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开路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障碍与策略

2018-03-27 13:31黄园园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本族语文化背景彝族

黄园园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开路经》是一部彝族民间口头叙事史诗,主要用于彝族民间祭祀和丧葬仪式上为死者念诵的经词,反映着当地彝族居住、婚姻、饮食等方面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思想文化意识。同时,极强的民族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开路经》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因此,深入分析《开路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障碍和策略对弘扬彝族文化,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开路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障碍

(一)语义层面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准确阐释原著语义内容是推进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前提。《开路经》作为一部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使用了大量反映彝族民俗的文化负载词汇。胡文仲提出“文化负载词是特定文化范围内的词,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1]正因文化负载词的涵义具有民族性、独特性等特点,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很容易影响到彝族《开路经》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如经词中提到的“花菜”不是指大家熟悉的蔬菜,而是指彝族祭祖和送客用的特殊菜肴;“迎客、送客”并不是“迎接客人和欢送客人”,而是指跳弓节活动,主要是指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经词中的这些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中是无法找到对等词汇,从而在跨文化交际活动易造成了语义真空,进而给对外传播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审美层面

《开路经》“以音乐形式演绎庄严谐趣的主题故事,实践着对彝族百姓宗教文学的引导和教化”[2],反映出彝族先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着不同的生态美学特征。《开路经》中表现最为显著的美学特征就是“万物有灵,物我合一”的自然宗教观念,即自然万物皆可为神,人类对自然界应示以恭敬而虔诚的敬畏之情,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竹尖经》中叙述的“竹子皆为祖先显灵,族人应精心呵护,逢年过节,以酒肉供祭,不得随意对其动刀斧,以示对大自然的虔诚之心,求得神的庇佑。”这种“物我合一”的自然宗教观与西方“以神为本”的宗教观存在天壤之别。这种差异让本族语交际者向异域文化背景的群体传播彝族《开路经》的美学思想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文化层面

《开路经》作为一部民歌体裁的乡村史诗,具有言简意丰的特点,短短的几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其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本族语读者是不言自明的,但对异族文化读者来说可谓是不知所云,从而也给跨文化传播彝族文化造成一定障碍。如经词中提到诸多彝族传统节日,比如“二月节”表示“彝族的年节”,“七月十七日”表示“彝族的祭祖节”,“四月的一天”表示“彝族四月的跳弓节”,“五月的日子”表示“彝族农历五月忌欢节”,“八月的一天”表示“彝族八月尝新节”。作为本族语的读者可能比较清楚这些节日背后反映出的文化背景、风土习惯、和审美情趣,但是对于缺少彝族文化背景知识的异族语读者来说是很难理解到这些节日信息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同样也会增加读者对《开路经》的陌生感,从而影响《开路经》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二、《开路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策略

(一)增补文化背景知识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首要任务是准确传达原著语义内容,但由于本族语和异族语在语言系统、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很多时候异族语交际者无法直接实现对著作的语义理解。因此,本族语交际者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向异族语交际者增补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减少语义内容的损失。如经词中“阿龙”、“阿牙”分别是彝族的天神和地祗,而不是简单的人名,对于缺少彝族文化背景知识的异族语交际是很难正确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传播主体应向异族语交际者相应地直接增补彝族“天神”和“地祗”的相关信息,使得《开路经》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信息等效传播,从而减少异族语交际者对彝族文化陌生而造成的语义损失。又如经词中“土地不流失”是隐喻“人畜安康”,本族语交际者可采用替换补偿法,即“用不同于源语言的表达或形象替代源语言的形式或意象,以此在目标语读者中制造效果与源语言对其读者产生的效果相同或相近。”[3]因此,这句经词中的“土地不流失”可以用“人畜安康”来进行替换和补偿,让异族语交际者在跨文化活动中实现与本族语交际者相似的审美体验。

(二)尊重并淡化文化差异性

为了成功推进跨文化交际目标的实现,交际者需遵循目标语的文化和社会习俗,并对本族语和目标语的社会规约、交际准则、价值观念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出彼此之间的差异。如彝族道德观在《开路经》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叙述,经词中吟诵了各种教化族人的道德伦理,如“阿仲因做善事而获得了安宁和健康”强调乐施好善是获得善终的前提,“满仔做事合意而成功求得金竹带回人间”教化世人应明事理和通事故,“阿仲因娶了外族姑娘而遭受一连串灾难”强调族人应慎行诸事,不能为所欲为,危害全族利益。这种重人伦的道德观恰与西方重契约的道德观相互对立:即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因此,交际者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首先需尊重彼此文化间的差异;同时,应采取适当策略淡化彼此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从而成功推进跨文化交际中民族文化输出的目标。

(三)强调共同价值观,规避民族主义中心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探寻两者文化的共性,如两个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更易让异族语交际者产生共鸣,以便顺利实现对外有效传播《开路经》。经词中歌颂的“彝族人民不断求索和改变环境的民族精神”,“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生态观”,和“教化世人洁身自好,诚信做事的道德观”,以及“树立利人利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价值观不仅是彝族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集体智慧,也是任何一个民族不懈追求的,获得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价值定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可以把以上普世价值观作为本族语和异族语文化的契合点,引起异族语交际者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其对《开路经》承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本族语交际者应规避民族文化中心论,即对自身文化本能地产生优越感,认为本族语的文化事物都是好的,从而排斥或贬低异族文化,从而影响跨文化传播效果。在对外传播《开路经》的跨文化活动中,应避免使用含有自身民族情绪的话语对异族语交际者民族价值观的无意识的触及。

三、结语

彝族《开路经》作为一部反映彝族先祖古代生活的史诗,把故事内容通过音乐表演形式展现出来,并得以传承。但其较强的民族特征增加了异族语交际者对《开路经》的陌生感。因此,本族语交际者需要巧妙运用相关传播策略在语义层面、审美层面和文化层面最大程度地向异族语交际者传播经词的各层面信息,从而增强异族交际者对《开路经》的体验感和跨文化认同感。

猜你喜欢
本族语文化背景彝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科技写作中的词块: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英汉本族语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语理解度的对比研究
最容易发的音与最难发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