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设备的发展特色与经验

2018-03-27 03:00吴清基黄议正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台湾地区校园设备

吴清基 黄议正

一、教育设备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设备(educational equipment and facility)是指提供教与学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或设施(facility)与装备(equipment),包括校舍建筑种类、运动场地的“校园空间”、提供课程教学与行政运作及生活机能规划的“附属装备”,以及校园环境管道与配线等“基础设施”。教育装备的质量会影响教育质量,可以从心理取向、课程取向以及教学取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心理取向方面,完形心理学大师Lewin提出“场地论”( fi led theory),强调人的学习行为是个体(P)和环境(E)互动的结果[1]。例如,李展玮等针对体育教育设备专文中提及场地、设备质量的好坏及数量多寡,足以影响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教学成效以及学生学习动机和表现[2]。

在课程取向方面,教育设备是实现教育目标所设计活动的工具,包括课程内容和教育设备种类关系(如英语课程在英语情境教室)、课程时数与教育设备数量关系[3]。而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有实有课程(being curriculum)和虚无课程(null curriculum),而实有课程中又区分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和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显性课程中又有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非正式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学校本位课程以及空白课程。而教育设备除在显性课程有具体功能,如正式课程中的语文学科在一般教室空间或视听设备;非正式课程如朝会使用运动场地等外,教育设备更在课程结构中的潜在课程影响巨大,潜在课程为“境教”情境,如各专科教室的情境布置;开放式失物招领空间设备,有助于品格教育的实践。

而教学取向观点,教学活动类型、规模与人数和教育设备存有显性关系[3]。Yaxley指出有效教学是建构在教学者和学习者的互动关系[4],而更多教育实证指出有效教学情境除有效教学策略外,更是影响有效教学关键因素[5-8]。因此,教育设备在支持课程内容情境脉络与学习者的互动关系一直是现代教育科技所强调,例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扩增实境(Argument Reality,简称AR)有互动性、融入性及想象力特性,可有效提升学习者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和多样式学习能力[9]。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主体,而教育设备是教育的基础与载体。课程与教学影响教育设备的规划,而教育设备规划影响课程与教学实施成效。在全球朝向素养教育(literacy education),揭示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代教育强调“学习者中心”“教学研究发展”“提供学习资源”“应用信息科技”“小区资源融合”等。面向“工业4.0”时代,学校教育朝着“未来学校”建设方向迈进,即全新的教育视野、全新的学习认知以及各种创新的互动教学。因此,教学设备应与时代趋势的革新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更能决定国家竞争力。以下就台湾地区设备规划标准进行探讨,介绍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设备的标准,进一步阐述台湾地区教育设备的特色,并提供信息设备为个案以资参考,最后总结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设备发展经验。

二、台湾地区教育设备规划的标准

台湾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课程发展中建构“全人教育精神”,以“自发、互动、共好”为理念,强调使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学校教育角色是扮演引导、激发、协助学生自发学习的促进者,更进一步说学校要提供优质学习环境与设备,裨益有效促进应用和实践所学,体验生命意义并贡献社会、文化之永续发展。因此,优质教育设备有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下就台湾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设备的标准进行说明。

1.教育设备标准的目的

一是建构优质学习环境,涵泳学生高尚情怀;二是充实各项教学设备,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三是运用多元教育设施,增进学校教育内涵。

2.教育设备的标准

(1)教育性

观念分析学派英国哲学家R.S.Peters提出教育三大标准:合价值性、合认知性、合自愿性。因此,教育性标准就是协助达成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目标。因此,学校环境的营造及教育设备的充实,均须以教育立场为出发点。

(2)前瞻性

教育设备规划须配合台湾地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旨在能发挥导引教育发展的功能。如台湾“中华未来学校教育学会(筹备中)”整合台湾地区教育领域专家、中小学校长以及民间力量,借鉴欧盟未来实验教室(future classroom lab)强调未来教室环境与设备的互动、表达、研究、创造、交流和发展的六大功能[10,11],强化与落实台湾地区12年基础教育中“探究与实践”的核心精神。

(3)可行性

教育设备必须架构教育财政和教学实施真实的需求,否则易造成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或不足的情况。例如,《补助高级中学学校设备更新要点》文件中要求:学校除在一定设备经费下,依序基础教学实习设备规划外,应依照“学校特色课程及各区技术教学中心与群科中心学校特色设备需求”为核心,强调教育设备与课程彼此间关联性、完整性、效益性等外,更强调教学设备统筹运用共享机制规划与否。

(4)实用性

教育设备应配合趋势环境变迁与教学实际需要,予以适合的充实与调整。尤其基础或一般性教育设备的充实,应考虑经济、实用及有效原则,以支持教学为主。例如,台湾地区特教学校因特殊教育及教育实验需要而必须增购的设备,虽并非台湾地区教育设备明订规范,但因实际需要可进行购置,以达教育目标,例如辅助性楼梯升降椅,以方便身障学生使用。

(5)永续性

学校教育空间与设备规划设计、配置与运用,应与公共艺术、绿色建筑充分结合,透过UNSECO永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目标(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DESD)[12],推动永续校园计划强调一个安全、卫生、健康、人性化的学习环境空间为主,突破传统校园封闭的环境与制式管理原则下,整合学校小区共同意识,改造校园环境成为具有小区特质的公共活动空间,结合校园绿色技术实施应用,从而发挥永续台湾地区、环境教育的积极意义与促成教育改革的目的。台湾地区永续校园计划参考网站:http://www.esdtaiwan.edu.tw。

(6)友善性

“友善校园”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本位,强调尊重、关怀、同理、包容、安全、参与等含义,而学校环境和教育设备应协助学习条件较为薄弱、适应困难的学习者,以达到把“每个学生带上来”的教育愿景。友善性学校环境和教育设备包括无障碍设施、符合性别平等议题如无性别厕所等,更进一步扩大营造国际友善环境,包括中英双语设施标示、校园道路双语标示、公共标示及符码应用设计等。

(7)差异性

吴清山认为,差异化教育(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是指教师能依据学生个别差异及需求,弹性调整教学内容、模式评量方式,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引导学生适性发展[13]。差异化教学包括课程内容差异化、教学过程差异化、学习成果差异化、学习氛围差异化以及学习环境差异化五大方面,其中学习环境差异化即考虑学习环境的空间、教学设备的支持等,必须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程度的不同,其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台湾地区中小学的教育设备基本规范

教育设备的质量与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台湾地区目前推动12年基础教育,以“成就每一个孩子—适性扬才、终身学习”为愿景。以下就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设备相关规范选择重要的部分进行介绍。

1.学校校园整体规划

学校校园整体规划包括校园空间和设施原则、环境指标两大类。

(1)校园空间和设施原则

一是校园规划方法与原则:学校规划,以不超过48班为原则,学校规模过大应增设学校并重划学区;校园选择应以促进学生身心良好生长与发展,减免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并维护师生安全、舒适之地区为宜;学校应组成校园规划小组;校园规划应依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规之规定;校园整体规划内容至少应包含周边自然及人文环境分析、校园面积及其地质状况、学校教育目标、学校发展规模、空间规划设计构想及其与教学的配合、分期实施策略、财务计划等;校园空间可依空间功能进行整体规划,并划分为行政区、教学区、活动区、休憩区、服务区;校园内各类空间之规划及设计应方便身心障碍者使用,构建具标示性、可及性、方便性及安全性的无障碍环境。

二是校舍建筑设计原则:校舍建筑规划应按规定进行翔实的地质勘测;校舍配置应先了解学校课程的需要、现有规模及未来发展的需求,据以估算普通教室及专科教室所需的种类及数量,再根据校园概况,做周详的校舍配置计划;校舍的形式及内部空间应考虑未来教学发展之多样性,宜有最大的适应性及扩展性的弹性配置与设计,以满足课程的发展需求;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的配置,12班以下学校可采用分置或合署办公形式,13班以上学校以年级及处室分置为原则;特殊教育教室(含资源教室)应依特殊教育相关规定办理,并配合校园整体规划,提供独立的活动区域与学习空间。

三是校园配置原则:校园应适度的配置户外教学区,如生态池、小型剧场、苗圃区、学习步道等,以增加辅助教学的功能;庭园的规划配置,应设置休闲活动区,如水池、绿廊、凉亭等,并规划个人及小团体之休憩桌椅,以满足师生休憩生活的需求。

四是附属设施设计原则:移动路线的规划配置,如走廊、川堂、楼梯、电梯、园路、步道、车道等,以学校建筑的整体性链接为主要功能,以便捷性、流畅性及安全性为原则,且应依规定虑及行动不便者通行的无障碍性;有涉及校外经营的场地,校内外人士使用的空间与时间应妥善区隔,以利安全维护;学校应依实需规划学生通学步道及家长接送区,并宜开辟驻车区;垃圾清运场及资源回收场应远离教学区,设置于背风的偏僻一角,并设有畅通的垃圾清运线;校园内还应开辟消防通道,以利救灾及救护。

(2)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包含:音环境指标、光环境指标、热环境指标、空气环境指标、绿化环境指标(在此不展开论述)。

2.教育附属装备规划

教育附属装备规划包括普通教室装备、专科教室装备及行政办公室装备,其装备依课程教学、行政运作及生活功能规划。而在专科教室装备须参照“各学习领域共通性教学装备及各学习领域个性化教学装备基准”办理与规划。目前除专科教师装备尤其教学特殊性而设计,但一般普通教室目前均为数字化教室为特色,其装备包括3 000流明以上单枪投影机、电子白板、液晶电视、数字化讲桌和扩音装备等。

3.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系指校园环境内的建筑管道及配线工程是校园内教学媒体运用的基础。同时,强调各类型资讯通信科技系统(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ICT)均具有朝向数字化整合发展,以及校园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消防设施均以国际标准(ISO)进行建设。基础设施规划还应为加强各级人员的媒体素养与信息伦理在职研习服务,并着重培养运作时所需要的管理及维护专业人力。

四、台湾地区教育设备发展特色

1.没有城乡差距

台湾地区为推动12年基础教育,首先透过“适性学习小区”,因此透过教育资源“均衡化”,裨益毕业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充分适性学习及供需均衡的教育机会。因此,在教育设备投入依据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模等因素,投入不同教育设备经费,以创造教育机会均等。

2.没有公立私立学校差距

台湾地区推动教育资源均质化的主要目标,强调校校特色优质,并提供学生适性发展及优质、永续的学习环境,包括总体教育环境的改善、校间资源整合的合作机制,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强化各适性学习社区的特色。

3.设备共享不分学制与类科

台湾地区教育设备建设强调跨学校、跨领域合作,强调教育设备的综效(synergy)。例如,台湾地区推动技艺教育向下扎根,小学阶段并无职业教育阶段的设备,因此小学职业试探教育就在中等职业学校内的设备进行相关课程。另外,如台湾地区的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新北市积穗小学“新北市自造教育示范中心”推动“新北五创”,强调“创地共享”,亦是学校内各类学科共享、共享创客工具,使学校设备充分利用。

4.设备使用便利不设限

台湾地区教育设备使用强调适应教育目标,以简单、便利原则为主。从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中,强调影响科技使用两个因素:觉知有用(PU)和觉知易用(PEOU)外,同时在教学高负荷压力下,再花费更多时间使用设备或科技进行教学更属不易,如同许多研究指出科技装备压力的来源、对员工与组织造成的影响。因此,台湾地区教育设备应用不管硬件或软件部分,均强调易学、易用等特性。

5.师资培训素质良好

有优良教育设备,而无优质师资使用,是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展现。而教育设备需搭配有效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方可促进有效教学成果。因此,优质良好既为经师(有专门学识,CK),也为人师(有专业素养,PK),并懂得教学(有教学方法,PCK)。换句话说,教师队伍的教学素养(teaching literacy)攸关教育设备发挥综效。在台湾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中,强调教学核心素养,包括课程理论与实务、教学策略与实务、各类教学辅具设计与制作等能力。

6.政府预算与民间捐赠共建

台湾地区教育设备在教育松绑下,允许社区或企业资源走入校园,减少学校与外部社会环境脱节。民间将创意、创新的资源或设备导入学校,并激荡出新的教育火花。目前台湾地区存在许多成功案例,例如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教育联合会”与新北市政府合作“中华科技艺术教育专区”;台湾地区知识库和台北市万芳小学进行了“两岸共学计划”;未来学校国际教育创新中心与基北区各级小学透过信息科技推动双语阅读教育活动等。

7.配合师生教学需要

台湾地区教育设备建设发展均以教学需求或学习需求为导向。诸如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再造计划,其中计划策略五:设备更新必须结合计划;策略四:课程弹性,审酌统筹运用设备经费推动专业群建设,充实基础教学实习及发展学校特色课程需求之设备,以培育学生具备专业实作技术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并满足产业发展之人力需求,以达成务实致用的目标。

因此,在教育设备规划大抵以充实基础教学实习设备(包括重点产业类科、课程纲要调整所需教学实习设备、基础教学设备新增、维修等)、发展学校及各中心特色设备和产业捐赠教学设备三方面进行建设,以符合师生教与学之需求。图1为台湾地区教育设备更新控制流程图。

图1 台湾地区设备更新控制流程图

五、多方产学共建新典范:素养英语信息学习平台个案

台湾地区12年基础教育中的英语课程改革中,在所谓的“世界性英语”(Global Englishes)浪潮下,除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重视语言的使用外,更应强调养学生如何凭借由外语获取各个领域的新知,课程内容也应涵盖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等。

因此,台湾地区英语教育从以往强调文法与技能导向(grammar and skill-based)转向素养导向(literacybased)。但是,目前提供学习者英语在线学习系统等设备设计,大多亦是以传统强调文法和技能导向。因此,台湾地区师范大学英语系协同台湾地区培训机构——台湾地区知识库以及学校教师和校长进行“洋硕英语在线学习平台”设计,本系统除实现翻转教学( fl ipping teaching)理念外,结合并融合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表1为本系统学习模式。

表1 基于翻转教学理念线上、线下融合的系统学习系统

而“洋硕英语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发展,也是遵循台湾地区设备标准中的英语学科的教学配置,即整合语文教学相关媒体、英语共读绘本。同时,将在线学习课程内容脉络中场景,亦可在线下学习活动英语情境布置或英语学习角的建置。本学习系统结合欧洲共同语言架构(CEFR),并已成功提供台湾地区中小学学校使用,目前更进一步给予中职、高职学生使用,成果丰硕。未来该学习系统将进一步与各类国际认证进行接轨,包括全球英语学习与成就测验(GELAT)、全球学习与评测发展中心的语言认证(GLAD)、抑或是托福、雅思等,以增进台湾地区学生竞争力。

六、结语

UNESCO在1996年曾出版《学习:内在的财富》("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报告书,指出个人所需要具备的4项关键能力,同时也是教育与学习的四大支柱,面对学习社会的来临,包括学习知的能力、学习动手做、学习与人相处、学习自我实现,在2003年又增加“学习适应社会变迁”(Learning to Change)共5项关键能力。此和台湾地区12年基本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课程发展以全人教育的精神为根本,以“自发、互动、共好”为理念,强调学生是自发主动的学习者,学校教育应善诱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热情,引导学生妥善开展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各种互动能力,协助学生应用及实践所学、体验生命意义,愿意致力社会、自然与文化的永续发展,共同谋求彼此的互惠与共好。

因此,教育设备建设必须建构在教育思维的创新上,例如教育设备是否能支持“学习型组织理论”,又如数据导向校务治理,提升学校效能;在教学模式方面,教育设备是否能支持创新教育步骤,达成学生学习目标,例如专题是导向学习、IRS实时回馈系统学习、案例教学等。古谚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除优质教育设备影响优质教育质量展现外,更重要的是硬件教育设备如何整合出产、管、学三赢的局面,软件如何展示出信息化应用实力,以期透过视讯系统解决城乡差异问题,云端学习测验平台解决数字化落差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效率、公平、卓越。

[1] Burnes, Bernard, Cooke, Bill.Kurt Lewin's Field Theory: A Review and Re-evaluation.I n ter n atio n al Jo ur n al o f Man ag emen t Reviews[J].2013,15(4):408-425.

[2] 李展玮,吴宜颖.学校器材设备在学校体育课之重要性:以课纲和核心素养观点[J].学校体育,2017(2):6-13.

[3] 汤志民.课程、教学、学习与教育空间规划[A].2013学校建筑研究:课程、教学与教育空间[C].2013:2-48.

[4] Yaxley, B. G. Developing teachers' theories of teaching: A touchstone approach[M]. 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1.

[5] Weinstein, C. S.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 A rivew of the research[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9,49(4):577-610.

[6] Atwood, V. A., & Leitner, J. T. Time and space: too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J]. Education, 1985,106(1):15-21.

[7] Preece, P. F. W. Class size and learning: A theoretical model[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7,80(6):377-379.

[8] Myers, C. B, Myers, L. K. An 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and schools[M]. Fort Worth: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1990.

[9] 廖述盛,黄秀美,赖崇闵.虚拟现实结合问题导向学习应用于行动化医学教育之研究[J].科学教育月刊,2011,19(3):237-256.

[10] European Schoolnet. Future classroom lab learning zones[EB/OL].http://fcl.eun.org.

[11] 邱富源.欧盟信息科技教育发展趋势:以欧盟未来实验教室为例[J].教育数据集刊,2014,62:37-53.

[12] UNESCO.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16/141629e.

[13] 吴清山.差异化教学与学生学习[J/OL].教育研究院电子报,http://epaper.naer.edu.tw/.

猜你喜欢
台湾地区校园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反向而行,探索有意味的形色语言一一以台湾地区张美智《春天在哪里》为例
调试新设备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当代台湾地区法学教育与司法官训练制度之现状与启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台湾地区拟修订车辆容许耗用能源标准
台湾地区食品标签标准及其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