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与开发利用述论

2018-03-26 02:50彭秀良林顺利
社会工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社会福利

彭秀良 林顺利

相对于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和实务技术,中国社会工作史属于刚刚起步的一门课程或学科体系。与任何一种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作比较,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历程还很短,而且在体系建构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讨论中国社会工作史的文献资料与开发利用问题,既是中国社会工作史体系建构的要求,也是确立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规范的迫切需要。

一、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概念界定

“文献”属于历史文献学的专业术语,在界定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概念之前,首先需要厘清“文献”的含义。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吾能徵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作为它的后代的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作为它的后代的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文献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文献,我是可以证明我说的。

后世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对“文献”作了注解:“文,典籍也;献,贤也。”翻译成现在通用的语言,所谓“文”是指典籍文章,“献”是指古代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当然也包括)耆旧先贤的事迹。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白寿彝认为文献“主要是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白寿彝,198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出的“文献”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杨燕起、高国抗,2003)在这一定义中,“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

根据上述“文献”定义,可按其形式的特点大致将文献资料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字记载的史料,如书籍、档案、书信、日记等等;二是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如实物资料(出土文物、过去的建筑)、口碑资料、照片及影像资料等等。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概念的外延也应该涵盖这两种类型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列出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形态:政府文件、法律法规、论文、著作、期刊、回忆录、档案、建筑物、照片、影像资料、口述资料……

但是,仅仅划定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概念的外延还不够,还必须要严格界定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概念的内涵。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概念的内涵又与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对象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给出的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职业、专业和一门学科的社会工作。在这里,要对中国社会工作史的研究对象和中国社会福利史的研究对象进行区别,因为在不少《社会工作导论》或《社会工作概论》中都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福利史的部分内容,如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等等。根据王子今等的意见,回顾中国社会福利史“只能够以今天比较确定的‘社会福利’的文化涵义总结历史,说明历史。”(王子今、刘悦斌、常宗虎,2013a)今天比较确定的“社会福利”的文化涵义,显然与社会工作的涵义是不一样的。而且,王子今等还从法律文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角度来定义中国社会福利史的研究对象:“我们总结中国社会福利史,大体是以这些法制文化结晶中体现的社会福利意识作为认识基础的。”(王子今、刘悦斌、常宗虎,2013b)很明显,“法制文化结晶中体现的社会福利意识”也跟社会工作的涵义有着相当大的距离。除此之外,在研究区段上,中国社会工作史要比中国社会福利史短得多,因为在中国文明进入初步发展的历史阶段,社会福利的某些观念和体制,就已经在文明初期的礼俗形式中有朦胧的体现。因此,中国社会福利史要比中国社会工作史长上几千年的时间。

中国社会工作史与中国社会福利史尽管有着很大区别,但也有联系,或者说重合点。近代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设施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史关注的对象,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史关注的对象,因为社会工作是以法律为基础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必须以法律规定为准则。例如,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就是以有关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为基准的。故而,中国社会工作史可以从研究成熟度高一些的中国社会福利史汲取营养成分。

界定清楚中国社会工作史与中国社会福利史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考察作为一种职业、专业和一门学科的社会工作在中国产生的时间了。1912年,美国传教士、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步济时(John S•Burgess)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这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工作的起点(彭秀良,2016a)。这就确定了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时间上限,即1912年。那么,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时间下限又在何处呢?

按照通常的理解,凡是今天以前产生的论文、著作、文件等等都可称之为文献资料;但在历史文献学范畴内,文献资料是有一定时间界限的。根据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时间下限应该设定在2000年以前,理由有二:第一,1999年高等学校大扩招,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急剧增长,使得2000年以后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状况不再是鲜有人追述;第二,2000年以后社会工作实务在中国大陆开始起步并获得了较快发展,积淀的文献资料尚不够丰富。本着“厚古薄今”的原则,目前对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开发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民国时期。

二、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现状

确定了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开发现状的评估是否为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中国社会工作史有一个“断裂期”,即从1952—1987年间专业社会工作处于“沉寂”阶段,代之而起的是行政性社会工作(彭秀良,2016b)。如何处理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似乎要费些思量,我们的意见是也要将有关行政性社会工作的文献资料纳入开发范围,甚至还可以向前推到延安时期。

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开发的时间过于短暂,我们的初步判断是,尚不到10年的时间。有学者可能会持不同意见,因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1988年12月15—19日在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上,老一代社会学家提交了数篇有关社会工作教育历史的论文。检索会议论文集,可以找到如下4篇文章:雷洁琼、水世琤的《燕京大学社会服务工作三十年》、励天予的《上海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袁方的《社会工作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卢谋华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1)这4篇文章确实都涉及到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历史,但除了雷洁琼与水世琤合著的《燕京大学社会服务工作三十年》一文是专门讲述社会工作教育历史的,其他三篇文章均是以社会工作教育历史为铺垫,藉以讨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问题的。而且,所有这四篇文章皆系历史叙述或总结类的文章,而不能被看作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由于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开发的时间过于短暂,故而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显得很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由于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所限,截至目前已发现的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数量不多,且并未覆盖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基本类型。根据粗略的文献检索和初步分析,已经确认的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图书仅有34种(彭秀良,2012),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期刊只有一种即《社会工作通讯月刊》。即使已经确认的34种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图书,因为在社会工作概念的理解方面存在着差异,也还没有取得广泛的业内认同。《社会工作通讯月刊》以外,民国时期的社会学杂志,如《社会学界》《社会建设》《社会学刊》《儿童福利通讯》等等,也发表了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论文,却至今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搜集与研究。

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专业论文,已有少量的被发掘出来,如唐佳其与刘继同合译的浦爱德(Ida Pruitt)发表于1935年的专业文章《医务社会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与专业训练》、林顺利领头整理的《燕京大学社会工作学位论文选编》(尚未出版)。分布于民国时期各种杂志上的社会工作专业论文数量不少,而迄今为止如此之少的发掘量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

关于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档案,包括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规,已经作了初步的整理工作,但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张岭泉领衔主编的《北平协和医院社会工作档案选编(1921—1950)》(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是对北平协和医院社会工作实务记录的一次全面整理,尽管里面只收录了100个案例;谷晓阳、甄橙、刘继同合译的《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1927—1929年度报告》,亦属于档案性质,但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这类文献资料还有很多。至于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专门法律法规,彭秀良、郝文忠主编的《民国时期社会法规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特辟专目予以收录,庶可一用。民国时期关于社会工作的政府文件,则尚未见有人发掘、整理。

社会工作者本人的回忆录已出版两种,一是由浦爱德个人撰写的《在中国的童年》,系对其12岁以前在中国生活的回忆,基本上没有涉及她成年后在北平协和医院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另一种是刘德伟的《一粒珍珠的故事》,讲述了她个人从燕京大学求学时期到中年从事社会福利再到晚年离开社会工作事业的完整历程,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颇有助益。

以上所述均属于文字记载的史料,那些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则基本上未见挖掘,比如照片、影像资料、相关建筑物,等等。

第二,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处于初级状态,仅仅进行了简单的整理,缺乏深度的分析与归纳。截至目前,对于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主要限于民国时期社会工作著作的整理重印。河北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于2012年、2014年推出了《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和第二辑,共8种图书,其中有6种属于民国时期社会工作著作的整理重印,分别是《社会工作导论》(蒋旨昂著)、《现代社会事业》(言心哲著)、《边疆社会工作》(李安宅著)、《医院社会工作》(宋思明、邹玉阶著)、《精神病之社会的因素与防治》(邹玉阶著)、《区位儿童福利个案工作》(关瑞梧、李槐春著)。

以社会工作图书出版见长的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也在策划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出版,计划于2018年底推出“中国社会工作史料汇编”(第一辑),共6种。该套丛书也属于民国时期社会工作著作整理重印的性质,所选书目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已出版的图书有交叉,交叉部分为4种,即《社会工作导论》《现代社会事业》《医院社会工作》《精神病之社会的因素与防治》;重新整理重印的有两种,分别是《社会救济》(柯象峰著)、《社会事业与社会建设》(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编)。

关于民国时期社会工作著作的整理重印,本该整合力量去做,最好不要做重复的工作,但出于技术原因,重复现象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比一下河北教育出版社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各自所起的丛书名,从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的角度来考量,“史料汇编”更符合历史文献学的专业属性。但是,从中国社会工作史的角度来考量,“学术文库”则更能够彰显前辈社会工作学人的心血结晶。如果从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角度考量,我们不支持使用“史料汇编”这样的丛书名称,尽管我们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史料汇编”丛书的主事者。王思斌教授在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所写的序言中指出:“历史上我国学者的社会工作著作不多,就是其中较好者也未能成为社会工作教育和学术群体的共同读物,这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王思斌,2012a)我们极为赞同王思斌教授的观点,因而不主张将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视为史料,不如将它们当作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结晶更为恰当。

第三,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尚有许多已发现的文献资料亟待整理,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开发的一个“痛点”。彭华民教授在回顾中国社会工作百年历史时,曾指出过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特点:“建立专业组织,开展研究,出版专业成果,培养专业人才,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萌芽初创成长时期的主要贡献(彭华民,2017)。”专业组织的基本资料、专业成果的出版产物以及专业人才的代表性论文,已经搜集到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整理出版的比重更低。比如,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资料(包括专业计划、课程设置、毕业生名录、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情况等等)未见有人整理;一些社会工作学者的论著如钮长耀的《社会工作(初稿)》、吴榆珍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概要》、孙本文主编的《社会行政概论》等等尚未出版。

如果将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开发的下限延伸到改革开放以后,仍然有许多已发现的文献资料亟待整理。例如,吴桢先生是一位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社会工作者,曾在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工作过。1979年社会学恢复重建后,吴桢出任江苏省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顾问。在大力推动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同时,吴桢也为社会工作的宣传与知识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不仅在很多场合公开呼吁恢复重建社会工作专业,而且还在1987年的《中国民政》杂志开辟“社会工作讲座”专栏,对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进行了连续7期的刊载。他的“社会工作讲座”内容涵盖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方面面,并且结合时代特点作了适当的修正与补充,应该作为富于价值的研究成果编纂成书。

三、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利用

不只是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差强人意,对于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利用更是简陋不堪。我们阅读当下部分较有分量的社会工作论文时,也容易发现,来自国外的理论框架、专业术语和分析方法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翻阅教科书时,充斥其间的也多是来自国外的理论流派与分析框架。我们不是盲目的排外主义者,但是一定要看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资源对于今天社会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王思斌教授于此有深刻的认识:“我们一般认为,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直接起源是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受阻转而希望通过开办教育来培养人才的努力。这样,我国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受到西方知识和价值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西方人士启动的专业社会工作受到了中国参与者的影响并使其发生着某种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改变。”(王思斌,2012b)“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改变”,即是对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价值的肯定,社会工作的开展必须适应中国的国情、政情和社情,否则就无法解决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其实,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学者在引入“由西方人士启动的专业社会工作”时,并非仅仅使之“发生着某种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改变”,还有更深入一步的发展。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对社会工作概念的理解及其对社会工作过程的设定,具有非常本土化或者说是中国化的意涵。这里还要再一次引用蒋旨昂关于社会工作的简洁图示(蒋旨昂,2012):

这幅图或表当中有一处错误,在“社会建设”框内的“团结人心,纠合群力”8个字,“团结人心”应为“固结人心”。这个图示的最大价值在于,将来自西方的基本概念与中国的传统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原点”呢?由此,我们再来讨论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利用问题,初步的意见是:

第一,深入挖掘未被发现的文献资料,并以原始面貌呈现出来。前面提到过,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显得很薄弱,既然薄弱,就有加重加厚的必要。从文字记载的史料一面看,需要继续挖掘的史料至少有四种类型:(1)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实验区方面的,如沪东公社、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北京市卫生局第一公共卫生事务所、南京鼓楼医院社会服务部、南京中央医院社会服务科、北平精神病疗养院、上海和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华洋义赈会、燕京大学清河实验区、北京香山慈幼院、国民政府社会部开办的社会服务处及社会福利机构;(2)会议方面的,如民国时期两次社会行政会议、1987年“马甸会议”;(3)学校方面的,如燕京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华西协合大学;(4)人物方面的(其实就是关于社会工作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论文和回忆录),如步济时、言心哲、关瑞梧、雷洁琼、宋思明、吴桢、蒋旨昂、钱振亚、金武周、张洪钧、吴榆珍、许仕廉、汤铭新、陈文仙、袁方、励天予、王青山、何肇发。

从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一面看,需要继续挖掘的史料至少包括:(1)口述史资料。早年社会工作学者的后人(子辈、孙辈)和20世纪80年代参与社会工作恢复重建的社会工作学者在世者为数不少,应该组织力量对他们进行访问,形成一手的口述史资料,这方面的工作已有王婴、吕新萍、肖萍、刘振等人尝试过;(2)照片,如上海沪东公社的照片、北平协和医院社会工作者的照片、燕京大学清河实验区的照片,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照片、“马甸会议”的照片,等等;(3)影像资料,如美国社会学家甘博(Sidney·David·Gamble)留下了大量关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幻灯片(王涛,2003),他既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办人之一,又是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调查干事。对于这方面的史料,更应该加大搜集力度,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资料可能会永久地消失了。

第二,重视对已开发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解读和研究,使之有机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学的知识体系。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王思斌教授(2016)发文提到“社会工作教育界应该予以积极回应,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发展。”推动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发展,建设独立的社会工作学体系,是我国社会工作学界和社会工作教育界近些年努力追求的目标。而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体系,显然离不开本土化资源的支撑。

本土化理论的欠缺,一直是中国社会工作学界的“难言之隐”,其中原因有多方面,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能排除,这就是“对我国历史上已有的本土化理论挖掘和承继不够”(彭秀良、孔令春,2013)。对已开发的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进行深入解读和研究,吸收其中有益的养分,并有机地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学的知识体系,会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体系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通过对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解读和研究,为当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研究提供经验或素材。有人认为,由于时过境迁,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文献只剩下了历史价值,而失去了经验价值,我们并不这么以为。在20世纪30年代,浦爱德就发现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有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她说:“尽管中国正式的福利机构比西方国家社区少得多,但也有一定的数量可以利用,而且非正式的或者说自发组织起来的福利机构比较多。从家庭到远房的亲戚都在分担着大大小小的责任。家庭朋友、中年男子、村子或街道中年龄较大的人、雇主、每个人都具有他们所意识到的责任,只是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而已。中国社会本身就发展了能够成功解决大多数主要生活问题的办法(浦爱德,2017)。”而且,当时她们所做的个案工作已经很成熟,北平协和医院留下的数量庞大的社会工作记录尽管已经被张岭泉等人开发出来,但对这些档案资料的深度研究尚未开展,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工作智慧亦未被发掘出来。

关瑞梧、李槐春合著的《区位儿童福利个案工作》提供了另一个经典的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其对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全书以一般儿童为工作对象,以增进儿童健康、协助儿童有正常行为、应用社会设备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为工作目标,从改善环境及转变态度着手,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访问、诊断和服务三个并行步骤,并依托15个案例进行说明和佐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要素、过程模式和实务技术。如果将这本书看作一本社会工作实务教科书,当不为过,能够为今天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于中国社会工作史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回顾和认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历程的必要步骤,也是构建中国社会工作学体系的必修课程。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社会福利
从“和谐发展”到“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福利重要著述的发展逻辑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信息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与建设研究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中国社会福利函数的构建及财政效果研究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图表的利用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专利制度问题
浅谈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