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创新农村科学教学

2018-03-28 10:57邵小蓉何晗彭湘粤莫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科学课气球乒乓球

邵小蓉 何晗 彭湘粤 莫敏

许多人认为,城市具有完善与配套的环境对孩子进行科学教学,而在农村进行科学教学却十分困难。实际上,实验材料的短缺确实让很多农村科学老师叫苦不迭,怎样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呢?只要对农村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将地方特色与科学教学相结合,一样可以上出非常精彩的科学课。

一、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

农村开展科学教学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村的自然资源可以为科学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如各种动植物、各种矿石等。科学课中关于生物的内容很多,比如说三年级课本中的蜗牛、蚂蚁、蚯蚓等。这样使得农村学生对这些科学知识的感性认知更丰富。在涉及动植物这些内容时,完全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带他们去认识当地的一些植物、动物,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观察花朵的结构,知道传粉的途径。比如在上《植物的向水性》那一课时,可以带学生去田垄看玉米的根,就会发现有水的那一端根很密集,如果单单只讲授植物有向水性,学生只能纯粹靠记忆,过段时间就会忘记,可如果带他们亲自去看看,他们印象就会比较深刻。涉及和自然环境有关的内容,也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去观察:去了解土壤中有什么,去看看不同的岩石,去观察小溪。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有利于科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近自然,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也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将大自然搬进小学科学课堂

农村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占有先天性的优势,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随处可得,各种小动物比比皆是:河里的鱼虾,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虫兽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实验“材料”。如教学《大树与小草》一课时,让学生自主去寻找身边的小草和大树,并觀察它们的特点,进行组内讨论,再得出结论。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主动去观察,并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寻找方法,因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小草的特点,准确说出小草与大树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教学《金鱼》这一课时,可以把金鱼换成农村当地常见的鲫鱼,带回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对“鲫鱼是怎么前进、上浮、下沉、转弯的”这个问题进行猜想,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鱼鳍在鲫鱼运动中的不同作用。学生通过观察,也就知道了鱼鳍在运动中的具体作用。通过这样带有明确目的的观察,学生在收获知识、获得满足感的同时,肯定会对观察重新定位。细心的科学观察才可以收获知识。

三、变废为宝,师生收集并制作学具

“动手做”是科学课的灵魂。要实现让学生动手做,就必须有材料、教具、学具。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现象极为严重,除了最基本的一些器材之外,有些必需的材料和仪器并没有配备,无法实现“动手做”这一环节。农村的科学课只有立足于现实,在用足生活现有教学仪器前提下,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来弥补不足。可以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用塑料饮料瓶、易拉罐、花草树木、橡皮筋、乒乓球、气球、废纸盒、各种文具、儿童玩具、废旧电器零件、小磁铁等来替代实验器材。比如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可以自制一个小天平,两边挂上2个气球,等到天平平衡后,用针扎破其中一个气球,可以看到一端慢慢下降。再比如《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可以用除去底部的塑料瓶和乒乓球来演示。在去底塑料瓶瓶口套一个气球,用手按住瓶口,在瓶里放一个乒乓球,把塑料瓶垂直扣入水中,乒乓球留在水底,表明空气占据了瓶内空间,水进不去,然后放开瓶口,空气从瓶子进入气球,气球鼓起来,乒乓球上浮。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对空气能占据空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二单元《做个太阳能热水器》那一课,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用易拉罐等废弃物品制造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用这些方法来补充教学,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种出科学,养出科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听到:由于时间关系,请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究。确实,短短的四十分钟,是不足以完成一个探究过程的,特别是对动物和植物的探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不可能在一节课上完成。如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空闲的土地,师生一起动手开辟小小植物园、微型动物园,种植丰富多样的花草植物供教学所需,饲养金鱼、蝈蝈、小兔、鸽子等小动物让学生观察了解,并为方便学生观察蚂蚁、蜗牛、蚯蚓等创造条件。家长丰富的务农经验和言传身教也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农村有许多具有乡土特色的科学教学资源可供科学教师开发和利用,如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农田、果园、大棚菜园、养殖场、经济作物园、花卉基地等;组织学生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有关种植和养殖经验,并让学生搜集有关农谚学以致用等。不断地去锻炼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对生命的热爱以及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开阔视野,创新工作方法,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农村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使科学教学贴近生活、生动活泼。

在实验设备还不够完善的农村,扬长避短是教师必须学会的法宝。清楚地了解地方特色,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的科学课一定会让学生拥有高涨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科学课,孩子们能全面了解家乡,对它的情感也会在科学课上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学教育教研室 湖南】

猜你喜欢
科学课气球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找气球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