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2018-03-28 17:56吴宝捷,韦炜
学理论·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针对性实效性思政

吴宝捷,韦炜

摘 要:合理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既可以起到弘扬优秀地域文化的作用,又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特色性、正面性、整体性、针对性及发展性原则,搭建地域文化资源系统,让思政课教学内容从陌生到熟悉,变“坐着学”为“动着学”,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思政课;整合;福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220-03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的通知指出“改革创新的手段不多,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瓶颈亟待突破”[1]。可见,现阶段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域文化是宝贵的资源,其中有许多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尤其是对本地域大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和性、感染性和融合性,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有效地提炼整合,合理地加以运用,既可以起到弘扬优秀地域文化的作用,又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本次教学研究就是围绕优化地域文化和思政课的自然衔接,探索地域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及其应用的思路,结合本校历时4年的实际运作,对本区域文化进行初步提炼整合,尝试将其融入思政课实际教学过程,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地域文化资源整合的界定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前提准备。本课题中所强调的“文化资源”是指在福建地域现存的,能够为福建地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服务的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系统方法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2]其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個整体。本课题所强调的“整合”是指通过系统方法将福建地域零散的文化资源彼此衔接,服务思政课教学,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地域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文化资源整合是以优化、分享、合作、共赢为宗旨,从地域、主题、价值等方面进行体系性组合和配置,以提供一个多价值角度利用的资源体系,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和利益共享。”[3]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就是应用系统论的办法,从思政课教学的全局出发,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乃至重新组合,以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

而现实中许多思政课教师虽然有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地域文化资源,但却很少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资源系统,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改善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针对思政课教学的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1.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是思政课自觉弘扬优秀地域文化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4]可见,弘扬优秀地域文化是思政课教学的重大使命。一些思政课教师不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往往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浅层次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起到一定的引证作用,而忽视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自觉性。我们要意识到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过程,其实也是传承优秀地域文化自觉性不断形成的过程。

2.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是其在思政课中发挥协同性作用的必要手段

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就不能使这些资源处于无序的、零散的状态。我们应该用系统论的观点来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形成地域文化资源的规模化效应,并使得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比如地域文化中包含“革命文化、民俗文化、法治文化、艺术文化、技艺文化等各种主题的文化”[5],这些不同主题的文化应该整合成一个资源系统,并相互协调,共同为思政课教学服务。

3.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是思政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地域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我们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并根据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不同需要,将地域文化资源自身对应于教学过程,从而更加生动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地域文化。通过切身体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整合应用

1.开展整合应用的具体思路

课程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首先,在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以及人物访谈的基础上,根据特色性原则、正面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初步确定地域文化资源系统架构。而后,对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地域文化资源分为“理论知识”和“实地体验”两部分。再次,对地域文化资源系统进行核心理念提炼,并制定实地体验方案,形成理论实践混合学习模式。同时,根据评价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和结果,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2.地域文化资源系统搭建的原则

地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适合于思政课教学。我们必须根据课程需要,明晰搭建资源系统的原则,即图1所示的系统搭建的五大原则。

第一,特色性原则。有特色才会有关注,有关注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实效。“地域文化资源的个性比共性更为突出,地域文化资源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于它的精神内涵和实物实体独具地域特色,并且不可复制。”[6]因此,地域文化资源系统必须坚持特色性原则,关注土生土长、生命力强的文化,不断挖掘地域特色。

第二,正面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思政课的目的、作用和性质,决定了我们在搭建地域文化资源系统的时候,必须坚持正面性的原则,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注入健康活泼的正能量。

第三,整体性原则。地域文化资源系统的搭建要有大局意识。首先,资源系统建设过程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即以弘扬优秀地域文化为抓手,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对思政课课程需求做通盘考虑,既要避免重复建设,又要充分满足思政课教学的需要。

第四,针对性原则。地域资源文化系统归根到底要为大学生服务,地区、专业、年龄段、民族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特性产生影响。我们在搭建地域文化资源系统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做好学情分析,了解授课对象的特性,有针对性地根据本区域的大学生特性搭建地域文化资源系统。

第五,发展性原则。地域文化资源系统需要不断发展,否则就不能够满足思政课教学的需要。首先,地域文化资源需要不断补充完善,不断填补空白,以及剔除陈旧、错误等不良资源,自我更新。其次,教学服务对象的特性在不断发展变化,资源系统要及时适应这些变化,不断自我调整。

3.地域文化资源系统搭建的框架和内容

地域文化资源系统搭建如图2所示。地域文化资源系统的内容完善是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应用的核心环节。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地域文化资源的主题进行初步分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革命文化、民俗文化、法治文化、艺术文化、技艺文化等不同的类型。其次,系统框架搭建之后,必须根据课程的目的和系统搭建的原则来选取具体文化资源内容。比如我们讲到革命文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国家的革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以信手拈来,有一定的引证效果。但是如果要更好地使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那么应该从特色性原则入手,在福建区域文化资源中寻找革命文化的素材,让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在书本上看到英雄人物,更可以发现和感受英雄人物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形成思政课与地域文化资源结合的构架

我们在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应用思路清晰后,在具体课程得到实施前,还应该和具体的课程相结合,必须形成两者的结合构架。下面我们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展示地域文化资源与课程的结合构建。

如图3所示,首先,教师应厘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文化资源需求分析,形成具体资源需求。其次,在地域文化系统的各个主题文化中提炼核心概念,做好满足资源系统的准备。之后,对应需求和核心概念,并做好实地体验方案,实现课程内容规划。

5.开展整合应用的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第三章第一节来介绍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应用的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厘清教学重点,并分析资源需求。第三章第一节的主题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去享受生活、焕发生命、完善自我、服务社会。通过深入探讨价值问题,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重点是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价值的评价。因此,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我们需要关于如何正确理解人生意义和评价人生价值的地域文化资源。其次,地域文化资源系统提炼核心概念匹配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可以从地域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哲学文化等不同主题中提炼人生价值这个核心概念,从而满足教学需求。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闽南人闯南洋“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等文化素材中提炼人生价值概念,让学生在感受本地域优秀文化的氛围中,发自内心地认同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看法。再次,采用线上、线下,课堂、实践双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地域文化整合应用。首先利用SPOC网络教学平台将理论知识碎片化,要求学生观看相关文化视频、文字资料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后,教师再组织课堂讨论相关文化素材,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后,利用地域文化的便利,组织学生实地参觀陈嘉庚纪念馆(厦门鳌园),感受陈嘉庚先生的创业拼搏精神,以及报效祖国的光辉人生经历,让大学生真实的感受人生价值的伟大,从而内化为自身素养。然后,根据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四、反思

1.要让思政课教学内容从陌生到熟悉

陌生而又枯燥的教学内容会与学生产生隔阂,从而让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产生排斥感,那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更无从谈起了。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已经深刻地感受到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同,就要让思政课的内容亲近学生,紧贴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让学生不仅看到课本上的观点,还要切身感受到这些内容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化,而是就在我们身边的实例。学生在思政课上通过学习地域文化,可以认识到原来自己生活的土地是这么的绚烂多彩,自己的先辈是这么的勤劳勇敢,创造了这么伟大的历史,而自己就是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人,自然就会对思政课产生亲近感,就会认识到思政课不仅仅是灌输一些知识给他们,更是指引他们走向社会,创造自己美好人生的课程。

2.要让思政课教学变“坐着学”变“动着学”

思政课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大弊端就是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学,效果很差,学生昏昏欲睡。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可以让课堂活泼起来。其一,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介绍熟悉的地域文化,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其二,利用学生熟悉地域文化的情况,利用历史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点亮课程。其三,创造机会,将课堂带到地域文化的实地,开展实地教学。总之,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

3.要让地域文化资源系统不断完善起来

地域文化资源系统是整合应用的核心,但千万不能认为系统建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我们要认识到系统的建立才是整合应用的开始,否则系统将会变得陈旧不堪。建立系统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是为了使教师的教学简单化。因此,教师作为系统的创建者和管理者,首先,应该利用各种方式不断更新和补充系统素材,其次,要持续关注学生的特质变化,因才建库,因人施教。在此基础上,让地域文化资源整合方式教学不断专题化。

4.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应用努力的方向

我们在教学应用中深刻感受到,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首先,要建立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自身往往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要想利用好地域文化,教师要组建教学团队,避免传统思政课教学单兵作战的习惯,否则面对庞大的地域文化资源会感觉力不从心。同时教师要时刻保持好学心态,克服自身学习惰性,弥补自身知识不足,努力学习和认同地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把控课堂的能力。其次,要利用好网络平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课程再怎么精心策划,内容再怎么精益求精,学生不主动参与,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便利的条件,不是将资料往平台一塞就完事了,而是在制作资源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网络流量,手机终端接收的可行性等。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才能真正使网络平台高效起来。再次,要不断培育文化资源所在地共建单位,增加学生实地考察的机会。大学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实地考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应用,思政课教学要克服经费、课时的困扰,尽量争取教学经费,乃至安排实地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2015-07-27.

[2]王槐深,白广思.区域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与策略[J].河南科技,2009(9).

[3]曹萌.辽宁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品牌建设战略[J].理论界,2008(10).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2).

[5]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6]陈留根,李丹丹.河南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原则和途径研究[J].前沿,2013(1):190-193.

猜你喜欢
针对性实效性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