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众互动生成的背景及意义

2018-03-27 11:15杨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孙洁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种群

杨帆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孙洁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祝智庭教授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新动向与动力机制分析》中首次提出了“网众互动生成”的概念,“网众互动生成”是指网民借助web2.0工具汇聚集体智慧共同创建、传播、使用、分享资源,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一种表现[1]。

一、网众互动生成的背景

这一理论的提出,基于以下两个前提:第一个,技术前提—— web2.0的发展。技术发展是驱动数字化资源网众互动生成的最主要力量,web2.0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对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无疑是举足轻重的。web2.0 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不同于web1.0,web1.0是由网站单向发布信息,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web2.0通常是由用户发布信息,用户不再只是网站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网站信息的发送者。用户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不断丰富、充实数字化资源。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以其独有的特征推动了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其显著特征为去中心化、社会化和开放性。web2.0模式下,互联网的特征及其对数字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的影响表现在:(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来自于自然学中的生态学原理,它是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但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2]。在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中,web2.0的去中心化使每一个微个体均可阶段性的成为互联网的中心,生成数字化资源。(2)社会化。在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中,web2.0的社会化使互联网成为一个虚拟的社会化网络。个体之间借助web2.0工具发生社会性行为,以网众互动的方式生成数字化资源。web2.0环境下,互联网是由用户构成的平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价值尺度,因此互联网成为了一个社会性平台。通过网众互动的方式生成数字化资源的社会性体现在——资源的生成变成了一个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交流和讨论的活动。(3)开放性。在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中,web2.0的开放性使数字化资源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web2.0互联网平台既支持与其他互联网服务集成,也可与其他个人服务在网站上实现共享,它并不是一两种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包含了诸如博客、RSS、六度分隔等新理论和技术的互联网模式,因此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来为新技术提供服务平台[3]。第二个,人的主体性意识的体现。人是驱动数字化资源网众互动生成的决定性力量,web2.0环境下,人主体性意识的体现对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无疑是重中之重的。从个体角度而言,是为了在贡献个人知识的同时从对方获取一些相关的知识,或者是为了将个人知识贡献出来以获得其他用户的认同和尊重等;从整体角度而言,是为了大众性知识的共同创造和享用,从而推进群体智慧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中的应用[4]。通过祝智庭教授对“网众互动生成”的界定,我们发现突出强调了“网民需借助web2.0工具”进行一系列的互动。也就是说,要求用户参与到互联网的建设与管理之中,即个体必须主动与他人发生互动关系。web1.0环境下,自上而下的资源生成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用户的思维,用户的地位较被动。而web2.0随之而来的自下而上的资源生成模式使得用户认识到每一个微个体均为互联网的建设者与管理者,是数字化资源的产生者、传播者、分享者。在这一环境下,用户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发布者。对于通过web2.0工具所获取的信息,用户会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主动建构个体独有的意义,并主动将个体的所见、所闻、所得借助web2.0工具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传递的知识并发布于互联网中。此外,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民人数持续增长,用户对网络的参与程度和贡献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加速了数字化资源的生成与再生。正如祝智庭教授所说:在网众互动生成资源过程中,其参与的每一个个体都是非常微小的微个体,但是微小体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却形成了一个“一切正在生成”的资源创建与共享空间。

二、网众互动生成的意义

web2.0环境下,数字化资源由用户产生,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户创造内容。用户借助互联网工具如博客、微博、土豆等通过上传自主创作或二次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产生数字化资源;二是用户为数字化资源创造、添加新内容。用户之间可以通过交流、讨论、评价等方式形成集体智慧并产生新的数字化资源,以充实、丰富原有的资源。通过网众互动的方式生成数字化资源主要有两点意义,分别为:

第一,通过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丰富数字化资源以实现数字化资源更大程度的共享。一方面,从资源的产生方式来看,以网众互动生成这一机制建设数字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草根力量,而草根力量是一股自发的中间力量,采用自底向上的发展模式,它是对政府和市场力量的补充和平衡,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9]。另一方面,从资源在个体之间的转化方式来看,以网众互动生成这一机制建设数字化资源,用户通过web2.0工具,如博客,贡献个人知识、见解,将个体的隐性知识借助文字、符号、图片等形式转变为可被清楚理解、传递的显性知识。第二,通过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深化学习者对某一知识的深刻认识。在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中,用户既可以是资源的贡献者也可以是需求者。用户通过web2.0工具进行交流和碰撞,相互启发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以及经验,求同存异,以加深对某一知识的深刻认识,比如在交流中所产生的新的学习思路和新的解决方案等。

三、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模型构建

在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中,以个体为节点联结成种群,个体借助web2.0工具,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资源的生成、再生以及共享。本研究将以“个体——种群”作为基本的研究维度,通过阐述个体与种群之间的知识转化过程来构建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模型。

(一)基本维度:个体——种群

“种群”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即种群是指在同一时间以及同一空间内的个体的集合。在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中,个体之间以web2.0工具为平台,基于共同的目的、兴趣、任务等,汇聚在一起构成一个特定的种群。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通过web2.0工具将个人的见解、心得等隐性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传递的显性知识,并发布在互联网中。其他个体可在浏览过程中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转换为具有个人独特意义的隐性知识并对其发表评论进而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转化。

(二)数字化资源网众互动生成中的知识形态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5]。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知识转化的概念,他以波兰尼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认识论为基础,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称为知识转化,并认为新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6]。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模,在该模型中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内化、外化、组合化与社会化。这四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模型

基于以上的分析,将以个体——种群为基本研究维度,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模型。个体借助web2.0工具访问互联网,浏览网页、查看图片、观看视频等,从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信息。个体通过内化过程,即个体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反思、总结、编码,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储存于个体内部,转化为个体隐性知识。之后在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模型中,知识的转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即个体——种群的隐性知识转化、个体——种群的显性知识转化、种群——种群的知识转化。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方式是伴随着web2.0的发展而发展的,以web2.0技术为支撑实现数字化资源的生成与再生。在此过程中,个体是数字化资源生成的主体,每一个个体既是资源的生成者又是资源的接受者。

本研究以个体——种群为基本研究维度,通过阐述资源在个体——个体、个体——种群以及种群——种群之间的转化过程,构建生态学视角下数字化资源的网众互动生成模型。通过网众互动的方式生成数字化资源,是web2.0环境下数字化资源生成方式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种群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