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2018-03-27 09:25张玉娇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10期

张玉娇

[摘 要]教育的质量取決于教师的素质。教育只有将教师这种内在潜能充分地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时,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这种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教师职业倦怠像蛀虫一样在慢慢地侵腐着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教师的内在潜能难以充分发挥。最后,引起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映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的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间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我国的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影响到教师的自身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从人的主观体验上看,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抑郁。常表现为情绪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对学生的态度冷漠,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长期低落等等。

(2)焦虑。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具有弥散性,即非特异性的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心烦意乱,以致难以入睡,有时难以工作。②预期焦虑 常常不关心眼前发生的事,而担心可能发生的事,担心有不好的结果,杞人忧天。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2.人际关系的表现

产生职业倦怠的老师脾气变得暴躁,易激惹,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易沉溺于自己倾诉自己的内心不满,认为不公平的事情。没有耐心听取他人意见或劝告,拒绝换角度思考问题。 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3.在职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1)对学生逐渐失去耐心和爱心,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教学模式单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

(2)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降低,认为学生是“朽木”,怎么教也没有提高。家长不懂得如何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学生成长,难以沟通。从而失去希望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成长。

(3)厌恶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学重复工作失去热情,试图离开岗位,另觅职业。 害怕或者避免参与竞争,对工作产生本能的抗拒、厌倦,感到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的影响很严重,而且对学生的身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消除教师职业倦怠越来越重要。

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期望过高。在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自子女接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相应地对教师的期望也就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当学校和教师没有能够实现社会的期望,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指责的目光投向教师,认为教师无能或失职,教师的压力更是倍增。

2.学校因素

(1)评价机制不合理。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成为我国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分数、升学率依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升学率”的阴影时时刻刻笼罩在他们的头上,久而久之,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倦怠心理逐渐产生。

(2)教育对象因素。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思想、独特的个性,而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中。尽管教师总是竭尽全力使学生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但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不是教师能够控制的。许多教师的共同感慨,教师疲惫不堪。

3.职业因素

(1)工作性质特点。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一点是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其他职业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外,一般都不再从事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但教师除了在上班时间要进行紧张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在下班后才有时间去做,如查阅参考资料、陪优补差、家访、对学生的个别教育等等。

(2)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混淆。由于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就容易产生角色冲突或角色混淆。在工作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有时又是家长的代理人;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角色,而且随着学校功能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重化,而这些角色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教师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疲惫。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1)合理的社会期望。长期过高的社会期望是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社会应该认识到教师和每一个普通人都是一样的,他的能力是有限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育效果是多方面的,有的教育效果很长时间才会体现,不能急于求成。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增强教师的信心。

(2)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加强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的社会期待,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让教师认识到自我价值,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热情。

2.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1)改革教师及教学管理体制。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改革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体制,建立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教学评价机制。以发展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

(2)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友好、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进而减轻工作压力。

3.教师自我努力

(1)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乐于与人交往,广交朋友。这样在抑郁、焦虑的时候,可以向好朋友寻求帮助,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减轻释放压力,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2)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拥有坚定的信念可以使教师勇于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各种压力,积极地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第二,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取长补短,肯定自己,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理性的分析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压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掌握一些有效的减压的方法,及时的疏导压力,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