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和生活化学的相互渗透

2018-03-26 05:37刘铭轩
商情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刘铭轩

【摘要】化学知识本身就源自于生活,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作为一名高中生,我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分析发现,我们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它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能够使我们深刻的理解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运用于生活之中。这对于提高我们高中化学的学习效果也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对高中化学与生活化学的相互渗透这一课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学;相互渗透

我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进行互相渗透,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高中化学是我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科目,并且化学知识本身就来自于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应当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

一、结合生活实际,加强高中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身为一名高中生,我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将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不但能够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让我们具备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更加透彻的理解高中化学知识,使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化学进行有效的渗透。例如,我们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碳酸钙溶解的知识来处理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水垢问题。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常常会发现,壶中的水垢一般非常难以清洗,但是我们运用食醋清洗的话,就能将水垢清洗的非常干净。这种现象说明了水垢并不会溶解于水中,但是水垢能够溶解在酸里,根据生活中的这一化学现象,我们结合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可以知道,水垢主要由碳酸钙构成,而固体碳酸钙在遇酸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分解之后就能够溶于水了。由于食醋中具有乙酸,能够分解水垢,所以我们在平时用食醋来清洗水壶。通过这方面的知识的实践应用,更加强了我们对于酸与碳酸钙等知识的认识。因此,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化学知识,我们应当将高中学到的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相互渗透,这对于我们高中化学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在学习碳硫元素的过程中,与环境问题相结合

近年来,环境问题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城市雾霾天气过重,企鹅与北极熊的家园受到破坏,酸雨破坏居民居住区与粮食作物等。身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对于酸雨与气候变暖的社会环境问题,可以结合我们所学习的碳硫元素和改善大气环境相关知识来分析,使我们的知识更加的具有综合性。碳硫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为:C+O2=CO2与S+O2=SO2,这方面的知识能够对工业排放、生活用碳、森林燃烧、汽车尾气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反应进行有效的解釋。并且通过对改善大气环境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着两种气体如果在大气中进行过量排放,将会导致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过量会使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使地球遭受紫外线的辐射,并且加剧温室效应。而且二氧化硫极易融于水中,形成的酸雨会对人们的居住场所与粮食作物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对人们的生活与居住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环境问题来学习化学知识,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化学反应知识,还能将碳硫元素的燃烧与改善大气环境相关的知识相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加综合的掌握高中化学知识。

三、在饮食过程中,感受化学中的微量元素

我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得知,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而碘这种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依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我平时在生活中试着炒菜时,奶奶会告诉我,一定要等菜炒熟之后关火再放盐,不然就会缺碘。通过我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我们能够有效的理解为什么放盐过早会缺碘。在学习高中化学微量元素方面的知识时,我们了解到人体需要大量不同种类的微量元素。而碘元素能够保护我们的大脑,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方面的病症。碘元素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食盐中碘主要成分为KIO3,KIO3受热后极容易分解。因此,我们在炒菜的过程中,等菜炒熟后关火放盐,就能保证KIO3不会完全分解。因此,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我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碘元素的不稳定性,并且能够使我们充分的掌握KIO3受热分解的知识。

四、结语

我们只有联系实际生活,将教材中的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相互渗透,这样不断能够加深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化学的成绩,对我们有效的运用化学知识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从模型建构视角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