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丰厚 机巧风趣
——漫话姓氏联

2018-03-25 02:13刘学明
对联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下联上联姓氏

●刘学明

姓氏联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每个人都有一个姓,大多是只有一字的单姓,少数的复姓也只有二字,看来似乎单调,难以构成联语。但是,在中国文人的笔下,通过巧妙的变通组合,却出现了不少内涵丰厚、耐人品读的姓氏联。流行的姓氏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姓氏堂联,一是姓氏笔画联。

我国的姓氏,古时都有各自的郡望堂号。与堂号相应的是堂联。堂联亦称祠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这种姓氏堂联,内容多为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绍继祖风之志。往往记述本姓历史名人的文治武功、道德文章、嘉言懿行等,借以振奋家族正气,激起子孙后裔的宗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应该说是很具『正能量』的。试举数例如下:

两晋家声远;

三槐世泽长。

这是王姓『三槐堂』的中堂对联。『两晋家声』指西晋的王祥、王戎,东晋的王导、王羲之等名人,当时是王氏家声的鼎盛时期,『书圣』王羲之与子王献之,书法为人皆为楷模。『三槐世泽』指王祐家族。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而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在宋太祖时任户部员外郎、兵部尚书等职,因直言进谏为太祖所不容,遂辞官归家,于汴梁(开封)庭院中种下三棵槐树,声言『吾之后世,必有三公者』。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

经传道德;

名重谪仙。

这副李姓的堂联所述名人,也许更易为人知晓,上联指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孔子曾向他请教周礼,后辞官退隐,著《老子》,亦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下联指唐代大诗人李白,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诗人贺知章叹为『谪仙』。

野田黄雀行千里;

芹圃红楼梦百回。

这副姓氏联,不难看出是属曹姓人家的。学过文学史的都知道,《野田黄雀行》是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植的代表作之一;而《红楼梦》是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的不朽杰作,芹圃是他的号。此联以著作名入联,暗寓姓氏,文采华丽,天衣无缝。

基于姓氏堂联有炫祖耀宗的特点,也有人借此抬高自己,贬低他族。下面这则两姓斗联故事就颇为突出。传说梅州某地有刘、项两个村庄,尽管二者可隔河相望,却老死不相往来。某年,刘庄早早地就在河边挂出了一副言简意赅、烁今震古的对联:

两朝天子;

一代军师。

此联中,上联说的是创立西汉的高祖刘邦和创立东汉的汉光武帝刘秀,下联说的是鼎鼎有名的明朝军师刘伯温。此联一出,刘庄人个个昂首挺胸,人人拍手叫好。看来,项姓人要想再高过刘姓人,确实已经很难了。

此时刚好有位赴京赶考的秀才路过项庄,得知此事,便有心促和。于是,他只身来到刘庄,劝其和解,共享太平。正在得意的刘庄人置之不理,秀才便让项庄人亮出事先准备好的对联。其联曰:

烹天子父;

作圣人师。

此联一出,刘庄人只能甘拜下风了。原来上联说的是楚汉相争时项羽擒获刘邦之父且扬言将其烹食之典。据传,当时项羽派人告诉刘邦,若不肯投降,就要将其父烹食。刘邦回复,若烹我父,请分羹一尝。项羽不忍,最终便放了刘父。下联说的是某年孔子东游,路遇小孩项橐,与之一番交谈后,孔子说,小项橐『可以为师矣』,故《三字经》中有『昔仲尼,师项橐』之句。此联的言外之意是:你刘氏不是『以两朝天子、一代圣人』为荣吗?我项族可有『烹天子父、为圣人师』的历史哩!刘庄人看了这副对联,深感天外有天。同时也觉得如此争斗,的确无益,遂同意和解。自此之后,刘项两庄开始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如果说姓氏堂联以多史迹、多典故、内涵丰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么姓氏笔画联则以机巧变化、幽默风趣令人耳目一新。这类联语在撰联手法上或拆字,或象形,或双关,但万变却不离其宗:望字生义,别解姓氏。由此产生不少斗联的故事。有王姓、朱姓二位老朋友,以彼此姓氏对成一联互相打趣道:

王老者,一身土气;

朱先生,半截牛形。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上联『王老者』三个字中都含有『土』字,而下联『朱先生』三个字中都含有『牛』字。你说我『土气』,我笑你『牛形』,各得其所。撰联者在字形结构上巧作文章,诙谐见趣,颇具匠心。

又有史姓先生与尤姓医生相邻而居,两人平时都喜欢开玩笑。一日,两人开门相遇,史先生对尤医生作揖施礼后戏曰:

尤郎中直脚便为犬;

尤医生听罢,立即回敬道:

史先生脱口不成人。

说罢,两人相视大笑。这副对联中,前者将『尤』字变形,后者以『史』拆字,也都十分巧妙。

上面两例都可算是朋友间的『雅谑』,下面的故事却是互相羞辱了:清代浙江开化府有个姓卞的知府跟一个姓熊的总兵不和,总是找机会嘲笑他。有一天,卞知府想出了个招儿,在熊总兵的姓上做文章。他把『熊』字下边的四点,比做四条断了的狗腿,编了一句上联,派人给熊总兵送去了。这上联是:

能者多劳,跑断四条老狗腿;

熊总兵请来文书,琢磨出卞知府是在骂自己是条老狗,气得不得了。自己不会舞文弄墨,便让也颇有文才的文书对个下联,骂骂姓卞的,替自己出出气。文书也从这『卞』姓上下功夫:『卞』字正好是『下』字上露出了一点,不正像个乌龟刚刚探出头来吗?于是写了个对句送回:

下流无耻,露出一点乌龟头。

卞知府一看,气得一下蹦了起来,但也无可奈何,谁让自己骂人在先呢。

还有一个姓氏拆字联的故事也很有趣,说的是清代广东封川有个莫宣卿,饱读诗书,过目不忘,被称为神童。有一个姓梁的知县,路过封川,想见识见识这位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了莫家。莫宣卿很礼貌地出来迎接,行了大礼。梁知县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家公子吗?』莫宣卿回答『是,大人。』知县一听,心想我夸你个『大名鼎鼎』你一点不推让就『接受』了啊,便出了个上联责问他:

廿日小孩岂称大;

这是将『莫』姓拆为『廿』『、日』『大』三个字。莫宣卿明白这是县官因『大名鼎鼎』之说而奚落自己,略一思索,便对出下联回敬:

三两木头不成官。

联语巧妙地把县官的姓『梁』字也给拆成『三』『刃』(商业上对『两』的俗写)『木』。知县一听,大吃一惊,不怒反喜,知道这个小孩确实聪明过人,逢人便夸赞莫宣卿真够得上『大名鼎鼎』了。

猜你喜欢
下联上联姓氏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牛年春联集锦
姓氏拆解
小试身手
羊年春联
意外怀孕,怎么办?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