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2018-03-27 09:26陈雪英
智能城市 2018年3期
关键词:界址控制点误差

陈雪英

桃江县国土资源局,湖南桃江 413400

现阶段,定位技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CORS技术被广泛应用。基于CORS技术的RTK系统,在地籍测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基础控制点,获得测量参数,进行数据处理。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要做好技术应用要点的把控,最大程度上发挥技术的优势。

1 CORS技术分析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CORS技术的应用,改变了RTK系统测量方式,其具有以下优势:(1) 实现了连续观测。在实际应用中,CORS系统运行,是基于连续基站,实现了24h不间断连续观测,运行效率较高。(2) 测量范围广。CORS系统初始化时间较短,可测量的范围面积大。(3) 数据监控系统性能较好,不仅能够消除误差,还能够提升差分作业的效果。(4) 效率高。在测量范围内,应用CORS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相关信息,节省了数据采集时间。CORS技术应用模式如下:(1) 土地数据库。随着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要构建符合CORS系统控制要求的作业平台,执行相关操作。地籍数据库主要包括城镇地籍数据库、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实现了地籍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土地利用信息采集和处理效率。(2) 地籍系统。基于GIS的地籍控制系统,其集成了OA技术和GIS技术等,构建了信息化办公系统,提高了地籍现状数据采集和管理等工作。

2 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述

某测量项目,测绘面积为15km2,测量区域以带状分布。测量区域内国家等级点少,并且分布均匀性差。此次测量作业,利用了基于CORS的RTK[1]。采用RTK,开展测量作业,缺少可靠性高的七参数。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要尽量选择多个控制点,做好精准度分析,将精准度差的控制点给剔除。

2.2 基础控制点测量

利用收集的国家级控制点和GNSS点,作为起始点,分别为3个和1个。在测量范围内,设置11个控制点,开展1条GNSS控制附和导线测量,获得所有控制点的坐标,作为确权测量的基础控制点。

2.3 获取七参数

利用GNSS测量获得的控制点坐标数据信息,在Pinnacle软件中,构建对应的坐标系,将2种坐标系中的测量数据信息,全部导入到软件内,进行七参数解算。根据转换残差图形,进行精度分析。在分析中,发现第七个控制点,其波动变化较大,残差值在5.7cm左右,因此将其剔除,再次解算七参数,残差图较为稳定,残差值约为3.0cm,能够达到坐标转化的精度要求,最终确定七参数(如表1)。

表1 七参数

2.4 地籍要素测量

地籍测量的前提是土地权属调查,根据界址调查结果,依据界址点分布的具体情况,开展界址点以及地物点测量作业。将七参数全部填入到基于CORS的网络RTK手簿中,任意采集某个控制点坐标,进行正确性检验,保证七参数的精准度。在进行RTK测量时,测量人员要观察移动站坐标变化情况,当坐标处于固定解状态时,再进行测量作业。若出现浮点解和差分解等,需要做好测量分析,检查测量环境,看是否存在信号遮挡情况,或者存在无线电干扰情况。对于测量区域,若无法直接开展RTK测量作业,则可以利用RTK测量部分能够通视的图根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装置,开展界址测量作业。

2.5 数据处理

完成界址测量作业后,要将测量坐标成果,转换为cass格式,全部导入到南方cass成图系统,按照测量坐标点,开展数据采集,绘制成图。结束测量作业后,要做好测量结果检测[2]。依据批量检查界址点的数量,来明确检查样本量,确立原则如表2所示。对于界址点的检测,使用的是坐标检测法和界线长度检测法,依据检测样表数据信息,明确最大误差为±4.6cm,能够达到测量规范要求。对于部分界址点,采取界线长度检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图上测量长度以及实际测量长度,利用误差计算公式,进行界线长度误差计算,最大误差值为±3.1cm,能够达到测量规范要求,如表3所示。

表2 批量和样本量对照表

表3 界址点检测成果 (m)

3 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应用质量把控策略

3.1 合理运用质控方法

利用CORS动态,照对静态GPS,会受到更多的误差因素影响,比如数据链传输误差。基于此,为了避免RTK测量误差,需要做好测量质量把控。常用的质控方法如下:(1)已知点检核比较法。此方法的应用,在进行控制网布置时,使用静态GPS或者全站仪装置,多测量一些控制点,使用RTK,对此部分控制点,进行坐标校核。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2)重测比较法。完成初始化后,要重新测量1~2个已经测量过的RTK点或者精度较高的控制点,确认没有误差后,再开展RTK测量。若两次测量的误差较大,则难以达到测量标准,因此需要做好把控。

3.2 合理选择测量时间

受到地球周围对流层的影响,能够产生折射效应,影响GPS信号传输速度。GPS信号传输期间,受到对流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电磁波折射,使得测量距离出现误差。通常情况下,中午受到电离层的干扰较大,和基站共同使用的卫星数量较小,经常出现无法接收卫星的情况,难以进行初始化,或者无法长时间初始化,进而难以开展测量作业。基于此,应用CORS技术,开展地籍测量作业,要合理选择测量时间段。开展测量作业前,可以选择不同时刻,开展作业时段选择测试,获得CORS信号接收情况信息,进而合理选择测量时间[3]。通常情况下,开展RTK测量,尽量不选择中午时分,因为测量难度大,而且测量效率低。基于此,要选择电离层活动相对不激烈的时间段,建议早上10:00前,或者下午4:00后,开展观测作业。在良好时段,开展RTK测量作业,不仅测量的效率快,而且测量的精度高。值得注意的是,若发现测量盲区,要建议CORS网维护部门,进行基站加密,确保区域信号能够正常传输。

3.3 做好多路径效应处理

从理论角度来说,GPS接收机只能够接收2万km以外卫星的信号[4]。就地籍测量工作实际情况来说,受到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若存在大面积水面或者高层建筑等,极易反射信号,再次被接收机接收,进而产生多路径效应,造成多路径误差。对于此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进行天线设计时,要做好多路径效应影响分析,做好效应控制。(2)合理选择观测位置,尽量避开大面积水面或者山谷地区等。为了保证CORS技术应用质量,需要综合分析,合理把控各类问题,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达到地籍测量的要求。

3.4 做好误差控制

应用CORS技术,开展地籍测量作业,要做好误差控制。具体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控:(1) 合理设置仪器装置。开展地籍测量作业,仪器设备是主要工具,其精准度影响着地籍测量调查的水平。基于此,需要做好仪器设备检查工作,保证其参数变化处于正常范围内。使用前,做好调试工作,保证其能够正常操作。(2)解决网络信号问题。在测量区域周围,布置全站仪装置导线控制点。在控制点位上,布置基准站,并且重新设置CORS系统参数。(3) 做好数据采集和处理环节的误差把控,严格按照地籍测量标准执行,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5]。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地籍测量作业,应用CORS技术,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合理运用质控方法,合理选择测量时间,做好多路径效应处理,做好误差控制,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1] 陈岳洪.CORS系统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地理,2017(8).

[2] 陈勃.地籍测量中的静态动态及CORS等控制测量方法比较[J].冶金丛刊,2017(7).

[3] 穆绿.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大科技,2017(8).

[4] 许朋朋,杜婵娟.基于CORS技术的农村土地确权地块测量研究[J].科技风,2017(11):4-5.

[5] 于嘉,王天阳.浅谈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站)在村庄地籍调查中的应用[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7(8):47.

猜你喜欢
界址控制点误差
农村不动产测量中界址点、界址线属性数据快速处理方法
顾及控制点均匀性的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误差控制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Beidou, le système de navigation par satellite compatible et interopérable
基于ArcGIS的宗地图自动化制图研究
压力容器制造误差探究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九十亿分之一的“生死”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