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 尊重体验 合理引导 激起共鸣

2018-03-28 10:57吕双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哈尔雕像船长

吕双燕

【背景介紹】

《船长》是苏教版本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主要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头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特感悟。教学中,我着眼整体,指导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自主探究,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

【情境描述】

最后一段(二十九和三十自然段)的教学:

教师出示课件:哈尔威站在船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的画面。学生静静地观看。

师: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描述此时的船长吗?

生: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师:此时,他像什么?

生:他像一尊黑色的雕像。

师:为什么在这里要把哈尔威船长称作是“黑色的雕像”呢?

(静默一片,显然这个问题让学生直接回答是有困难的,需要老师去逐步引导。)

师: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文中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哈尔威船长首先想到自己是船长,要把船上的所有

人都救出去。

生:他首先想到的是妇女和孩子。

生:他非常沉着、镇定地指挥救援工作。

生:他一开始就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有61个人呢!

他唯独忘了自己。

生:他不是忘了自己,而是他早已做好了和船共存亡的打算。

……

师:让我们一起凝视着此时的他,关注它的神态和姿势,为什么称他为黑色的雕像呢?

生:他从容平静的样子像黑色的雕像。

生:他视死如归的形象像黑色的雕像。

(此时,学生对黑色雕像的理解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播放悲壮的音乐,教师进行小结。

师:是啊,作为船长,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职责,把60人全部救出去。此时,他还有什么好牵挂的呢?他要做的就是和自己的船共生死,此时的他以身殉职,他的形象不就像一尊雕像吗? 看着船长,我们不禁想道: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在雕像旁出示句子: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师: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的“又一次”的?(把课件中的“又一次”用异色突出。)

生:哈尔威船长在组织救援工作时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有61个人呢!那时他就已经选择了死亡,运用了一次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师:是啊,这一次,哈尔威船长或许还有逃生的希望,但他却放弃了,选择了与船共存亡,此时,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让我们深情地朗读二十九和三十这两个自然段。

(此处对“又一次”的理解,使哈尔威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更加高大起来。)

【教后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下面几点做得是比较到位的:

一、抓住重点,自主探究

《船长》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课文着重展现的是船长高大的形象。我在研读教材时,觉得最能体现船长高大形象的是船长下达的四道命令和这样两句话:“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几处都是文章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哈尔威的形象,我以自学为主,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自己去读,去感悟,去圈画批注,通过交流,孩子们大都能感受到哈尔威沉着镇定、保护妇女儿童、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有效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以读促想,尊重体验

阅读应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单纯地去讲解,而是通过让学生找句子、写批注、集体交流、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动的与文本交流、对话。随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哈尔威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慢慢高大起来,学生对哈尔威也由一开始的了解到最后的敬佩。

三、逐步引导,化解难点

语言文字的训练重在让学生通过读去领悟,去发现。以上这一教学片段,我抓住“为什么要把哈尔威船长称作是一尊黑色的雕像”的问题来让学生感受船长哈尔威的高大形象。我希望孩子们认识到船长面对死亡是多么镇定,多么从容,“一尊雕像”就是展示了他的这种形象这种精神。怎样来引导,这应该是关键。我从对船长哈尔威的印象入手, 让学生抓住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抓住关键的词句,借助图片等课程资源进行理解感悟,最终水到渠成。我想,教师的合理引导也是孩子正确感悟的关键。

四、音乐渲染,推入高潮

音乐极易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把音乐与文本结合起来,作用于儿童的视觉、听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为使学生充分地感受情境,我在引导学生明白了黑色的雕像就是哈尔威视死如归的形象时,便播放了悲壮的音乐,随着音乐的响起,我进行了深情小结,在图片、语言、音乐的多重刺激下,课堂被推向了高潮,学生都走进了文中那个情境,当他们再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时,哈尔威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高大起来了。

【作者单位: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哈尔雕像船长
有奖问答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出发吧,船长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当船长
船长,我的船长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