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科学教育魅力提升办学品位

2018-03-28 10:57陈国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镇江市特色学校课题

陈国钰

特色学校建设是我校长期以来教育实践的追求与目标。近年来,我校在总结学校多年科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坚持“理念先行、队伍建设、评价导向、课题带动”这四大特色推进要素,全力实施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发展特色,精心谋划品牌建设方向

我校特色建设经历三个阶段:1986年以养鸡、养鱼和养猪为主体的劳技教育;1991年以小种植、小制作和小发明为标志的科技教育;2001年以“做中学”为主题的科学教育。一路走来,一路追求,一路发展,一路硕果。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五星级”先进集体、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 “科学教育——做中学”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学校、镇江市首批特色学校、镇江市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1年6月学校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做中学”新课程改革首批实验学校。我校抓住机遇,以新课改新理念为指导,全体行政和教师开展多层面多形式学习与探讨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办学新理念,“学用科学 快乐成长”的科教理念,“质量高 特色明 现代化”的办学目标。我们认为创特色学校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它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2001年起,我校总结了前两个阶段的特色教育经验,凭借课题平台,拓展科技教育内涵,进行深入改革与创新,规划制定了科学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启动科学教育特色建设。

二、构建体系,多元激发特色建设活力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須着眼于整体优化,全局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建设,我校科学教育已形成较完善的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体系。

(一)环境体系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特色校园环境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景,才能给学校带来新鲜活力和强大生命力。

我校积极营造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设有 “你知道吗?”专栏;学校科技橱窗和“苗苗画廊”,建有科学教育专题网页;“红领巾小广播”和“苗苗电视台”定期播报科教节目;班级黑板报中“科学小博士”专栏每周更新……为使科学教育规范、有序运作,又兴建科技楼,开设车模研究室、船模研究室、空模研究室、创新思维室等专用教室,室内有专项知识技能介绍,有成果展示。

学校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我快乐”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少年科学院”的功能,在学生中进行一级至五级院士的评选,让学生有目标、有台阶,永攀登。学校采用上墙(少年科学院)和上网(校园网)公布的方式,对评选出的小院士进行表彰,努力营造学榜样、争先进、享快乐的良好科教氛围。

总之,我校科学教育环境体系建设,从学校文化层面入手,体现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从班级文化到学校文化,从静态文化到管理文化,都充分体现了环境体系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人文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对待科学的热情,让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课程体系

1.构建科技精品社团活动课程

我校本着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发展充分的理念,在开设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上,开设精品科技社团活动课,进一步完善了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2.开发科技精品社团活动教材

在多年科学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我校组织编写了科技社团活动教材。

3.活动体系

我校科学教育活动体系包括学科课程、科普教育、科技社团活动、科技运动会、科学研究性实践活动等。

4.评价体系

为确保科学教育能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成立了科学教育考核领导小组,对全校科技活动进行“一考核” “两评选”,即每学期对科技社团活动、科技竞赛活动进行考核;每学年评选优秀科技辅导员和各级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①实施学生科学素养考核

学生人手一本科学素养成长记录册,规范记载每位学生在校六年的科学素养情况。每学期,我校根据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竞赛成绩(含校级和市级以上的)和科技社团活动的学业成绩进行量化考核。

②开展“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

为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我校制定并实施了《练湖中心小学“少年科学院”学位评审办法》。该《办法》根据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个体差异科学量化,采用“学分考核、学位评审”的方法,授予学生与之能力水平相当的不同级别的“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三、课题引领,全力提升科教内涵品位

为不断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特色建设的品位,学校以省级、镇江市级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学科渗透为途径,精心培养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科学行为习惯、科学精神、态度和一定科学技能的学生队伍,着力打造具有科学管理与指导能力的行政及教师队伍,努力构建科学特色文化。

(一)镇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顺利实施

《科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为我校镇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该课题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形成由教科室—子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建立“子课题组长负责制”。科教处以“科技精品社团”打造为重点,开展科学特色学校社团文化研究;德育处以“习惯中的科学”文化为重点,开展科学特色学校的行为文化研究;总务处以校园环境为重点,开展科学特色校园的物质文化研究;办公室以规章制度的完善为重点,开展科学特色校园的制度文化研究,教导处以课堂评价体系完善和学科活动为重点,开展科学特色学校课程文化的研究。

(二)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成功立项

学校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社团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学校课题“做中学—小学科学社团的实践研究”已被江苏省教育科学院成功立项为“十二五”规划课题。

学校一直致力于科学教育特色建设,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江苏省、镇江市各类科技竞赛中屡获大奖,在镇江市、丹阳市各学科质量调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处于第一方阵。与此同时,各类学生竞赛成绩硕果累累,富有个性的特长生脱颖而出。在富有科学特质的学校文化背景之下,学校科教魅力得到了彰显,办学品位得到了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丹阳市练湖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镇江市特色学校课题
镇江市“双管齐下” 全力保障重大事故隐患“回头看”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镇江市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