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求知欲对数学课教学的重要性

2018-03-28 10:57王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事物情境数学

王昱

在人探索感兴趣事物的时候,好奇心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学生能通过好奇心来获得认知世界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创新性。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好奇心让数学不再枯燥,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被激发。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感到好奇,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我们知道,好奇心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的刺激、情境的诱发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环境的激发和有趣情境的共鸣是培养好奇心的必要条件;而单调、枯燥的环境则会抑制和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们要注意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塑造来促进学生产生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保持恒定的求知欲。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一个人在小时候好奇心最强,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求知欲,而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想法。

在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好奇心有利于让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来从参与到活动当中,同时还会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有重大发现。任何发明和发现都起始于好奇心。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学活动中场景的设计,所设计的场景一定要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思考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比如:在教学生数学加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从前的山上有一群猴子,桃子是他们的最爱。有一天,猴妈妈要小猴子算一算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先看里放满可以放几个?现在盒子里有几个?盒子外有几个?你能帮小猴算一算吗?”

这样,学生被题目中的故事所吸引,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学生对问题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索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这样进行教学不仅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有一个好的问题,将更有利于学生产生好奇心。我们只要把握住学生产生好奇心的关键,就能够通过对环境、情境的塑造来技法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就曾经对人们解释过,他之所以可以有众多的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是由于他大脑聪明,而是他对所有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由此可见,好奇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一个问题意识的体现。好奇心让学生对外界的知识信号有一个求知欲,增强其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让他们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能够积极应对,主动思考并进行探索。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好胜心”上面,不提倡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好奇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比如,在教授算式的名称时,我们可以向学生进行调查,看他们想要获得什么知识,想要了解什么,并通过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说出自己的问题:“加数是什么?”、“加数跟和有什么关系”、“我们学习加数有什么用呢”等等。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回答,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问题所体现出的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保持住注意力,在学习的时候主动探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三、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反对对学生强制性的灌输知识。应该通过一些对学生兴趣有着较好激发作用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渐入佳境。

比如:在教学生千克和克的换算公式的时候,可以运用“半斤八两”的成语故事;讲授“时、分、秒”时引用古时候人们用不同工具计时的故事;讲元、角、分时引用古代不同国家使用不同钱币的故事。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让故事有足够的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运用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积极引导学生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还处于好奇心较强的年龄阶段,对周围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的对学生的引导,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并保持好奇心,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探索。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和学习,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难度要适宜。

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当学生讨论后,我们接着问:“小朋友们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小猴子计算一个有多少个桃?”请学生用身边的小棒摆一摆,数一数。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小猴一个有13个桃。我们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你怎么这么快知道是13个?你发现了什么诀窍吗?”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进行探索和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富有活力和吸引力,更具张力。

五、充分重视直观教学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小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其思维有着明显的形象思维的特点,对一些形象突出的事物有着较強的好奇心。形象的实物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留下较深的印象。

所以苏教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出很多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直观图,通过图形来对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来进行解释。这样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还有利于对其抽象概括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

例如,在向学生教授“同样多”的概念的过程中,向同学展示一组拔河的图片,并让同学积极对其进行观察,引导他们发现并树立“同样多”的概念。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是学生的最爱,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当中,再结合多媒体等工具来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融入小动物等元素,从而让学生掌握多和少的概念,教学的整个过程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保证了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本身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情境,在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从而改善过去数学教学枯燥乏味而被学生厌烦的现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有趣的数学世界中畅游。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事物情境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奇妙事物用心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春天来啦(2则)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