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8-03-26 10:41曾德聪
读写算 2018年22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合作交流问题情境

曾德聪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 问题情境;合作交流;创设;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2-0252-02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该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中,不但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积极探究,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因此,成功的问题情境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出的难度适中,问题情景清晰,能引起学生共鸣,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时,在复习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设问:“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设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可以看这个数的什么呢?”教师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借助故事,创设想象情境

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被带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学生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大小”这个知识点时,可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了一个村庄。村里的农夫种植了一大片西瓜,热情好客的农夫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每人分1/4。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那不公平,俺老猪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于是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再把剩下的西瓜平均分成了三份,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小呢?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习时能更主动、更积极,记忆也更深刻。

三、借助游戏,创设形象情境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又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很容易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师:“现在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师:“这里每个袋子里各装了4个球,有的袋子里放的4个全是红的,有的袋子里放的4个全是黑的,有的袋子里放的是2个红的和2个黑的,有的袋子里放的是3个红的和1个黑的,有的袋子里放的是1个红的和3个黑的。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看是什么颜色,摸完后继续把球放进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出一人做好记录。”学生觉得新奇,便产生了兴趣。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了,这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好方法。

在创设游戏情境时需注意的是,游戏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活动的安排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并富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一个艰难——无奈——成功——喜悦的心理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上数学。

四、结合实践,创设合作交流情境

操作实践是手、眼与脑的密切协作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是把外部动作思维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过程。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如教学《认识圆柱》这个知识点时,上课前一天就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圆柱形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圆柱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联系生活,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新课标》中也指出:“教师應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将知识传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如教学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座位,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准确清楚的告诉大家你的位置吗?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杨梅.情趣课堂:精心设计问题.新课程(综合版),2015(12).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合作交流问题情境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