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2018-03-27 01:12古小莉李惠青吕晓瑜李永贤杨宏亮
水产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生食溶血性

古小莉,李惠青,吕晓瑜,李永贤,杨宏亮,黄 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emolyticus)为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广泛分布于近海海域和海产品中,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胃肠炎、败血症甚至死亡[1-2]。根据国家和广东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统计[3-6],自1998年以来,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首位。

作为生食水产品消费重要地区,广州地区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对广东省生食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结果显示[7-9],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普遍,副溶血性弧菌已成为生食水产品的主要风险因子。三文鱼是一种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生食水产品,市场流通的三文鱼大多为冷藏进口,其在生长水域、长途运输、存储、销售和食用加工等环节容易受到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业及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及不规范使用,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日益严重[10-13],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直接转移至人体内[14],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了解广州市市售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本研究对广州市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售卖的生食三文鱼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以期为生食三文鱼副溶血性弧菌防控及对指导和规范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ATCC25922均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有限公司。

1.1.2 仪器与试剂

Vitek 2 Compact 3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3%NaCl碱性蛋白胨水(广东环凯生物有限公司);弧菌显色培养基(法国科玛嘉公司);细菌鉴定GN卡及药敏试验AST-GN14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1.2 方法

1.2.1 采样

2016年1—10月期间从广州市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按随机采样原则采集生食三文鱼65份,其中批发市场43份,农贸市场和超市各11份,每份样品约200 g均采用无菌方法采集,无菌采样后置4 ℃低温保存,3~8 h内完成检测。

1.2.2 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和鉴定

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根据GB 4789.7—201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15]方法,以无菌操作均质样品,用3%NaCl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进行增菌培养,用弧菌显色培养基分离,挑取可疑菌落用Vitek 2 Compact 3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

1.2.3 药敏试验

采用Vitek 2 Compact 3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的药敏分析模块,选取AST-GN14药敏卡对筛选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药敏试验。以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作为药敏试验质控菌株。

1.2.4 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x2检验比较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

2.1.1 不同月份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2016年于广州市共采集生食三文鱼65份,副溶血性弧菌阳性23份,副溶血性弧菌总体检出率为35.38%。其中7月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50%,1月检出率最低,为25%(表1)。不同月份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x2=2.57,P=0.465)。

表1 不同月份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情况

2.1.2 不同采样地点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流通环节中不同的采样地点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见表2,批发市场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48.84%,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均为9.09%。不同采样地点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非常显著(x2=10.06,P=0.007)。

表2 不同采样地点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2.2 药敏试验

从生食三文鱼中共分离出63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对临床常见的17中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全部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妥因等12种抗生素敏感。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和四环素有中介敏感菌株,但无耐药菌株。产生耐药的菌株有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6.3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8.41%。同时耐受两种药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有4株。

3 讨 论

2016年对广州市售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的数据表明,广州市售生食三文鱼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情况严重,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达35.38%,高于1999—2000年(18.9%)[16]及2013年(21.43%)[9]。可见,广州市生食三文鱼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地点采集的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阳性样品大多来自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检出率高达50%,表明批发市场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已呈普遍状态。批发市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或许与其售卖包装方式及保藏方式容易导致污染有关。批发市场生食三文鱼普遍无密实包装铺于冰面或无低温措施直接摆放售卖,而超市和农贸市场为盒装置于冷柜销售。

不同月份生食三文鱼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结果显示,7月份检出率最高,达50%,10月份次之(33.3%)。7月和10月属广州气温最高的季节,温度高的季节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这与李海麟等[17-19]的研究结果相符,研究指出该菌在环境中的分布呈明显的季节性,与温度直接相关,温度越高就越利于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新鲜生食三文鱼后,若不能立即食用,可将其低温贮存,以延缓副溶血性弧菌生长。

表3 63株副溶血性弧菌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注:R.耐药;I.中介敏感;S.敏感.

药敏结果表明,63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大致相同,无多重耐药情况,分离株存在3种耐药谱:耐氨苄西林、耐复方新诺明和耐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妥因等12种抗生素100%敏感,因此上述抗生素可作为广州地区治疗因食用生食三文鱼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首选抗生素。全部分离株对氨苄西林不敏感,耐药率高达98.41%。氨苄西林普遍呈耐药,与相关研究报道氨苄西林耐药情况相似[10-12]。不能忽略的是,作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儿童治疗弧菌感染首选药物的复方新诺明[20],在本研究中出现了耐药株,虽然耐药情况不严重,但已有研究报道副溶血性弧菌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 100%[21-22],表明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已逐渐出现变化,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

综上所述,广州市售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严重,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情况,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生食三文鱼可能会引发群体腹泻等食品安全事件,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今后应加强对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和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才能提高生食三文鱼的食品安全水平。

[1] Daniels N A,MacKinnon L,Bishop R,et al.Vibrioparahaemolyticusinf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1973—1998[J].Journal of Infections Diseases,2000,181(5):1661-1666.

[2] Honda T,Iida T,Akeda Y,et al.Sixty years ofVibrioparahaemolyticusresearch[J].Microbe,2008,10(3):462-466.

[3] 刘秀梅,陈艳,王晓英,等.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J].卫生研究,2004,33(6):725-727.

[4]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3):224-228.

[5] 刘秀梅.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1):3-9.

[6] 严纪文,马聪,朱海明,等.2003~2005年广东省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主动监测及基因指纹图谱库的建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4):387-391.

[7] 戴昌芳,方悦怡,严纪文,等.生食水产品常见病原微生物污染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4):449-450.

[8] 林铁豪,朱文娟,苟强,等.广东省2010年生食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及安全性评价[J].旅行医学科学,2011,17(2):36-39.

[9] 陈佳璇,邓志爱,和鹏,等.2013年广州市生吃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6):2795-2799.

[10] 江艳华,姚琳,宋春丽,等.青岛市售贝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2):375-377.

[11] 王秋亚,朱联辉,张兰荣,等.2009~2011年北京通州区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谱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2,23(3):333-336.

[12] 黄锐敏,陈辉,袁月明.2004~2006年深圳南山区副溶血性弧菌菌群菌型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7):1275-1335.

[13] 王瑞旋,王江勇,徐力文,等.军曹鱼养殖水体及其肠道弧菌的耐药性研究[J].南方水产,2007,3(5):1-6.

[14] SØrum H,L’Abee-Lund T M.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food-related bacteria——a result of interfering with the global web of bacteria genetic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2,78(1/2):43-5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出版社,2013.

[16] 戴昌芳,方悦怡,严纪文,等.生吃水产品常见病原性生物污染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14(6):3-5.

[17] 李海麟,何洁仪,梁伯衡,等.广州市2009年-2014年生食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9):2830-2833.

[18] 姚利利,何平,沈先标,等.上海市宝山区540份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1):47-49.

[19] Yan W X,Dai Y,Zhou Y J,et al.Risk factors for sporadicVibrioparahaemolyticusgastroenteritis in east China: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J].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2015,143(5):1020-1028.

[20] Feifei H,Robert D W,Marlene E J,et 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ies ofVibrioparahaemolyticusandVibriovulnificusisolates from Louisiana Gulf and retail raw oyster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7,73(21):7096-7098.

[21] 黄嘉盈,李柏生,谭海玲,等.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J].广东医学,2015,36(12):1912-1916.

[22] 于纪棉,倪晶晶,陶冬英,等.进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4):320-323.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生食溶血性
电沉积制备纳米金-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且说蔬菜生食
广元发布全国首个生食蔬菜系列标准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从寿司来看日本人的“和思想”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成膜能力及成膜影响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