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财政关系需要多元主体深入研究

2018-03-26 20:37
财政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财政学均等化公共服务

孙 开

听了前面很多位发言人的发言有很多体会,归结起来说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我感受到现在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学科化了,也就是它参与的主体、研究背景越来越多元化。也许大家刚才注意到了,前面一共有5位发言人,楼部长是官员;高所长是学者,是经济学、财政学背景;熊教授是法学背景;黄教授是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背景,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齐厅长虽然退下来了,还是地方官员的背景。

政府间财政关系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范畴。1994年前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主要研究财政学问题,后来出现了法学慢慢逐渐介入进来的情况,这个很值得关注。研究法律的人大家注意到他是很较真的,你到底应该谁做,应该把它固定化到什么程度,很认真。和一般我们随便说说不一样。这对我们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搞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研究的人介入进来我觉得也是个好事儿,我们国家治理是政治治理,是政府治理,也需要多学科尤其是管理来介入。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事儿,这是一个感触。

第二个感触,这些年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除了它保留了自身的一些固有的内容,比如说支出划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转移支付,除了这些固有的领域,这些年又延伸出了一些新的领域,比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刚开始进行分税制改革的时候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现在这种提法也越来越重要了。十九大报告说了区域均衡,这个区域均衡它不完全是个转移支付的问题,是一个均等化的问题。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三年左右的时间。脱贫了之后,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个过程中我们财政压力很重。所以,政府间财政关系当中怎么做好区域间的协调,这也很重要。

第三个体会,我觉得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当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当中,关键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比如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刚才前一位评论人讲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前提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理论上我们认识已经很深刻了,市场由原来的基础性作用上升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个边界,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政府和社会的边界,这个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我们这几年正在研究的PPP也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好,这些都是我们改革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深层次的体现。PPP就是把政府、市场、社会这几个主体结合起来,购买公共服务也是如此。这么多渠道筹措资金做成一件事情,涉及到多元主体,这个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猜你喜欢
财政学均等化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3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政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召开
全国财政学界共商新时代财政学基础理论研究暨学科建设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