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策略

2018-03-28 17:19董昊林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薪火相传泥塑切入点

董昊林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硕果,在当下消费主义大环境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形式严峻。如何以视听产品的形式将非遗的生命封存、延续,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建立交互式的传播平台,是当下非遗保护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作品的走出国门,我国的纪录片受众和创作环境正在快速发展。纪录片从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格里尔逊”式、“真实电影”、“直接电影”三个主要的变迁,不同时期创作者对于真实的把控与处理都在发生着转变,在创作理念上经历了“教化与指导”——“客观与再现”——“主观与表现”三个阶段。电影叙事学从上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为影像注入了讲好故事的力量,也成为纪录片的一种修辞手法。纪录片在保留客观事实元素的基础上,可以运用不同叙事手法,对现实素材进行策划和重组,以全新的审美体现展现出来。在总结了多部非遗纪录片作品的叙事手法后,得出非遗纪录片的几项创作策略。

一、以文化遗产作为叙事切入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的释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纪录片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深入而全面地表达非遗,全方位地呈现非遗,因而非遗中的技术、文艺、实物等首当其冲是纪录片叙事的切入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单纯的技艺展示,对于创作题材的活态展示,可以选择独特视角、风土人情、时代气息等。切入点的选取不能一味投其所好,寻找猎奇、新颖的点,要建立在求真务实的理念上,为全方位展示非遗的精髓而选好角度。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现存的唯一的渔猎民族,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文化、精湛的桦皮雕刻和鱼皮鞣制工艺,“乌日贡大会”、“伊玛堪”、“萨满舞”等都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芮溪关于赫哲族非遗保护的纪录片《东极渔歌》就是以“伊玛堪”作为切入点,记录和再现了赫哲族的多项文化活动和手工艺品。纪录片《留住手艺》和《薪火相传》都是关于泥人技艺的非遗保护题材,前者开头引用了女娲用泥土抟人,后者是泥塑大师喻湘莲清早锤泥的生活场景作为开场。

二、以非遗传承人作为叙事线络

非遗的保护人、传承人是非遗纪录片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叙事者。在确定好纪录片的切入点后,就要建立叙事线络,展开故事。非遗的纪录片要明确的是描述对象不是非遗人,而是把非遗人当作辅助叙事的材料,切勿将非遗纪录片创作引向人物专题片,要把握住度。这要求纪录片创作团队要对非遗人有详尽的背景了解,可以与非遗人一起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让人物面对镜头不窘迫和紧张。非遗人身上凝聚了非遗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以非遗人作为叙事编码,在非遗的叙述中融入人物的命运和戏剧冲突,可以还原非遗文化面貌,让影片就有人情味。

泥塑纪录片《留住手艺》和《薪火相传》,都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非遗传承人“泥人”的形象。前者讲述的是张宇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受环境变迁的影响,坚守自己的手艺,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把普通的泥巴制作成艺术品。而《薪火相传》对泥塑大师喻湘莲的生活轨迹进行细致描写,包括清晨的锤泥到工艺的全方位展示,镜头语言极具说服力,从一点一滴塑造出泥塑工艺的艺术魅力。《我在故宫修文物》每一集都选取不同的主人公,讲述他们在“复活”世界级文物瑰宝背后的平凡生活,有在院子里打杏的,也有养花弄草照顾猫猫狗狗的,揭开神秘面纱后透露着深深的人情味。

三、以交错时空作为叙事结构

索绪尔提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为“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理念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将叙事对象置身于时空的整体展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在影像化处理中,要注意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阐释,实现历史呈现和现实表达的交融,构架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叙事纵横结构。如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就很好地呈现了时空纵横的叙事结构,被称为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昆曲古今全貌的大型纪录片,影片通过动画、访谈、空镜、再现、纪实等表现形式展现着昆曲的前世今生,历史、现在和未来在片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产生了联系和对话,全面展现出昆曲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内涵。

在非遗类纪录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影片的本源贯穿始终,影片不仅要将其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面貌、流变情况进行全面记录,还要放置于当下环境中,追寻、交代与现实联系而产生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渊源。

猜你喜欢
薪火相传泥塑切入点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华彩少年薪火相传
董福宁与他的泥塑世界
薪火相传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