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科学课堂从学会提问开始

2018-03-28 10:57毛红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恐龙师生种子

毛红星

在新课改的目标下,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体”地位,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教师应当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质疑精神的发展。

一、小学科学课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意义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产生疑问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生具备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主动,并指导他们认真实践探究,然后继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能够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整体知识水平。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匮乏,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将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激发出来。

二、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几点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提问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让课堂更加轻松、有趣,有助于消除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增进师生交流,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设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到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上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果实和种子》这部分内容时,在上课开始前,我先播放了一段蒲公英随风飞扬的视频课件。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植物会开花结果,这个是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有种子,种子会长出植物,然后开花结果。

师:我们刚才看的是蒲公英的视频,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

生:依靠风。

师:那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种子的传播方式吗?请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植物的种子多是在果实里,而果实也就是种子,种子可以通过本身传播(自体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动物传播(小鸟,蚂蚁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寻求到了答案,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探知更多的欲望,很多学生有疑问:“那种子是怎么样发芽的呢?”“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种子是怎样开花结果的呢?”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提问的能力。

(二)加强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正确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鼓励学生多提问,这实际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都十分有限,在面对科学问题时,很多学生表现出好奇心理但是却无法准确地描述出自己的疑问,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教学的内容结合小学生周围的事物,創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提问,并掌握相应的提问技巧。例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和阳光变化的规律,可以让他们在室外仔细观察并记录太阳位置与影子的变化,并让学生提出3个问题,如果不会提问的话,可模仿或者学习老师的提问方式,也可以根据课本上现有的题目,例如“想一想”中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将问题逐渐整理清楚。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和质疑,教师积极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开展探究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紧扣教学目标,诱发学生主动提问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并在过渡的过程中积极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已经建构的知识架构去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然后教师再进行知识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教学《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时,可以先用《消失了的恐龙》一课作为导入:“大家已经能够根据不同制品的恐龙形态,找出对应的化石模型,也能够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化石形成的过程呢?化石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实际作用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加入一些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和思考,例如“人们怎样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死亡后那个部分最容易被保存”等,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实施激励评价,培养良好的提问习惯

根据心理学调查研究显示,教师的赞扬能够让学生对事件产生积极的心理。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培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例如,在教学《热的传递》时,这节课是需要进行实验来让学生了解热的传递,在实验中可以提出问题:“水能否像金属一样传热?”在学生实验得出结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水可以传热的话,如何让试管里的水全部变热呢?”在学生回答或者完成实验之后,教师应当以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如“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而针对回答错误或者实验失败的学生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如 “你的观点很不错,再考虑一下是否还有更完善的答案”等鼓励性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三、结语

总之,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多提问,敢质疑,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养成善于观察和提问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恐龙师生种子
桃种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