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批判

2018-03-28 10:44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立论污名言行

张 健

批判是对错误思想、言行等进行批驳否定。批判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在当下同质化思维泛滥,趋同、从众成为时尚的今天,这种品质更显可贵和重要。批判是一种敢于说“不”的精神,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就是持中内敛、温良恭让,讲究一团和气、你好我好,让他批判别人,说“不”呛怼,和别人过不去,似乎有违“恕”道,不合适宜。所以批判是需要点“冒犯”的勇气和说“不”的精神的。批判是事物的否定之否定,以推动其发展的超越创新的动力。批判意味着否定,锋芒所指、矛头所向是错误的言行、观点,以求匡谬正误、辨明真理。因而批判具有澄明认知、去除遮蔽,捍卫和发展真理的功能,是推动思想进步、认识升华和理念超越的手段和动力。批判的要领有四。

一、批判要先“判”后“批”。批判的前提首先是“判”,判,即区别、分辨、断定,它是以判断为基础的。判断是对事物的一种认知或辨识。逻辑学上强调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关系到思想的形成,认知的成型和观点的确立,是展开批判的核心命意和立论根基。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在给2017年入校新生讲话时说:“你们最终的目标是拥有自己的判断力,追逐真理,而不是人云亦云。”这就是强调判断力的重要,因为没有“判”,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莫辨,你批什么?怎么批?依据什么批?都将无所凭恃、虚悬无着。换言之,你要批判某一事物,总要先对其正误、对错、优劣、好坏等有所断定,对其危害、弊端、荒谬有所了解,然后,才能谈得上批判。没有“判”就谈不上批。有了“判”的基础,“批”就有了对象和目标,就解决了“批什么”的问题。就为“批”做好了铺垫准备。但“怎么批”,还是很有讲究。

二、批判要立论周延。批判别人的思想观点,首先要形成与之相对的自己的见解、创意和立论。立论周延,即你批驳别人的立论观点要站得住、立得稳,经得住推敲和别人的反批判。写批判文章心里要有“假想敌”,提前预判和考虑别人的反批判,堵塞思维漏洞,立论罅隙。用“八面受敌法”(苏轼)挑战自我,看是否应付得了各种驳诘,检验自己观点和立论的严谨性、周密性。如果自己批判别人的观点都站不住脚,四处跑风漏气,就只能授人以柄,贻笑大方,自取其辱。

三、批判要批驳充分。批驳充分是指说理透辟,批驳全面,使自己的观点具有难以撼动的冲击力、说服力。做到这一点,一要抓住错误言行的本质,鞭辟入里,直击其要害死穴。如我写《为职业教育“污名化”正名》指出,污名化不是职业教育本身造成的,而是错误归因导致的。即职业教育被污名为“末流教育”、“学渣教育”,并非职业教育之过,而是9年或12年失败的基础教育造成的,是他们把自己没有教好的他们称之为“学渣”的学生输送给职业教育,把危机转嫁给职业教育,然后又来抹黑、嫁祸、污名化职业教育,这样的行为是令人不耻的。二要将批驳的观点系统化、结构化,形成多元支撑、多角度批判。

四、批判要破立结合。批判是“破”,但破不是目的,“立”才是批判的根本性指向、目标性建构。所以,批判光“破”不行,还要“立”。破和立是有机统一的,没有“破”就无法“立”和重建,而没有“立”,就不可能“破”得彻底、“破”得信服。破立结合,一要破立并行,以立为主。“立”是从行文一开始就伴随着破而形成的一种贯穿始终的整体构想。如果你在“破”的同时,没有一套自己意欲确立的东西,好比只有破坏性强拆,而没有重建性蓝图,留给人们一片思想的废墟,这样的批判有意义、有价值吗?只有在“破”的同时,“立”起自己建设性、创新性的思想观点,才是高明的、智慧的、彻底的批判。二是破立结合还因为“立”是“破”的根本理由和依据,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批判的品质和质量。如你要“立”职业教育的“做中学”,就必须从破学科教育的“坐中学”入手,只有将基于知识覆盖型、事实记忆型,与职业教育学习完全错位的、去职业化的“坐中学”破掉,才能真正“立”起基于工作情境的以做为主、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做中学”的应然方式。这样为着“立”而“破”的思考、分析、论证,才是彻底的、颠覆式的批判,才是批判的真谛。

猜你喜欢
立论污名言行
撷词为核,精准定心
——高考议论文写作中精准立论的思维策略探究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语录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污名的道德解析
胡永盛教授从脾胃立论辨治疑难杂症
横看成岭侧成峰——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