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辨识能力缺乏原因的探析

2018-03-28 17:19王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能力

王彦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在新媒体时代,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杰出的网络信息辨识能力。可惜事实却与此相反,不仅诸多的大学生缺乏新媒体时代应具备的网络信息辨识能力,而且更没有意识到培养自己网络信息能力意义与影响。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1]因此,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是每一名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以,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信息能力缺乏原因及影响的探索,希望唤起大家对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能力的关注。

探究大学生信息辨识能力缺乏的原因要从大学生自身特征出发,结合新媒体时代网络特征和信息传播特性进行综合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特征

基于大学生自身特征对引发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能力缺乏原因的探究,一般需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大学生独具的天生网络亲近属性、大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相对缺失、大学生主观思维能力有限以及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人格迷失等。

(一)天生的网络亲近属性

70、80后群体见证了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是工作和学习的工具。但是今天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互联网有着天生的熟悉与亲近感。对于95后居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初级教育阶段已经会使用网络聊天工具开展社交生活,使用网络查询信息、浏览新闻、发表观点看法是他们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这种对于互联网的高度接受属性让他们面对网络信息时缺少基本的防御心理,网络谣言极易利用这种无防备状态侵害大学生群体。这也就是说,亲近网络本身没有错误,但在网络发表言论的时候,一定要防止被其他人利用。

(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

大学生群体尚处于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积累阶段,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认知能力。信息对人产生误导或者欺骗作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人对信息内容的无知、信息外观的迷惑性、传播者或信源的压迫性。网络信息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具迷惑性,给谣言传播制造机会;网络平台中意见领袖等传播主体的强大压迫性也让大学生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误导。但究其内因而言,大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素质不高、没有严密的逻辑思辨能力,缺乏抵挡错误信息的抗体,才是他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时容易被趁虚而入的主要原因。因此,面对网络信息的侵害,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在准确辨别网络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主观思考能力不足

“电视人”和“容器人”是大众传播时代,尤其是电视媒体发展后,年轻受众呈现出来的被动信息接收状态。填鸭式的信息灌输省去了主观思考的阶段,这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人群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并且伴随着年轻一代对网络的依赖而不断加深。

新媒体时代超文本、富媒体的信息形式让受众能接触到的信息容量远超电视媒体时代。数字化、海量化、互动性的信息特征让大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信息爆炸带给他们的感官刺激。他们不再愿意进行独立思考,对“快餐式”网络文化的热衷取代书本阅读和亲身实践,满足于领略精神快餐,而不去追求深层的义化底蕴,从而导致知识的浅薄、文化的退步[2]。主观思考能力不足是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呈现逻辑思辨能力缺乏,看待事物肤浅化、感性化的主要原因。

(四)虚拟空间的人格迷失

在本人一项针对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超额利润调查项目中,前期调研发现,部分大学生在明知网络空间也须承担法律和道德责任的前提下,仍然阅读、传播未经证实的网络消息。这就说明当代大学生存在虚拟空间的人格迷失问题。

网络空间相对于现实社会是一个虚拟化的数字化社区,人们头顶着虚拟的IP代号进入其中。通过网络与身份、职业、年龄、性别都不确定的对象展开交流,加剧了网络交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网络空间缺乏社会道德的约束,这会让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产生错乱,虚拟的网络身份和与现实社会的遥远距离让他们进一步远离理智与责任,容易造成言论冲动现象。另外,网络交往间接性、隐匿性特点同时加剧网络言论的自由性。现实社会中大学生不愿意表达、或者羞于传递的负面情绪、消极心理在网络空间里肆无忌惮地传播。因此,虚拟、自由的网络空间极易给大学生角色迷失创造舞台,充当网络不良信息传播和繁衍的沃土。

二、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特性

大学生信息辨识能力缺乏,除了自身“抗体”不足等因素外,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特质也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具体而言,这方面的内容包括新媒体网络信息更具迷惑性、互动性加大观点表达的主动性。因此,有研究者说,探索如何将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不仅是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项新的挑战。[3]

(一)新媒体网络信息更具迷惑性

单一、纯粹的信息表达会使人专注于内容本身。当信息以复杂多变的形式出现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从内容本身转到形式和渠道中去。新媒体时代属于多媒体传播,信息借助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超链接等一种或几种形式的组合完成内容传递。在这种具有多维度传播作用下,网络信息犹如披上洁白的“外衣”,以逼真、形象地呈现到受众面前。受众在接触这类新媒体网络信息时内心的戒备和警惕性大大降低,不再去细细辨别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将重点放到信息形式带来的感官刺激上。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的状况仍然存在,虚假信息趁机而入,大学生群体便容易受到虚假、不良内容的迷惑,导致信息辨别能力缺失。

(二)互动性加大观点表达的主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时最大的不同。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再是信源-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双向、多向、多中心的传播模式已经形成。受众参与意识增强,从原来的无限接近媒体、试图“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声音,逐步打破“接近”,利用手中的移动终端变身传播的主体。个性化传播趋势加剧,人们都愿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阶层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

网络信息传播准入门槛形同虚设,话语权被每一个拥有微博、微信账号的平民大众所掌握,传播者的多极化导致信息传播质量把控和内容监督方面失灵。非常态的传播环境使得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内容混淆视听,严重干扰到大学生正常的信息接收。另一方面,信息在多级传播的过程中面临失真和变形,原本正确、健康的内容被“添油加醋”、“以讹传讹”,改变了原本的内容。这类现象都加剧了大学生信息辨识的困难。

三、群体性传播

大学生信息辨识能力的缺乏与所处的网络环境也不无关系。网络虚拟空间也是小社区,在这个社区中接受信息必然会受到社区“环境”和“邻居”们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意见领袖、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等因素在大学生网络信息能力识别中的不同影响作用。

(一)意见领袖的影响

网络社会中的意见领袖与现实中的意见领袖有所不同,他们不囿于职业、年龄、社会地位,只要在任何话题、事件中做出关键性的指点或者评价,就能够迅速引导舆情导向。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潮流,喜欢追随文体明星、网络红人等网络风向标。这些社会角色并不是专业媒体人士,在充当信息二级传播主体时缺乏正确的传播意识和信息辨别能力,易造成虚假信息的传递。同时,意见领袖会借助自身个人影响力,在新闻热点和网络事件的二次传播过程中加入个人态度、见解,但其本身缺乏专业知识和综合修养,所传递的信息在真实性和公正性都没有保障。

(二)群体压力与从众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在信息接触中有很多对内容和观点存在疑问和质疑的情况,这个时候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言行无疑成为一种最为安全的选择。跟风、站队的人越多,引发的从众效应就越强。一旦错误的信息进入流通渠道,辨识失灵的问题就会出现。因此,面对这样复杂的网络信息资源,我们大学生既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辨识能力的问题,也要杜绝这种从众效应的产生。从而才能真正防止因为一时不慎而引发的能力辨识问题。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网络信息资源,而且也使我们面对的环境更趋复杂化。因此,我们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主动地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网络辨识能力的问题,每一名大学的管理者也应该思考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能力的问题。所以,本文对大学生网络辨识能力缺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解析。

猜你喜欢
大学生信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