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2018-03-28 10:57王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资源生活

王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使生活化成为课程实施的助推器,从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实效性。笔者将从综合课程生活化、主题选择生活化、目标定位生活化、课程实施生活化四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综合课程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了学生自身与社会、自然、生活的联系,是一门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指向于未来生活的“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正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的那样:“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活化的课程理念,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从而形成一定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精心地设计与实施,让生活化成为课程实施的助推器、孩子自然生长的天空,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开放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

二、主题选择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所闻所见相吻合,这样才能为课程资源提供支撑。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积极思考并提出比较有意义的问题,并且能将问题简洁、明确地表述出来,形成课题。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这样就会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到培养。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就能提出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主题,能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活动主题和研究项目。比如雾霾现象探秘、一卡在手走遍天下、智能手机、落叶为何背朝天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此,引导学生从身边和生活中的小事或现象入手,从而确立研究的主题显得极为重要。

当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后,必须细化为具有可操作的内容。例如确立“学校周围环境调查”这个主题后,可将主题进行分级:调查学校门口交通车流量、调查学生附近的商店数量以及学校附近菜市场的情况等,这些都是要细化的主题。先确立好活动主题,再确定研究的内容,这样才能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主题确立要与学生的能力相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是开展活动的基础。

三、目标定位生活化

开展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走进自然、热爱自然,融入生活,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发展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当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定位活动的研究目标,让目标生活化。对于融入生活,主要引导学生要注重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其次,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逐渐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形成生活的技能,并认识自我,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为此,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时,要对生活化进行定位。例如“校园的春天”这个主题活动的生活化目标,就是“能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积极思考并提出比较有意义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校园的春天,寻找校园里春的气息,感受春天的美,从而萌发出对校园春天的热爱之情,产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朱永新教授也指出,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看成是教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生活,是学生成长的经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地成长。

四、课程实施生活化

挖掘生活中的资源。挖掘生活中的资源途径多,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挖掘和收集。一是校园生活资源。学校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按照他们的特点和兴趣,开展综合实踐活动。德育活动、班队活动、手工制作活动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开展“课间十分钟”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从学校生活入手,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进行调查和研究。二是家庭生活资源。家庭生活资源的范围和关联的更广更多。衣食住行、消费、理财、娱乐等都是孩子身边的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观察、发现,挖掘家庭生活中的资源。例如“我的寒假我做主”活动,就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引导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学习等,使计划清晰、可行,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三是社会生活资源。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关注的话题。例如“大豆转基因食品离我们有多远”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该方面信息收集和研究。引导学生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解决方法,从而让学生认清社会现实、体验现实生活、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从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现生活化,旨在立足于以人为本,为孩子提供自然生长的天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都是在自然和生活中形成的,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融入生活,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体验,从而在生活中感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从而实现生活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全面地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

【作者单位:宿迁市实验小学黄河分校 江苏】

猜你喜欢
生活化资源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