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游戏的融入实践探索

2018-03-28 10:57曹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滑轮组微粒直观

曹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好的教学策略已逐渐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它具有范围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贴近生活等特点,也是对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启蒙学习,而小学生本身又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基于此,把教育游戏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等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引入的。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如何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获得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成功与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在力求课前导入能生动、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科学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有时会因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导入上多下功夫,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光和影”一节中,首先融入这样的游戏,实验室拉上窗帘后,让学生们做手影,看着出现在墙壁上的各种画面,学生们会兴奋不已,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课堂教学气氛也变得愉悦起来。可见通过游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通过游戏诠释科学知识

有些理论性较强又很抽象的知识内容,对于心理和年龄都处在很不成熟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难度。例如,“关于热胀冷缩的微观解释”这部分内容,提到了“微粒运动、微粒之间距离”等,这是热学和分子运动论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遥不可及。这时可以融入这样的游戏:一部分学生作为“空气微粒”站在中间,另一部分围成一圈手拉手站在外边,作为“气球”,当“空气微粒”安静地站在那里和手舞足蹈,哪种情况下,需要围成的圈更大?通过具体的游戏实践,学生很容易答出“手舞足蹈需要的圈大”,在游戏中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很容易理解“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距离减少,物体就收缩了”这段话的含义了,也能很好地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现象了。通过游戏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知识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游戏有助于巩固已学的内容

课堂教学中的达标反馈,起到巩固所学内容、查漏补差的作用。一味地提问、做作业,或拿出一些题目进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只是被动地去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策略,例如,在讲“滑轮组”一节时,完成了教学内容后,在巩固练习环节,可设置这样的游戏:“用一根长绳子和两个光滑的木棒,长绳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棒上,在两根木棒之间绕两圈,两个同学各自握住一根木棒,一个学生拉绳子的自由端,三人一起用力,增加绳子的圈数。”惊人的结果出现了,学生们惊叹不已,“怎样解释这样的结果?和我们这节的内容有什么关联?”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会分析出,这个游戏实质是对滑轮组特点的巩固和训练,不难理解滑轮组能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四、游戏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生活阅历少,经验不足,因此直观感受对他们来说是理解抽象理论的基础。例如,在“谁先迎来黎明”一节中,可通过游戏模拟北京、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的过程,在游戏中,有人代表太阳,有人代表北京,有人代表乌鲁木齐,一些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代表地球,当然“北京”和“乌鲁木齐”也在围圈的学生之中。通过模拟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很容易得到结论,越靠东的学生,越先看到太阳。通过这样的游戏,给学生直观生动的感受,使学生通过游戏获得感性认识,对谁先迎来黎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再如,在“轮轴”一节中,可设置这样的环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即从离门轴远近不同的位置去关门,看看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会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去尝试,通过亲身体会,加深了对“轮轴的轴越大越省力”的理解。游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游戏,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诠释科学知识、游戏有助于巩固已学的内容、游戏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等几方面对游戏教学的融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更大的突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营口市西市区英华小学辽宁】

猜你喜欢
滑轮组微粒直观
滑轮组的装配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由易到难识滑轮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用力的平衡知识破解滑轮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