国土等部门沟通对接,收集相关的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总体规划等资料,及时提供给设计单位,满足其编制需求。

(2)提供深度勘探报告。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求勘探测量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对规划建设的项目进行平面、断面测量和地质钻探,保证设计单位在图纸设计时,对地质状况有充足的分析理解。

(3)主动对接编制单位。在编制过程中,将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对工程设计的设想和要求与编制人员沟通和商榷,减少编制过程的反复变化和修改,保证了编制进度。

(4)认真全面查看现场。在编制过程中,陪同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编制人员详细踏勘现场,对拟实施的项目逐一进行现场踏勘,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能够保证建筑物、构筑物、河道线型及护岸的布置合理准确。

2.3 编制报告的质量

目前,有些设计单位仍按照传统的设计思路,满足于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造成了勘测设计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深度相对不足[6]。

为此,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时,要以《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为依据,结合中小河流治理防洪保护区的现状、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区域的特点,统筹考虑,合理选用治理标准,提高编制质量。特别是在工程必要性论述,水文、地质评价,规模、标准论证,挡墙、建筑物设计、河道疏浚及堤防加固方案等施工方案比选以及工程管理措施等方面,要求编制单位结合工程所在位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在日后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调整。

2.4 概算价格的确定

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河道战线长,建筑物(或构筑物)分布较散[7],所以在设计单位编制概算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几个方面问题。

(1)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的计算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最终的造价。为此,对于水利工程量的计算,要求概算编制人员按照设计图纸,结合实地考察,并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避免在具体审查过程中造成报大建小、报多建少的负面影响。

(2)材料价格的控制。材料价格对工程的实际造价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具体编制过程中,及时对本地相关区域的材料价格进行调查,并要求编制单位参照本地区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所提供的材料价格,以便上级部门审查时有据可循。

(3)正确套用概预算。在选用定额编制工程概算价格时,我们要求编制单位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配置、运输距离,选定条件相符的定额[8],既要避免高套、重复计量,又要注意不遗漏、合理选择,以保证概算编制的合理、科学。

3 结语

项目前期工作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前期工作,总结出更多的设计经验,少走一些弯路[9],根据需要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初步设计工作[10]。项目前期工作做到扎实到位,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施工过程对工程进度、造价、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建设单位,要把中小河流治理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水利工程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多赢[11]。同时要配备规划、设计、造价、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从而能够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今后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可行性研究河流规划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PPP项目识别与可行性研究
当河流遇见海
Widuri油田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
TD-LTE应用于CBTC车地通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