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录播系统在区域性初中化学教研中的深度应用

2018-03-27 03:0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录播精品课程青年教师

叶 菁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新理念。对于教育领域,“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

传统有关视频录播的应用一般是用摄像机对教育教学活动直接摄像,在专用播放设备中进行发放,开展教育教学行为的诊断。这些视频录制不是基于视频自动录播,资源生成、存贮、管理还相对困难。

视频录播系统是指基于有自动图像跟踪、采集,并能自主实现全自动跟踪拍摄的智能化视频数字录像系统。该系统具有全图像自动跟踪、自动识别、实时控制摄像头精确定位功能,自动以特写模式进行拍摄,抗干扰能力强;系统能支持全自动录播功能,整个拍摄过程全部智能控制,可以同步呈现师生活动视频、板书视频以及主讲教师计算机讲义的内容,既可以校内视频观摩,又支持网络远程直播和点播,采集录像是可存储、复制和编辑的数字化信号,可以反复播放、定位。

2013年,南京市秦淮区所有公办初中和部分高中已经配置了基于视频录播的自动跟踪录课系统。三年来,视频录播系统在区域性初中化学教研中得到了深度的应用,促进了初中化学教研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基于视频课例切片的精准剖析 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需要。传统意义上“传帮带”式的师徒结对模式,为每位青年教师指派一名专业成熟的师傅,通过徒弟在听了师傅的课后仿照师傅上课、师傅在听了徒弟的课后提出意见和建议、徒弟采纳师傅的意见和建议修正自己的课堂教学等流程,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胜任教学工作。这种模式虽然被广泛采用,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往往受师傅的水平、经验、人品、精力等因素的制约,徒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视频录播系统能够自动跟踪录制教师常态课堂教学,教师进入录播系统,无须专职电教或信息技术人员全程值守,教师只需要“一键OK”,上课按下录播键,所有摄像、录制以及视频存贮都自动生成。

利用视频录播系统,青年教师可以及时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通过对视频切片片段的精准剖析,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节课中进行修正,而不再仅仅依赖师傅的听课及评价。例如,有的教师口头禅比较多,有的教师语言口误或板书笔误比较多,有的教师授课时间分配不合理,有的教师应对课堂及时生成的问题不妥当,有的教师化学符号的书写不规范,有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的操作不规范等,所谓“当局者迷”,这些问题在自己授课时往往不觉得,但通过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观课及反思,就可以轻松发现问题,在以后的授课中主动纠正,并通过多次录课检查纠正效果,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主动成长。

对于已能轻松胜任教学工作,并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成熟教师,往往又会遇到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期,也可以利用视频录播系统,通过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悉心揣摩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促进教学反思的常态化,争取在专业上不断精进。

二、基于课堂观察的深度研课 提升校本教研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立足于校情的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而观课、评课是校本教研最有实效的组成部分。传统的观课、评课需要听课教师一起进入课堂,听课后再进行集体讨论,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对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干扰也较大,只能偶一为之,效果并不算理想。

视频录播系统能使授课的时间、空间与听课的时间、空间分离,听课教师无须进入授课教室,既可以选择同步在观摩教室观看教学现场直播,对授课教师和学生不造成任何干扰,最大限度地保证常态化教学需要;也可以选择在其他时间通过网络点播观看教学现场录像,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安排,促进校本教研的常态化开展。

此外,通过集体讨论进行课堂评价固然是一种比较严谨的评价形式,但有时听课教师个体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来不及形成自己真实的意见,或不好意思当面发言,最后给出的集体评价意见有可能不够客观或多元。而利用视频录播系统,听课教师既可以在网络上独立评课,又可以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观课、评课这类校本教研的质量。

在教师个体参加市、区赛课或开设市、区公开课的准备阶段,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教师围绕课题开展集体备课以及反复听、评课,也是校本教研的一项常规活动,无论对教师个体还是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利用视频录播系统,这类听、评课活动开展起来会更精准、高效,参与度更高。

例如:2016年11月,第十八中学的张婷老师要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课题,参加南京市新优质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心中十分忐忑。在教研组长程煜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视频录播系统,该校初中化学教师无须专门调课,对张老师前后3次的试讲都做到了听课、评课全参与。笔者作为区教研员先后组织中心组成员进行现场听课指导和观看视频远程指导,每次都提出了中肯、有效的修改意见。张老师也通过反复观看、揣摩自己的试讲视频,确保修改意见落实到位。最终,这节课在评比中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基于视频课例的专项竞赛 增强教学评比效能

教研部门和学校常常通过组织各类课堂教学评比,选拔优秀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这些评比对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组织起来却颇为烦琐。若严格统一时间、统一场地进行现场上课评比,对承办学校的常规教学会造成不小的影响,也有可能影响到评委和教师的正常工作。而且,传统意义上的此类比赛中,评委和观摩教师就在授课现场听课,容易引起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其不能发挥正常水平。此外,评比中参赛教师的课大都经过精心准备,往往水平较高,但受场地和时间的制约,不可能安排大范围的教师观摩,其示范效能大打折扣,让人觉得非常遗憾。

2014年以来,秦淮区初中化学学科一直采用基于视频录播系统的视频课例的评比这种形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让参赛教师在一定的时间、不同的场地按规定的课题现场上课,评委和观摩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利用网络远程直播或回看进行观课、评课、打分、互动等活动。在有效解决上述种种传统课堂教学评比中的不足以外,评委还可以对某些实验操作、现象的细节之处以及某些不清楚、有争议的教学片段等反复进行回看,并适当参考观摩教师在网络上留下的意见,充分斟酌给出更为客观的分数。评比结束后,评委还可以利用视频录播系统,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专家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给出建议,引发思考,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评比的示范效能。

图1 2017年秦淮区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

例如:2017年3月,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推动秦淮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研究决定举办2017年秦淮区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优质课评比在各校初评推荐的基础上进行区级评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录像课评比,每校依托视频录播系统报送一节录像课,课型为专题复习课,课题自定;第二阶段:现场教学评比,根据第一阶段录像课评比的结果,择优选拔3位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评比,优胜者将有机会被推荐参加上一级相关评比活动。其中,第一阶段采用依托视频录播系统的录像课评比方式,既可以尽可能保证参评教师的数量和参评课例的质量,又可以避免过多的现场上课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干扰,还能够保留下一批优质的教学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四、基于视频课例的课程开发 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在经过教师精心准备后开设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和课堂教学评比中,往往会涌现出一批值得推广的优质课,但在使用视频录播系统之前,一般只能留下参考意义不大的教案、学案、课件等资料,如果要想留下课堂实录,则需要聘请专业电教人员利用专业设备重新进行拍摄,费时、费力、费钱,且因为是重复劳动,大多数授课教师怕麻烦,会选择放弃拍摄,使优质的教学资源不能得到保留及推广。

视频录播系统的使用实现了“一键OK”,摄像、录制以及视频存贮都自动生成,并可同步上网,优质的视频资源能够及时得到保留,再经过认真拣选、分类,放入相关主题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源库中。

例如:2016年11月、12月,在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经志俊的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活动中,钟英中学的徐云飞副校长、第三高级中学文昌初中的程泽宏副校长分别面向全区初中化学教师开设了示范课《新授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复习课:第九单元 溶液》。这两节课都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线,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有效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经志俊老师的高度评价,观摩教师也都感觉收获颇丰。正是利用了视频录播系统,这两节优质课的实况能够及时得以保存,并分别作为初中化学新授课精品课程、初中化学复习课精品课程的优质视频资料进行推广,充分发挥了其示范作用。

图2 专家评课

五、结语

当然,精品课程的建设仅靠挑选出来的优质公开课和赛课视频是不够的,需要认真确定课程主题、围绕主题有计划地分配具体授课课题、按照课题系统性地授课并录制视频上传。在精心备课、确保授课质量的基础上,视频录播系统的使用方便、快捷、智能,使视频的录制及上传不再是一个难题,进一步地推进了精品课程的建设。

[1] 贺敬新.数字化视频录播教室在提升职初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8):20-22.

[2] 姚燕.巧用数字录播系统打造魅力教研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4):19-20.

[3] 王璇.数字化视频录播教室助力教师成长[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6(7):28-30.

[4] 朱进军.浅谈录播教室的建设与使用[J].中小学电教,2016(Z2):139-140.

[5] 王丽萍.智能化视频数字录播系统在学科教研中的运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2):50-52.

猜你喜欢
录播精品课程青年教师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GB/T 38942—2020《压力管道规范 公用管道》录播宣贯(7)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纳加软件推出高清便携录播机NLB-500P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