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文化内涵提升(笔谈)

2018-03-28 14:30张乐天陈廷柱王洪才王晓阳刘德华王万山陈社英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系学科大学

张乐天,陈廷柱,王洪才,王晓阳,刘德华,王万山,陈社英

张乐天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教中心南京基地常务副主任)

陈廷柱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洪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晓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德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万山

(九江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社英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佩斯大学原学术副校务长、终身教授)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三种视野与综合抉择

张乐天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教中心南京基地常务副主任)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地方高校占有极大的比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的发展内含着学科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部署已成为一种切实的行动。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就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视野和抉择问题谈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三种视野

推进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如何认识和看待学科建设的问题相联系。这涉及学科视野,即从怎样的空间范围和认识视域来看待学科建设。笔者认为,看待今日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可能具有三种视野。

(一)全球化视野

从全球化视野看待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是由这个时代的宏观背景、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全球化蕴含着全球经济的崛起,全球治理结构的出现以及文化在全球的扩散与交融。全球化的重心是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的加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这一切展示出经济全球化的新景观与新特点。经济全球化对全球教育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自然也蕴含着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刻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人的作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它无法离开教育的发展,甚至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一个不断推进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它对教育的发展,尤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我国之所以要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不只是为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其根本目的乃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高瞻远瞩,认清全球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并与之相适应,这样才会使学科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和生命力。为此,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襟怀。

(二)国家视野

国家视野是指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服务于国家发展为根本使命。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学科建设的国家视野自然会得到高度认同,并且也会普遍持有,但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秉持怎样的国家视野?对此,我们需要对现在及未来较长时期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方略等有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制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宣示了新的发展愿景。这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如何秉持国家视野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需要服务于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发展理念也引领着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同时也要求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需要。这为新时代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展示出多维而开阔的国家视野,也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有着多重的历史担当。

(三)地方视野

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决定了其学科建设必须具有明确的地方视野,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地方建设服务。国家的发展奠基于地方的发展,要在努力缩小地方发展差距的同时,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地方的发展,需要教育先行。地方高校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发挥着人才支撑的作用,同时也发挥着引领作用。这样,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在通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放宽视野,准确定位。中国地域辽阔,全国各地的发展既有一定的相同性或同质性,也有一定的相异性,而这种相异性,则往往会构成地方发展的特色。同时,不同的地方发展特色,又构成国家发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由此,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或特点,从而形成学科发展的特色。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有重点有特色地推进,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三种视野的融合

对于学科建设而言,这三种视野需要实现有机融合。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全球化视野、国家视野和地方视野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整合式地对学科建设起着指示和引领的作用。

学科建设的视野融合,首先是缘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当代发展,鲜明地体现了放眼全球和着眼中国的紧密结合。例如,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便充分反映出全球化视野与国家视野的高度融合。正是放眼全球,我们看到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现状,由此反观自身,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进而认识到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正是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置于全球化背景中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视野融合,自然是指地方视野、国家视野和全球化视野的融合。这种融合的基本意涵是:考虑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既需要有地方意识、地方眼光、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需要从国家的视野出发,有着对于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同时还需要有全球化视野,从而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顺应世界潮流,甚至指向世界先进水平。这三种视野的融合,其所具有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是:今日我们所讲的地方发展,本身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国家发展是无数个地方发展的总和。离开了地方发展,何谈国家发展?这样地方发展与国家发展便具有视野的融合与统一。当然,地方发展绝不是地方各自为政或自行其是的发展。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需要有对地方发展的统筹规划与要求。站在地方发展的角度,需要在服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地方的自主发展。从另一种维度看,今日的地方发展,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立足于全球化背景的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无疑带来深刻的影响。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既迎来机遇,也面临挑战。全国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城镇化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等等,无一不与经济全球化息息相关。当前的地方发展既需要着眼于地方,同时也需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地方发展需要融注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因此,地方发展其实已体现了地方视野、国家视野和全球化视野的融合。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三种视野的融合,为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实质上是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既要具有浓郁的地方情怀,也需要具有强烈的国家情怀,同时还要具有高远的全球情怀;既需要立足地方,又需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由此彰显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抉择

对于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学校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如何研制学科建设规划,如何制定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这包括如何确立学科建设的条件与要求,如何配置学科建设资源,如何遴选重点建设学科,如何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等。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便涉及院校抉择。对学科建设进行抉择,显然是院校最重要的抉择。这种抉择无疑需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具有前瞻性。

院校抉择本身是一种政策性话题。从教育政策学角度看,政策抉择可以有3种模式:一是理性抉择模式;二是渐进抉择模式;三是综合抉择模式。理性抉择模式是指决策者根据完备的信息,客观地分析判断,针对许多备选方案进行评估,排定优劣顺序,经过冷静的比较分析之后,选择最佳方案。渐进抉择模式认为,政策抉择应以既有的合法政策为基础,它通过把新的政策方案同现行的相关政策作比较,然后决定哪些现行政策需要修改或需要增加新的政策内容。综合抉择模式是为了扬理性模式与渐进模式之长,避两者之短而构建的一种抉择模式。综合抉择模式一方面注意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教育政策问题信息,认真比较各种政策方案的异同与优劣,并对政策实施后果进行评判;另一方面又注意关注新的政策方案与现行政策的联系,尽可能避免政策的“断裂”,从而使新抉择的政策方案具有可能顺利实施的现实基础。

对于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应用综合模式进行抉择也许更为可取和必要。由于地方高校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影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因素复杂多样,而学科建设所内含的要素或涉及的问题也多种多样,只有对复杂多样的要素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才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抉择。

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抉择,需要注意3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植根于学科发展的历史中。学科历史的形成与存在总有其合理性,学科发展的现实状况也必然与其历史紧密相连。在某种程度上,一种越是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学科,也越具有继续发展的良好条件。然而,学科建设的根本指向乃是着眼现在,面向未来,一切均在变化中。正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要求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因此,这也蕴含着需要学科建设的创新。这种创新,一方面要适应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对传统学科变革与改造的需要,而这两者需要有机结合。因此,当前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学科建设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和未来需要,以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二)正确处理重点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本身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特征。一般而言,高校学科建设一般涵盖六大方面,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每一大的方面又可分为若干小的方面。学科建设因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学科建设难免有重点建设学科与一般建设学科之分。在某种程度上,学科建设过程也内含着遴选重点学科的过程。这就需要对现有各学科的资源与条件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同时也要对学科发展的前景予以考量,在此基础上,确立学校的优势学科或重点建设学科。另一方面,在建设任一具体学科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与任务进行综合分析,既要关注各项内容与任务的关联性,也要关注重点性。比如,在高校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应该是首要的任务,对此需要有正确的把握与对待。

(三)正确处理学科类别变革与发展的问题

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其当然使命。全国数以千计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若都能很好地担负起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当是中国高等教育之幸,也是国家之幸。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地方发展有着新的要求与特点,由此,地方高校对地方发展的服务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当前的地方发展,在国家的统一要求下,已具有“五位一体”的发展特征。这就使地方的发展内在地包含地方现代经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地方“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有着新的更具有丰富性和现代性的使命担当。这样,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从服务地方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深入进行学科类别或专业的变革与创新,以使学科建设与地方“五位一体”的发展相适应。

进入后学系时代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

陈廷柱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经验的角度来讲,地方高校的建设要解决“五对”问题:第一是“对位”。现在地方对大学的发展都有分类,高校的任务首先要明确在这个分类里面大概处于何种位置。第二是“对标”。即根据地方对高校的需求来规划要建设的学科,高校有多少个学科,要达到什么水准,都有目标要求,所以高校的学科规划要对应地方的整体目标。第三是“对接”。高校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优势特色资源对接。第四是“对手”。高校要进行学科建设,要超越别人,就要了解对手是谁,要么超过对手,要么和对手错位发展。第五是“对冲”。学科建设中要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重点学科要重点发展,一般学科也不可忽视。“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但任何高校都不能完全按照政策导向来建设,否则学校内的很多学科就会衰落。所以,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解决这“五对”问题。

一、院系组织发展的五个时代

从历史的角度看,院系设立制度与学科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院系是学科发展的主要舞台。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各个国家的院系组织发展经历了很多时代,大致可以概括为学部时代、寄宿制学院时代、讲座时代、学系时代和后学系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它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和局限。

首先是学部时代,大学诞生100多年之后,大学里有些教师教授的科目比较接近,因此,基于有共同的特定教学内容,在兴趣、利益、观念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亲和性,这些教师之间形成了更加稳定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后来中世纪大学的文法神医4个学部。但是,学部后来很快被寄宿制学院所取代,现在看来,从学科专业分化的角度来讲,寄宿制学院时代应该是高等教育时代的倒退。但是它能取代学部时代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因为在中世纪大学诞生初期,教学条件简陋,为教师提供的房子条件极为有限,被称为Scholar,学生也需要自行解决食宿问题。但到14世纪后出现了基金所捐赠的大型College,College的食宿条件、教育教学设施包括资料等情况比教师租的房子要好,然后慢慢就发展成了学社,最后转型为一种教育机构。到15世纪,“这个革命就宣告完成”,从此College成为巴黎大学里最核心的组织,大学不再是传统文法神医4个学部,而是各个寄宿制学院。第三个时代是讲座时代。讲座的称谓源自何时及何故尚不清楚,但中世纪大学中以教授为核心所形成的师徒组织,其结构和特点与后来各个国家高校中盛行的讲座组织较为类似。实际上,讲座可以归结为德国18世纪“新大学”运动的产物。德国18世纪的“新大学”运动使哲学院成为大学的核心组织,并确立了“经由学术达到教化”的办学理念。习明纳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备受重视,并逐渐演变为各个知识分支和一种教学与研究组织,即讲座。讲座制的盛行为19世纪德国的大学赢得了良好声誉和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地位,世界各国大学竞相效仿德国,讲座也一度成为世界各国高校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第四个时代是学系时代。当讲座制为德国大学带来世界声誉时,美国开始创建了学系组织,18世纪60年代开始,学系已成为标识教师身份的管理工具,并用来指称大学的基层组织单元。到19世纪20年代,以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院校开启了学系组织化的初步探索。1890—1910年,美国大学普遍建立学系组织,学系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学系制度得以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正式确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已转移至美国,高校内部设立学系或者是类似于学系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始成为世界各国优先考虑的改革举措,其中,也包括像德国一样开创讲座的一些国家,纷纷开始采取美国的学系组织形式,所以当今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或者高等教育的体制主要是学系制度的高等教育体系。对于当前来说,则可以说是进入了第五个时代,即后学系时代。伯顿·克拉克认为:“高等学校里的底层结构(即以学科为主的层次)基本上是朝着分化和松散型结构变化,每一个领域都有它自己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动力,每一个领域都是一种自治的事业,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块以组织为形式的地盘要保存,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知识疆界、分析步骤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大学里的底层结构有各自的知识疆界和利益,也意味着学系最终也会走向分化,走向割据的状态。实际上,走向轴心时代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满足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问题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促成了多学科、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兴起,类学系组织由此广泛建立。可以说,二战以后,各国的院系组织发展相继步入后学系时代。

二、五代院系组织模式对学科发展的贡献与局限

以上是世界范围内院系组织发展模式的大概进程,认清这一进程对理解我国当前的院系设置和院系制度会有很大帮助。接下来,将进一步分析这些院系组织模式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和局限。事实上,每一代院系组织模式对学科的发展贡献和局限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学部时代,开启了“学科”分化的进程,但又严格限定了“学科”的等级与结构。比如,18世纪以后专业分化是从中世纪大学开始,但学部时代又严格限定了文法神医这4个学部学科的等级和结构,最高的是神学,最低的是人文学部,尽管神学、医学和法学都高于人文学部,但中世纪大学的人文学部非常有特点,而且这个特点为大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以前没有被关注到的。在涂尔干看来,人文学部尽管地位比较低,但是它并没有沦为无足轻重的一个学部。在巴黎大学,人文学部实际上承载了整个巴黎大学。康德也说,中世纪大学分成4个学部的主要原因是4个学部所传授的知识对社会的有用性不一样,在一个大学里必须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即必须要有哲学系科。对于3个高等系科来说,它的作用在于可以控制它们,并且因此而对它们有用,因为一切都取决于真理。人们或许认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不过总是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她究竟是举着火炬走在这位尊贵夫人的前面,还是提着她的拖裙跟在后面。在康德看来,人文学部地位尽管很低,但她是举着火炬走在尊贵夫人的前面,而不是提着裙子跟在她后面。

第二个寄宿制学院时代,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冰河期,长期维持着中世纪大学诞生初期的文法神医四部结构。如果要说对学科发展的贡献,作为物质基础的校舍校产情况肯定有明显改善,也设置过一定数量的教授职位。教授职位的设立可以看作是学科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对提升学科的质量非常有帮助。寄宿制的学院是各自独立的,尽管隶属于某所大学,但事实上都是各个小型的大学,加上教学与考试、学位授权分离,且受到宗教势力的影响较深,学科分化进程严重受阻。所以,现在很多学校想实行双院制,我是坚决反对的。双院制不管怎么做也超不过专业学科性的学院。

第三个时代是讲座时代。它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欧洲高等教育全面转型的时期,它对学科发展的贡献除了形成讲座组织形式外,还伴随着研究职能的确立和哲学院核心地位的确立,对现代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究其原因,讲座组织赋予讲座教授垄断所在讲座大小事务与一切资源的权力,这样一种组织模式为讲座教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迫使那些把学术作为志业的同行不得不创立新的讲座,而一个新讲座的创立往往就是一个学科的诞生,再加上德国当时进入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院系组织模式,就决定了学科得以日新月异地发展,到19世纪后半叶,现代学科体系基本成型。

第四个时代是学系时代。学系制开创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是比讲座制更好的一种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来讲,学系组织的学科跨度和容量较大,学者的地位也比较平等,也有中间层级的学院作为协调机构和缓冲装置,特别有利于学术共同体建设,对拓展学科发展的领地和提升学科发展的高度贡献卓著,同时,由于学系组织由教师群体共同治理,人际关系更为平等与民主,更易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活力和容纳更多相关相近的学科领域。但问题是,学系也容易演化为特定的利益单元,不利于更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资源共享。

第五个时代是后学系时代。它是超越学系利益格局,促进学科跨学系交叉、资源跨学系共享、任务跨学系安排的时代。后学系时代和学科建设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它的贡献表现在:(1)催生了大量以项目、任务、问题为导向的类学系组织,跨学科领域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2)淡化了学科发展的知识逻辑,满足特定社会需求开始成为划分学科的重要基准;(3)学科发展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边界越来越模糊,目标任务越来越多元化。当然,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如功利色彩较浓,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也很难改变学者对学科归属感的内在诉求以及学系组织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

三、我国高校的院系组织模式:特点与问题

我国高校的院系组织模式是一种“中国式学院”,把我国的院系组织和欧美国家作对比后发现,两者是无法比较的,学院数量过多只是我国高校院系设置存在问题的表象。我国高校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校系两级管理结构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绝大部分高校所设的多数学院,事实上只相当于国外高校的学系,而众多高校下设的办学基本单位确实又名为学院,故提出“中国式学院”。

“中国式学院”既不是讲座制,也不是学系制,它的组织模式特点有几个方面:一是底层化的组织使命。它实际上承担的使命和国外发展的学系是一样的,直接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具体职责,是基层性质的基本教学科研单位。二是行政化的角色安排。行政化对院系调整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高校下设的学院是相当于正处级单位一级行政组织,院长、副院长由学校任命,是组织部管辖的干部,并享有相应的岗位待遇,但学院下设的办公室,如系主任则没有行政级别,因此这一行政结构如何处理是个难题。第三是有功利化的设置基准。学院设置原则上应以满足学科专业整分结合需要为基准,充其量还可考虑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特殊战略的需要。我国高校设置基准功利化则表现在:办学实力最强的学系率先升格为学院,地位特殊的个人可以左右学院的设立,学科跨度较大的学院多由弱势学科组成,为争取特殊政策和经费支持而设立学院,为提高学校声誉针对特殊学生设立学院。第四是小型化的学科跨度。研究发现:30所世界著名高校平均设立9.7个学院,81.0%的学院按学科门类设置,3.4%的学院按学科群设置,按一级学科设置的学院的比例为11.4%。第五是单位化的办学行为明显。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学院是学校作为单位组织向下延伸的结果,其学科专业特点常常被漠视,学院首先是学校控制师生员工与学科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2)学院中普遍设立党组织,履行政治核心功能,并参与学院重大问题的决策。(3)学院都被组织到国家的行政等级制度中,获得一个相应的行政等级位置。(4)学院逐渐取代学校成为教职工福利的主要承担者,学院更加依赖情感的力量,并倾向于营造一种家庭的氛围。(5)学院拥有自己的地盘,奉行利益最大化原则,对师生员工流动与资源共享多持消极态度。

我国高校的院系组织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院系数量较多,权力与资源难以下放,院系自主进行学科建设的能力与实力不足。(2)院系跨度较小,学科交叉空间有限,一级学科跨越多个院系的情况较为常见,整合难度较大。(3)院系责任较大,各管各的,学科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往就是填填表格这些事情。(4)缺少中间层级,不利于资源与权力进行结构化配置,即便是讲座制高等教育系统,也有其中间结构。尽管学院现在是我国高校的核心组织,但也谈不上是学院制,也许称之为单位制更合适,所以我国高校现行的院系组织模式是一种以学院为基本组织的单位制。

四、指向学科发展的我国高校院系组织模式创新

面向学科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组织模式该如何创新?我认为应继续坚持“中国式学院变革的两种基本走向”。这两种基本走向分别是:一是保留学院的名字,增设学部,实行“学校—学部—学院—学系”的四级建制,四级管理组织模式;二是改学院为学系,撤销原学系建制,组建学科跨度更大的新学院,实行“学校—学院—学系”三级建制,三级管理组织模式。当然任何一项改革必然会触动很多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做起来非常之艰难,但是我依然认为应该继续坚持这样的走向,至于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要视不同学校的情况而定,但设置学院与学系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学科发展提供结构化的组织保障。在设置学院与学系时要注重结构化,包括权力结构化、资源结构化和任务结构化,必须有结构化的保障才能够促进高校其他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当学科建设进入后学系时代以后,更是如此。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重在培育教学和科研融合机制

王洪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高校自身都对提升学科建设和文化内涵予以高度关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又该如何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学科建设中可能会遇到何种问题和困境?如何能够促进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其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就是正确定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教学与科研不宜分离,应该紧密结合。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假设是基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方方面面的考虑。因为研究型大学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开展非常自由的研究,另外它确实担负着科研的使命,所以教学和科研有一定的分离是合理的。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办学目标比较集中,即要做好教学,培育好人才。所以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应是统一融合的。基于以上假设,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作了如下思考:

一、什么是学科建设

(一)学科

如果对学科概念认识不清,就很难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因此要先明确学科的概念。学科是有独立研究对象和独立价值追求的知识体系。现在学术界争论比较多的是学科和领域之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争论,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科的边际模糊,特有的研究方法缺失,加之缺少自己的话语体系,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学科。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应该保持研究对象的相对独立,有独立的价值追求,这与文化内涵建设也密切相关。一个学科能否建设成功,关键要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学科建设绝对不是技术上达到某一个环节就可以,而是靠积累的过程实现的。学科建设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相对独立的价值追求,才能有稳定的发展机制。大学是在多个学科组合、学科之间相互作用下构成的学术共同体。大学内的学科活动最基本的表现是教师对知识的探究与传播过程。

(二)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需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基础:第一,学科建设是有目的地发展知识体系的活动。学科建设发展目的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发展目的必须基于自己的环境状况,特别是基于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现实基础。第二,学科建设需要以对知识探究有兴趣的学者为基础。把对知识探究有兴趣的学者组合在一起才可能开展学科建设。第三,学科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如资金、设备和场地。在今天,特别是在比拼“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虽然有些急功近利,但在情急之下,却是大家普遍的选择,好像没有学校能够逃出这个环节。实际上,这也是大学发展初级阶段一个必然的表现,这个阶段是绕不过去的。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高校才会冷静地思考究竟该如何合理地投资和合理地布局,所以学科建设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就很难建设成功。资金投入不仅要建场地、建设备,更主要是吸引人才。没有资金支持,人才就很难被吸引过来。

(三)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建设规划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和一定期限内的发展目标。学科规划要跟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结合在一起。如果脱离了特定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可能就是盲目的。此外,高校还要与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特别是与当前的管理体制结合起来,不能超越管理体制的限制。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色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学科建设应遵循3个原则:

(一)地方性

地方高校必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和使命。因为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的重要投资人,而且是第一位的投资人,如果地方政府觉得某所高校不重要,那么地方政府就不会去依靠这所高校,也就不会再支持这所高校的发展。地方政府的支持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发展的空间。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发展迅猛,这与地方支持力度有直接关系。当然,地方的经济实力越强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就越大,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应用性

应用性是指地方高校的学科定位不能太过于追求国际排名、国家排名。提高排名确实对高校升格发展有用,但是无益于高校自身的内涵提升,即使短期内有一定提升但也难以持久。地方高校做应用性研究,才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让地方政府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地方高校理应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三)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

一方面,地方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从现有情况看,不论是培养高精尖的理论人才,还是培养基础研究型人才,地方高校均力所不及,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等的互动比较紧密,地方政府非常需要高校提供优秀的科研成果。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撑,需要科研成果,而高校恰恰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研成果提供者。

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忌讳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当避免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一)地方高校不能脱离地方发展需求

如果地方高校脱离了地方发展需要,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脱离了地方政府支持,这样地方高校很难发展。因此,地方高校要想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就必须紧扣地方发展需要。

(二)学科建设规划缺乏可持续性

很多地方高校都会把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得非常宏大,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常常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而难以持续。在学科建设上盲目攀比,追求高大全等,这是很多地方高校在发展中都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科建设需要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所以,地方高校在做学科建设规划时,必须充分评估自身基础条件,分析自身的优劣势,紧密地把握时代发展脉动,与时代共振,这样才能保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科研与教学工作分离

教学与科研分离是当前各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通病。如各高校制定的教师科研考核、职务晋升制度等,多是注重论文发表。但事实上,应用性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学术论文相对困难,所以从事应用性研究的老师容易在职称晋升上受阻。这已经变成不仅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更是中国所有高校都面临的问题。过于强调科研论文,特别是学术论文,导致对应用性研究重视不足,这是必须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同样,如果不重视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就很难有保证。因此,学科建设必须是教学和科研并重,必须让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四、如何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既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需要融合发展,那么地方高校应该如何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呢?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建立地方参与高校学科建设的机制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形成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同样,在学科建设上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参与机制。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高校重要的投资人,如果地方政府不知道高校在干什么,地方政府投资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所以地方政府应在学科建设中有建议权。同时,社会各界代表在高校学科建设上应该有知情权,高校应自觉建立学科建设的决策咨询机制。

(二)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共享科研平台

当前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更多地是一种单向式的合作,往往是基于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少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开展。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做好科研规划。科研规划非常重要,是学科建设的龙头。同时,相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在科研规划中一定要把应用性研究作为重点,因为这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方向。相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更关注应用性研究,所以建设共享科研平台时应用性是一个必须要把握的基本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建立一个双向的、双方的、共赢的机制,建立一个共享的利益保障机制。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存在一个软肋,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科型人才或理论型人才,应用实践能力不足。教师具有实践经验是保证应用型教学与科研的基础。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要建立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制。教师定期到企业去了解企业的需要,在了解企业需求的过程中才容易发现新的科研课题。但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怎么来建立这个机制,这就要涉及高校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问题,否则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制度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地方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

五、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展望

(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能够激发强大的创造力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对教师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核,能够让教师感受到现实的科研需要。不论是从学生的感受而言,还是教师自身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都证明,真正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非常枯燥的,只有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才能感受到学术的价值。教师定期到企业去锻炼,会让教师更能发现自己的创造潜力,对教师成长发展更为有利。同时,教师的实践经验也能够给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动力。

(二)与企业合作研发为高校科研注入不竭动能

高校与企业合作有助于高校了解企业的发展需要,从而建立应答社会需求的机制。过去的知识生产主要是在大学内部,到知识生产模式2.0之后,需要大学与企业联合起来进行知识生产。当前已经进入知识生产模式3.0,高校必须要与企业紧密结合,才能够使知识生产更具价值。这样也更容易让高校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机制,也更便于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教学之中。同时,科研合作的收益又可以用来支持高校的学科建设走向深入。

(三)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制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于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不到现实的需要,感受不到学习的实用性或应用性,因此也就感受不到知识的价值,所以学生对学习没有动力。另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短板还在于大多数高校缺乏实践实习场地。如果高校能够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就能克服缺乏实践教学场地的短板,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大幅提升。同时,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还能够帮助高校解决就业难题。就业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高校资源未来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高校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高等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地方大学学科文化建设

王晓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等教育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问题。最经典的社会学理论是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一方面,可以用结构功能理论来阐释学科的结构问题,大学的学科,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因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大学内部同样有竞争冲突的问题,所以通过冲突理论来分析这一问题能够为研究提供独特的分析视角。

一、大学学科及其类别

关于学科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从知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从知识分类的角度,知识分化为很多学科,学科主要是作为学术分类或者教学科目;二是从组织形态的角度来看,组织形态的大学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提升学科组织的学术产出能力,建设一流学科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组织,实现一流的学术产出。简言之,知识形态是就知识生产本身发展的角度而言,组织形态的学科建设则主要是指大学内部某一个学科组织院系的学科组织能力的建设。大学学科类别有几种划分标准:一是把学科划分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基础学科一方面为应用学科提供基础,为专业学习提供基础,但就学科建设本身来讲,它是知识导向的,属于传统上认为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纯学术研究,传统学科文史哲、数理化都属于基础学科。而应用学科一般以需求为导向,医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都属于专业学院,是应用学科。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是有区别的,事实上,美国很多综合性大学基本上是由基础学科组成的文理学院。文理学院不仅有基础课教学,还包括硕士、博士培养,因此文理学院被称为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其他的以医、法、商、教育为主的都属于专业学院。二是从文化的角度把学科划分为硬学科和软学科。所谓硬学科是指共识度比较高的学科,对于是非对错,一个概念、一个理论、一个规律等的共识度比较高,理工科都属于硬学科。软学科是指共识度比较低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比如教育学。软学科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不同,问题的不确定性居多。

二、大学学科结构的规律性

大学学科结构的规律性大概有4个主要规律:一是分化性。19世纪后半叶,特别近200年来的学术发展,学科发展越来越分化,且目前出现了跨学科的趋势。学术系科使高校横向结构分化,区分成各种学习、研究领域,提供独特的专业价值。二是稳定性。总体来讲,高校内学科设置名册往往是不变的,即使有所增长,速度也很缓慢,因此学科结构一般是稳定的。当然也有学科的增设、合并、关停或者并转,但一般比较稳定。学科设置的这一特点也是大学保守性的体现之一。三是公平性。公平性是指学系内的教授之间是平等的,越公平就越有利于发挥所有教授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系内公平的程度关系到学系成功与否。学系组织倾向打破以个体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将权力分给许多平等享有正规权力的正教授。四是相关性。指的是某个学系的质量会影响学校声誉,但学校声誉也会影响该学系在国内的声誉,二者之间是双重的相关相互和相互加强的关系。

三、学系内的竞争与冲突

学系内的竞争与冲突非常常见。首先在美国大学学系内的竞争是常态。比如科研经费,任何人若想要得到拨款,都是靠写研究计划书,通过同行竞争来争取科研资助,同行的匿名评审非常公平,因为只有这样,匿名评审后拿出的研究方案、研究计划才可能是最佳的创意,才是新的思想,所以竞争实际上是保障美国高等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制。但竞争也可能带来不利后果,如可能导致道德滑坡、研究生与教师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等。第二种是结构性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之间为争取某种权力、利益产生的冲突,也可能是带头人与一般教授,或者系主任、院系主任与一般教授之间的冲突。一项研究证明,学术系科内的冲突不是因教师个性、工作任务和过程等表面因素引起的争论,而是有其根本的结构因素,即学系内的结构可能存在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第三种冲突表现在工资分化现象严重的学系,教师满意度会比较低。如果高校内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过大,可能会挫伤很多教授的积极性,导致研究成果较少,合作研究的可能性降低。第四种冲突存在于那些承担较重教学任务、课程专业化程度比较低等属于软知识学科的学系,教师之间更有可能在晋升和任期问题上发生争执。因为在这些软学科中对标准的共识度低,很难用显而易见的标准去衡量某位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所以更容易发生争执。

四、资源依赖与权力关系

大学内资源依赖和权力平衡的问题是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总结为锦上添花与马太效应的关系,即学系能否获取外界研究基金,能否与外界签约,决定了其在组织内部预算决策中的命运。那些获取外界资源最多的学系,相应获得的内部支持也最多,就会造成马太效应。实际上,现在我们很多政策导向都存在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有这种情况,在外获得资源越多的学系在学校得到的支持也越多,而一些人文学系如社会、历史、中文等在外获取资源机会较少的学系,得到学校的支持也是最少的,这种现实情况是有问题的。作为共同体的大学,学科之间不能贫富太悬殊,应该合理地处理学系之间日趋增长的资源差距问题。应该重新思考其使命、市场需求、内部资源分配模式,以及何类知识应该采用何种资源分配的模式等。一些人文学系虽然在外获取资源的机会较少,但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作用重大,也应当得到学校的重点支持。同时,这些学系因为在校外获取资源机会少,因此更应该获得学校更多的支持。每一个学系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对这一点有清楚的认识。

五、学科差异的组织意义

学科差异的组织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教授工作的自主性。学系中的教授并不用执行组织等级中名义上的上级指示。相反,他们会发展自己的学术,围绕学科问题形成自己喜欢的合作形式。事实上,这是他们的意图与努力,而不是书面上高等教育宽泛的目的决定了许多学系、学院的真正目标。所以说,美国大学是有组织的混沌,看起来有组织,但是实际上各个院系各行其是,教授也是混沌的状态,这是大学的一个常态,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二是学系处于两大分层体系的交汇处。学系的声望既取决于该学系在所在学科领域的地位,也取决于它所在学科的地位,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声望高的学科,加上高评价的学系,往往会获得更大的自主决策权力。三是学科声望与该学科领域的知识发展水平有关。知识发展水平高,被称为“高范式”,教授们对知识内容观点更加一致,也更愿意与研究生们一起开展学习与研究。如物理学、化学被称为“高范式”学科,相反,社会学、政治学则被称为“低范式”学科。四是那些拥有高度发达知识体系的系科更容易达成共识,对质量高低也容易形成共同看法。例如,在权力与决策机制方面,物理学系的教学决策更多依赖委员会商议达成共识,而社会科学系决策更多依赖系主任与教授协商。所以说,共识能增进行政稳定性。

六、地方高校学科文化建设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对我国地方大学学科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要充分认识大学学科类型的多样性,尊重各学科存在的自身逻辑及大学逻辑。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或是科学价值,或是应用价值,任何一个学科都对大学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的学科建设要尊重学科自身逻辑和大学逻辑,要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各学科按照各自的逻辑发展,把潜力发挥出来,取得更好的发展效果。其次,要充分认识大学学科结构的复杂性。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避免大学学科鸿沟的日渐加深,避免日渐加剧的马太效应的负面后果。这种公平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方面,还体现在对学科贡献的认可方面。只有充分认识不同学科的贡献和价值,才不会挫伤一些学系的积极性,才能鼓励他们主动创造,这对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不能为了“双一流”建设,只重视一流学科,而忽视了一般学科,应当均有兼顾。第三,要充分尊重教授工作自主性规律,避免过多管理主义和过度行政化的影响,要给教授充分自主的研究自由和空间,尊重学术自由。第四,要激活地方大学学科建设的生命力,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努力实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也是2017年国务院发文特别强调的一个内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衡量,如基本使命、领导力、晋升、终身制、招聘、组织结构与投入等多个维度,按照地方对高校建设的参与水平的关联程度来考察,可以把地方参与大学的水平分为低关联度、中等关联度、水平高的关联度和完全整合4个等级。

学科建设新态势下高校教材建设的思考

刘德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缘起:基于问题的研究

研究要思起于疑,高校教材建设应重视指向真实的问题,教材的内容应激活学生思考学科领域问题的能力,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视为教材建设追求的重要目标。教材编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当中应当融入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让学习者在运用教材时学会研究真实的问题,以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今,很多教材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甚至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有阻碍性的作用。在此,笔者以教育学教材为例,说明当前教材编写的现实和问题。有学者提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材有350本之多(截至2014年), 但现在的教育学教材存在诸多问题,如“罐装”了过多的结论性知识,缺少问题意识。教材中的这些结论性知识让学生“读起来文字浅显,听起来道理都懂,学起来没有兴趣,用起来没有价值”,学生阅读教材味同嚼蜡。

二、高校教材的局限性

现在的教育学教材到底有一些什么问题呢?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基础性的知识但缺乏真实问题的展现

在教育学教材中经常让人感到教育学的学科知识与复杂的教育现实之间存在隔阂。教育学教材似乎更注重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备和逻辑结构的严谨,而忽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需求,导致学生学完教育学不知道教育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教材中应该呈现真实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研究中思考。

(二)有现成的结论但缺乏方法论的思考

教材中有很多结论性的观点、原则、规律等知识,但整个教育学教材的体系好像只有教育学者自己在独白,没有讲这些知识的来源,导致学生普遍认为教科书理论性太强,条条框框太多。同时,教育学教师也不愿意按照教材制定自己的教学进度,导致教育学教材没有吸引力。比如,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在教育学教材中出现了,但是基本上没有介绍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这些结论的。

(三)有名家观点的介绍但缺乏原汁原味的“引文”

“引文”的拓展不仅有名家的“引文”,还有一些最原初的资料。比如教育学讲杜威的时候,全部是编者对杜威理论的介绍,杜威原来说了什么话,学生一点都不知道。再比如说,教历史时会讲到“不平等条约”,但学生却从没有看过“不平等条约”的原文。教材中缺乏原初的东西,又怎么去引导学生做研究呢?

(四)有对不同的观点比较但缺乏真正的对话

教材中有不同观点的罗列和比较,但是却缺少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比如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主要是讲要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因此,教材提出一些辩论性的题目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论是很有必要的。

(五)有实践材料对观点的证实或证伪但缺乏对真实案例的多维剖析

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没有向学生呈现过教育事件,但是这些事件多是为了验证书本上的概念或理论。这是举例教学,而不是案例教学,举例教学是“拿着鞋子找脚”,而案例教学恰恰是相反的,它是“拿着脚去寻求鞋子”。所以,教材应当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去展示,以便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现实的案例。

(六)有丰富的知识体系但缺乏参考文献

有些教材有很多结论性的话,但是没有参考文献,当然,现在这种情况有所好转,越来越多的教材开始增加一些参考文献。

(七)有较多的定性观点而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

比如教育与经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这应该有大量的数据,可是教育学教材上基本没有这些数据。

(八)有研究者的名字但没有研究者的生活史

回顾教育学教材介绍杜威、赫尔巴特、夸美纽斯、卢梭,以及国内的陶行知、当代教育家叶澜等人时都会出现教育学家的名字,但是很少有关于教育学家的研究介绍,以及他们的实践情况和他们的成长史。所以,学生学了教育学以后,对于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九)有全面辩证的话语体系但缺乏深刻的思想

教育学教材中经常会出现,“既……又……”“统一……制约……决定……反作用……”这些话,但很多都是正确的废话。大多数教育学教材在语言文字上也形成了某种套路。比如论两者关系时,千篇一律的“辩证统一:…… 制约……,……决定……,……反作用……”;观点陈述时,喜欢把理由罗列成条条杠杠,而不是以例带析;总结事物特点时,总能排列出好几个“……性”;论事物的重要性时,不是“基础”“根本”就是“关键”等。

三、教材建设的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力加强教育研究,尽量把优秀教育研究成果引入《教育学》教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高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当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提供有研究价值的真实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研究者走进课堂,比如我到小学去听课,有一次一位老师在讨论语文课的时候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他说思想品德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差别到底在哪里?还有英语教育与中文教育到底有什么差别?在课堂中教育如何面向所有的学生?很多类似的问题是理念怎样落实,这都是一些真实的问题,需要在教材里面反映的。二是要呈现研究问题的方法并用于问题解决。比如,关于“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瞿葆奎和施良方1988年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题为《“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文章,这篇文章采用的是典型的文献研究法。虽然教材里写了那个文献,但是找不到这篇文献。所以从研究生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本科生的教材中确实存在一些相当大的问题。三是要引用名家的原文并解读名著内容。很多研究生感觉到很困惑,他们看了一些名著,但是遇到新的问题基本用不上。这是因为在教材里就没有好好解决如何解读名家名言的问题。比如,关于杜威观点形成的思维过程,很多教材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把杜威原来到底是怎么说的展示出来,甚至还可以把杜威的英文原版放到教材中。再比如,怎样运用叶澜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做研究,这些方法也要渗透到教材里面来。四是要依据学科领域中的真实问题开展多元对话。要有教育学人之间的对话,比如杜威、赫尔巴特、卢梭、布鲁纳……现在的教育学只讲他们之间的差别,他们到底有没有继承关系?但是教育学教材里面看不到他们继承的一面,只看到他们对立的一面。要有教育学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对话,还要有教育实践者之间的对话,中国学人与国外学人之间的对话,以及教育人与非教育人的对话。这些真正的对话可以在教材中有适当的反映。五是要提供真实的学术性和实践性案例。真正的案例首先具有真实性,其次应具有完整性、疑难性、选择性和主题性。六是要提供权威的参考文献。研究生写论文要求参考文献中要有新近权威的研究结果,撰写教材也是一样,要提供权威的参考文献。七是要对主题内容有一定的实证分析,比如说,统计的数据真实可靠,图片直观形象,案例教育活动要反映教育活动的内在矛盾。八是要展示研究者的研究世界和成长史。我们的教育家,我们的优秀教师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在教育学的教材中是可以增加的。九是要注重教育学的话语体系的变化。学术性的话语与日常话语,理性的话语与诗性话语,中国的话语与国外的话语,现代话语与古代话语,教师的话语与教育学人的话语,儿童的话语与成人的话语,书面语与口语,教育学话语与非教育学话语要有机结合。

教材是本科生学习的重要材料,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教材建设必须依托学科知识并凸显学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材的编写需要渗透真实的问题,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内蕴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反映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国外应用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启迪与借鉴

王万山

(九江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关于“应用型教育”之争论

什么是“应用型教育”,每次谈及这一话题,就会存在很多的争议。很多学者对大学分类中“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等问题有很多争论,是不是教学型对应着整个技工或职业学校?是不是教学研究型对应着地方大学?研究型对应着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大学呢?关于这一问题的论争至今都没有停止。现在提出的“应用型大学教育”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用型教育跟教学型、研究型都没有必然的关系。什么叫应用型?并不是要看到底教学份额在其中占多少,份额占比大就是应用型,份额占比小就是理论型,而是要看大学是偏重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偏重应用领域研发技术的突破。据笔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考察,斯坦福大学更倾向于是应用型大学,因为该校的很多东西一经研发出来,就推向了市场。所以,应用型跟教学、学校排名高低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二、德国应用型大学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的应用型科技大学非常典型,但它的做法我国的地方高校很难效仿。德国的应用型科技大学跟我国的做法很不一样,它的学科基本上是应用性的,比如工程类、信息类、服务类等都是要面向社会需求的。此外,德国的应用型科技大学更多的是地方性的,他们的教授基本都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衡量教授成果的标准不是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研发产品的品质和数量。他们的实验室及产品生产与工厂完全吻合,这类应用型科技大学与传统的师徒制相比,教师不仅精通理论,也更加重视产品的开发。所以,德国的工程师大多来自德国企业或德国高校。我国的合肥学院与德国的应用型科技大学比较类似,效仿德国的做法已有30多年,也确实做得很有特色,毕业生的40%都在当地的开发区工作,60%在安徽省工作。从规模上看,德国的应用型大学人数一般几千人,而综合性大学人数一般在一万人左右,其学科主要以工程、信息和服务等为主。

三、美国应用型大学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的大学有好几个系统,如加州有加州的大学系统,加州的大学系统又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是加州大学系统,这是顶层的;第二层是加州的州立大学系统,这两个层次的大学都是政府投资;第三层是社区学院系统,社区学院基本学制是两年,和我国的技工学院类似,社区学院有25%的学生可以专升本,进入加州更有名的公立大学继续深造。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区学院的人数也很多,社区学院的课程非常具体且可操作性强,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把所学技术应用到工作当中。因此,谈及美国高校的应用型教育是如何体现的,要从考察的几所排名在前十的美国大学说起。

首先要明确一下早期的应用型学科包含哪几个部分。学科跟专业有所不同,早期学科包含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课程开发应该包含这4个方面。再具体到人方面,学科包含两种人,即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如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这样的顶层大学的学科里,它既有非常高端的学术型学科,同时又有很多的应用型学科。所以很难按照某种标准界定它为学术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当然在这样的顶层大学中,它的学生也有两种:一种学生是继续深造;还有一种学生是学了技术之后,要么直接创业,要么直接到工厂就业。这些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再如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面积非常大,是排在美国前七位的大学,它和著名的硅谷相邻而居。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因为硅谷的所在地并不适合农业生产,但是很适合创业开办公司。硅谷事实上是在开办一个个的科技企业后发展起来的,因此,相邻的斯坦福大学的应用型价值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斯坦福大学有3个特点:(1)科研上与企业开放式地无缝嫁接。比如,物理系的某位教师在学校里开发了一项技术后,马上就会有外面的企业跟他对接,如果这个项目好,企业马上会给予资金投入,支持学校继续对该项目进行研究。产品专利一旦卖出,其所获收益学生、老师和公司各得1/3,一个很好的科技项目也可能会上市,但这些产品事实上是在学校里完成的。(2)学校的学生天生就有一种创业的想法。斯坦福大学里很多学院都有创业课程和创业中心,不仅商学院有,而且工程学院也有很多类似的创业中心。创业中心有很多学生服务工作,如请校友回来给学生和教师讲课,或者校友发现好的项目找学校合作,或者校友亲自投资来孵化学校里的好项目等。斯坦福大学还有很多投资基金项目,第一个叫种子基金,第二个叫天使投资,第三个叫风险投资。这些基金基本上是校友投资的,如果在学生中发现好的项目就会进入不同的投资基金。好的项目还可以参加全国比赛,如果胜出,不仅老师会有经济回报,学生也会有经济回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进行产品研发的初衷并不是金钱,而是享受研发产品的过程,追求自己的成就感。(3)斯坦福大学的所有专业与硅谷的整个产业布局基本上是一体的,且学校在追求产业化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力求做到世界第一。在美国也有学科评估,也要追求排名,所以美国大学也有很多跟中国类似的做法。美国也要对学科进行评估,如果斯坦福大学的学科在某一年掉到了十名以后,院长或负责人是要负责任的。另外,他们的学科建设是动态调整的。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学科比不过芝加哥大学,也很难与哈佛大学相比,但是他发现这两所学校的计量经济学较弱,因此斯坦福大学实行错位发展,专攻计量经济学,最后竟然有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做法也是斯坦福大学成功的经验之一。

再举一个圣何塞州立大学的例子,这所大学有3万多人,专业有110多个,这所大学被称为硅谷工程师的摇篮。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负责设计产品和技术开发,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则负责后面的工序,包括编程,以及与各种各样的技术配件有关的东西,所以它天生跟斯坦福大学形成了非常好的配套,来自全美的工程类的学生都会慕名到这所大学去。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学科建设是应用型体系,以工程学科为主,它的工程教育排在全美的前三名。它的学科建设有如下特点:(1)学科建设从课程开始,课程编写的内容体系基本上是由来自一线的工程师所编成,而不像我们一些教师编教材时,只是把几本书的内容重新组织在一起,没有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来自工程师编写的教材,内容都是把最新软件和前沿技术作为课程的内容。(2)学生进入大学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转换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前提是要把工程类专业的相应课程的学分修够。(3)学生的实习和实验基本上都在硅谷进行。这一点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在硅谷会有很多校友,不仅有归属感,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便利。同时,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校友资源的利用,或者说是校友和母校之间感恩教育做得非常好,大家都有回报式的情怀,所以很多校友会自然而然地帮助自己的师弟师妹们在公司里获得更好的发展。这种回报也是双向的,师弟师妹们也可以帮助这些在外办企业的校友老板为公司做贡献,让公司得以发展,包括把最新的技术和研发产品带到公司。另外,在企业的校友也会乐意时常回到学校和教授们沟通一些新的技术。所以,从整个学科建设来看,圣何塞州立大学学科中的课程、学生实习、技术要求和规范,基本上都融入了当地的产业,实现了真正的产教融合。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博士点很少,主要是本科和硕士,且以硕士居多。这一点,与国内对地方大学的博士、硕士点有所限制不同。事实上,地方大学没有硕士点会对产业有严重制约。美国基本上每个地方高校都有很多的硕士点,硕士点直接是面向产业开发的,它的教师分两类:第一类基本上是终身教授教职的,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且基本上都是博士,其他人也可以,但是比例非常小。例如,一位非常著名的工程师才有可能申请到终身教授。除了少部分终身教职的教授做高端研究以外,很多教师基本上是外聘的,外聘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出去工作的校友,或者是当地的工程师。也就是说,高校教师一定是曾在企业干过,有过工程工作经验,才来教工程,这样的教师是真正的技能型教师,绝不是像我们那种简单的到企业待两个月,他们是真正的在外创办企业的工程师。当然,挑选这样的工程师到高校任教,工资待遇也很高,但这些教师的优势在于:一是技能型教师可以把应用型的技术开发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与校外的工程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互补。

在科研经费方面,美国的应用型大学很多的科研经费是来自当地的横向项目。当地的横向项目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很多企业主动到学校找项目,即学校教师正在开发什么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给这些研发人员,支持研发人员继续开发产品,这种项目非常多;另一部分是当地的企业在学校挂牌,提出想要开发的技术项目,鼓励各大高校进行研发,攻破了技术后,企业再花钱购买、签订合同。

在科研团队方面,这里列举一个例子说明。前些年德州发现了很多石油,有很多的资源,非常有钱,德州政府就想在德州建一个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把很多美国大学的顶级教授都挖过去了,那些教授到那边待了一两年以后发现,没有原来的团队,也没有原来的气氛,他们过几年就回到了原来的学校,所以,美国大学也存在团队合作这一问题。一些人在一起互相配合非常重要,这就如同在我们国内,一个博士生导师培养很多弟子,弟子留校后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团队,其实应用型大学也应该慢慢形成这样的研究模式。

事实上,美国应用型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几点:(1)应用型学科是在一定范围内构建学科的;(2)应用型学科在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等方面都强调应用性;(3)综合性大学是学术群和应用企业结合体,并非是单纯的学术群;(4)美国的地方大学的应用型更多的是基于服务需求,反过来开发某种产品,提供人才服务的模式,及时地调整学科发展方向,所以,它跟当地的产业是高度融合的。这些给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地方高校的学科方向应与地方更直接地联系在一起。

从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经验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

陈社英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佩斯大学原学术副校务长、终身教授)

一、关于“教授治校”的经验

关于“教授治校”的问题,美国高校内教授与行政管理层形成了一种“分工合作,共同治理”的格局。教授主要负责与学术相关的事务,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科研、研究项目申请、学术能力评价与认定、学术标准的制定等,且凡是涉及学术方面的事务,教授们拥有绝对至高无上的话语权,管理层绝不容插手,如果行政管理层予以干涉就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和问题,美国的大学教授协会(AUPI)会出面交涉甚至对学校发出警告。行政管理层则主要负责学校建筑的设计与规划、办学资金的筹集、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相关的法律问题等。在行政事务方面,如果有普通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的管理层也会尽量去听取和采纳,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管理层。这种“分工明确、共同治理”的格局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当然,教授之所以能够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保障机制在于有专门的教授理事会或者大学教师工会等组织来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如教师工会负责代表教师与管理层交涉教师的薪资、假期等福利待遇问题。虽然这种形式的谈判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却很好地保障了教授在学术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发言权。因此,美国的“教授治校”并非是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交给教师去管理,而是指教授只负责学校的学科建设或与学术相关的一切事务,他们发挥自身的长处去处理自己擅长领域的工作,而学校的其他事务主要是交给行政管理层去处理。

二、关于学校经费来源

不论是美国的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联邦政府的拨款。联邦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支持主要有3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按照达到毕业能力要求的学生数量做为拨款标准。最初美国政府是通过实行“补助计划”,以向低收入家庭发放“教育券”的形式对学校给予资金支持,即学生进入某高校注册后,学生可以使用“教育券”支付学费,相当于大学就获得了政府的生均拨款,注册学生越多,获得联邦政府的补助越多,因此,大学会通过努力提升学校影响力和尽可能招收更多的学生来获得更多的政府资金,但后来因为美国大学生的毕业率低、辍学率高的状况,美国联邦政府拨款数量的多少不再是以学校的资产、设施为标准,而是以达到毕业要求能力的学生数量为拨款依据。美国高校不仅要努力吸引和招收更多的学生就读本校,更要注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结果,这是政府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第二种是高校通过为当地社区提供社会服务项目,如请低收入家庭孩子到大学、实验室等场所参观体验,当地政府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拨款。第三种方式是教师通过研究项目或服务项目向政府申请经费。如某校正在进行对当地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政府就会花钱购买这类研究项目,这种方式的资金占高校资金来源的大部分,包括一些国家级的核心实验都是政府出钱,由高校进行实验研究开发。此外,政府也会提供一部分资金用于学生贷款。美国高校同样受州政府的财务状况影响,财政收入好的时候,高校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财政拨款,但遇到财政危机时,州政府就会缩减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当学校遇到财政困难需要缩减人员时,学校可能会迫不得已解雇一些职员,但是一般不会解雇教授,尽管这些人员的工资占学校的大部分支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美国教师协会会保障终身教授的基本权利,学校一般情况下不得解雇教授;另一方面,教授通常被看作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最值得保护的财产,因此美国高校会想尽办法在困难的时候省钱,也不愿意解雇教授。在这一点上,中国高校应当向美国高校学习,应当把教授看作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经验

学生工作是美国大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教师工作,这一点和中国是不同的。坚持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特色之一,美国高校所有的学术规划、发展规划均以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发展为出发点。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把每一位学生都当做自己今后的捐赠者来看待,认为只有当学生在学校里拥有美好的经历,他们将来才更可能会带着感恩的心来回报母校,捐赠的意愿才会更强,才会有更多的校友愿意反哺母校,这是一种非常有眼光的做法。另一方面,因为美国高校的生均拨款是以毕业生的数量为拨款基数的,因此,美国的一些高校为了保证学生顺利毕业,会提供多种类型的补偿教育项目帮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对于美国顶尖学校而言,多数不存在这种困扰,因为生源质量通常较高,但对于普通的社区学院而言,他们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即使进入了大学,但在阅读、写作、言语表达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保证这些学生顺利毕业,达到毕业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很多高校会提供阅读、写作、语言表达、数学能力等多方面的补偿课程,以保障本科生的学习质量。另外,学校的教授也要每周有几个小时的office hour时间专门给学生提供辅导答疑。

通识教育是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在若干个模块内分别选修自己想学的课程,以保证自己在数学能力、思维逻辑、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社会科学等多个方面都得到培养,完成足够的学分。他们认为这样的培养方式能够培养和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开阔学生视野也有重要的价值。另外,并非所有课程都能成为通识课程内容体系,而是有一定的标准,即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基本素养的增进有帮助。通识教育的理念在于大学首先培养出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通识教育也是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一项重要体现。此外,现在对美国高校的一项重要评估核心项目是看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什么方式对学生是最好的,即把学生的学习结果(outcome)作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标准。简言之,美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的贯彻是自上而下的。

四、关于学科设置的经验

关于学科设置合理与否需要通过前期大量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会为了满足社会进步或发展的特定需要不断地改造或创新。美国学校的相关领导会与工商政界等各方面的人士建立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有利于学校与外界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捕获政府或社会的新需要,进而作为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的参考。另外,是否增设新的学科,学校会进行大量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包括该专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否与同区域内的高校存在竞争和冲突等问题进行调查,并要获得区域内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认证才能开设。一门学科课程的名称若要变动或更改通常都要向州政府报备,获得批准后方可更改。这足以见得,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美国政府等相关机构也有较大的参与权。因此,建议国内高校在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中,需要提前制定蓝图,对一些专业的优势和劣势,都要通过调查数据来加以证明和分析,再做出综合的判断,并且学科建设的改革工作不能完全推翻过去的成果,需要以一种渐进的模式进行变革,在进行改革时,要听取多方建议,不要强行推行。另外,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需要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但从高校管理和营销的策略来看,不建议在宣传册或其他方面突出“地方”这样的标签,毕竟难免会有大众“以貌取人”,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可能对“中国”等字眼开头的大学更加青睐或有好感,如果给自己标定上某个地方的高校,可能会让自己在招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有不同的战略规划,要明确学校的使命、办学定位、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在学科建设上要注意社会的变化所带来的产业变革,倘若某个学科是夕阳产业,在市场上已经没有需求了,则需要撤销或改革。对于地域发展中未来需要的一些新型学科,高校应该及时地补充和增设新的专业,但这些改革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调查分析之上。

猜你喜欢
学系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2020年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举办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国现代政治学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框架
“超学科”来啦
犯罪学人才培养体制变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