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业态的转型与发展

2018-03-28 08:52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业态传统媒体媒介

一、编辑业态的发展历程

对编辑业而言,其工作任务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不断更新演变的媒介环境,编辑行业也不断的经历着革新与完善。因此,倘若要分析未来编辑业态走向的可能性,首先应沿着历史的轨迹从以往编辑业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不同的媒介环境并分析其特点。

(一)媒介形态演变下的编辑业态

自互联网兴起之后,媒介的性质便被划分为包含着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两种形式,当然,今日的新媒体也仅仅是相对于当下时代而言的。

在传统媒体下的编辑业态中,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就其任务和工作性质来看相差不大,尤其是在大众传播的范围中,媒体是内容的生产商和传播主体,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力。

首先是诞生于工业背景之下的报纸,报纸的诞生最先从技术上改变了编辑环境,印刷技术大大便利了新闻内容的生产速度和提高了新闻的时效功能,报纸自560多年前诞生至今对编辑业而言也是一段从技术创新到内容创新的更迭历程。其次是在电子革命中应运而生的广播和电视,相对报纸时代的技术而言,广播和电视时代的内容编辑技术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正是因为电子技术的传播便利性带大众走入了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这个媒介环境中,对于编辑业而言既具有了更形象的内容展现手段,却也同时面临着从报纸时期单纯的文字要求向更丰富的技术要求转变的挑战。从文字到音频到影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业态逐渐具备规模和专业性。

互联网的出现无论是对媒介环境还是对编辑业态都是一次巨大的革新,深刻影响了传统的信息编辑和传播方式。其中最显著的一点便是话语权的转让,互联网伸出的触角将世界各地的网民连接了起来,人人都拥有了可自我支配的话语表达权,且拥有了随时随地可以表达的机会和途径,媒介环境变成了信息爆炸的环境。这样的情形对编辑业而言,它们之前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做具备的充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逐渐的边缘化,这对传统编辑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连接效应,编辑业态的新的范围概念也开始扩大。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环境中编辑业态的共同特点

编辑行业的诞生基于新闻基于媒体行业,而编辑行业的发展应当寄托于编辑行业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敏锐性,更具象一些来讲应当是对编辑内容的选择和对受众的尊重。

1.不变的“内容为王”

从“新闻”诞生之初其意义就是在于向广大群众传递具有价值的讯息。因此,无论是处于哪种意义的媒介形态中,对于编辑行业而言一定是要选择对受众有意义的信息发布出去的。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可能在于在传统媒体中,特别是在报纸为主力的时代中,编辑必须具备过硬的文字写作能力。而在传统媒体中的广播和电视的行业要求中,对于编辑的要求可能更多的在于拍摄和剪辑技术的熟练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将最有价值的新闻展现给他们的观众。

而对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而言,在这个媒介环境中对于编辑的要求似乎更加的全面和具体,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采编能力,而且在信息爆炸和技术先进的时代中,编辑要具备更加敏锐信息捕捉能力,除了要选择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之外,还要同时向受众传达出其应该知道的内容。因此,“内容为王”不止意味着趣味性,更加意味着必要性。

2.尊重受众

受众的存在就像是新闻编辑的指向标,在传统媒体中受众对媒体的依赖程度很高,议程设置的权力是掌握在新闻编辑的手中的,新闻编辑拥有绝对充沛时间和精力来培养自己的受众。但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同样拥有了媒介权和话语权,这虽然是对以往编辑业态分工的一种颠覆性改变,但也同样是一种改变编辑行业工作节奏的机遇。受众和编辑之间有了更直接的双向交流机会,在借助互联网的推动效应下,新闻编辑更容易了解到受众的兴趣取向,基于这一点,便可以准确地发扬各家媒介特长,培养更忠实的受众群体。

二、未来编辑业态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现今发展势头仍处于迅猛的阶段,且愈加有技术更全面范围更扩散的趋势。鉴于互联网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特性,未来的媒介形态应当根植于互联网环境中,所以,未来的编辑行业也仍将基于互联网媒体当中。因此,本部分将主要用来分析影响未来编辑行业的主要因素,以及对于未来的编辑行业而言,应当更加着重注意发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一)影响未来编辑业态的因素

在未来的编辑行业中仍将是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考量,但在技术考量的出发点在于人。因此,未来编辑业态的影响因素既在于技术的研发也在于人性的研究。

1.对人性的深度把握

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是一种具有浓厚主观色彩的选择,而在当下乃至将来信息量持续增长甚至持续爆炸的媒介环境中,受众主观性的信息选择行动会更直接更不假思索,面对巨大的讯息量,优先关注或者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是人性里的一种本能的选择行为。

因此,在未来的编辑行业中不应该是简单的信息机械创作,同样也不应该由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受众群体而进行是大规模地信息复制传播工作。反而,越是在复杂且庞大的受众群体面前便更要从人性和心理的角度出发做有温度的讯息发布。

2.对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

正如前文所说,互联网时代是技术碰撞的时代,互联网在技术层面创造了一个将人人连入其中的大环境,这正是为编辑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又快又广的传播新闻内容的平台。因此,掌握好先进的技术是编辑行业在当下媒介环境中发展的机遇。

以线下推广较广的大数字技术为例,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专业的工作方式,编辑部通过运用大数字技术可以将最真实、最贴切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数据虽是客观的,但数据可能也是没有温度的一种体现,纯碎的数据结果也是最容易引发受众质疑的导火索,因此,编辑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除了分析数据结果之外,同样重要的是要将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过程透明化。由此可得,对先进技术的运用不仅仅停留在技术使用的表层,专业的编辑团队还应当掌握从技术层面走入发掘技术运用价值的层面当中去,将技术作为一种积极的能量真正融入编辑当中,融入到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当中。

(二)未来编辑业态应当具备的素养

新闻编辑行业作为一个极具敏锐性的职业,理应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在新兴事物发展成普遍事物之前,新闻编辑应该率先嗅到其发展趋势,并率先做出改变策略。因此,在未来的编辑行业中,新闻编辑应当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1.合理使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也将是今后各行各业持续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的热度既不会消退,还会被广泛运用。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被运用到新闻编辑当中了,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业内人士对人工智能进入编辑行业持有反对的意见,认为机器人写稿是一种没有温度的稿件。虽然机器人写稿是后台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它代表的科技发展在新闻编辑中的突破,特别是在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是大势所趋的环境中,新闻编辑更应当勇于合理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人工智能的优势来高效率的整合信息数据,在科技的加持之下实现编辑行业的新的突破。

2.运用心理学完善受众细分

如同“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一般,在媒体环境中,受众就是新闻编辑的上帝。高速运转的互联网社会中,受众环境难以把控,培养受众对某一媒体的稳定性与粘合性相比起传统媒体时期要困难得多,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信任危机。因此,新闻编辑应当有率先觉醒的意识,未来的互联网之争不再仅仅局限于媒体与媒体,还有可能是媒体与受众,特别是当受众也可以转化成一个独立的自媒体人时。所以,基于这样的行业现实,新闻编辑应尝试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对受众行为的解剖来分析受众阅读习惯和选择倾向,从而拉近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建立内在的心理依赖感与信任感。

[1]杨保军,张成良.论新兴媒介形态的演进规律[J].编辑之友,2016(8):5-11.

[2]肖娜,弓力成.谈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的转型与坚守[J].编辑之友,2017(4):72-75.

[3]陶侃.“互联网 +”编辑:核心素养与智慧型再构— —基于编辑业态泛在化的视角[J].2016.32(3):56-60.

猜你喜欢
业态传统媒体媒介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