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学习建构高效课堂

2018-03-28 10:57周文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建构探究数学

周文艳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现代化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在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建构高效的课堂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需要的情感认知。研究表明:有不少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强调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尤其关注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比如课堂上,教师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几个赞,让学生有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样更利于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

数学学习中,观察、实验、操作、归纳、总结等都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数学课堂上应用一个或几个学习方法,比如《算24点》,教师可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或小组竞赛形式,看谁算得快、算得对,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求胜欲望,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机会,多一点操作的形式,多一点表现的机会,以唤醒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让学生拥有或大或小的成功体验

心理学家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点点的成功都有可能促使他们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合适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师布置分层次的数学家庭作业,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完成基础题,优秀的学生完成提高题,一般的学生完成基础题和部分提高题,每周再出周周练,巩固每星期学习的知识点。这样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内容,学生们都有了或大或小的成功体验,就能有所得、有所悟。

二、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谨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好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数学学习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孩子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了,课上也有可能是照搬数学书上的解题思路进行学习,这样的数学学习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有意识地引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制定导学单,教师根据每一节的内容特点和单元内容,为孩子打造富于个性化的导学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前对新课有所认识,有所探究。通过导学单的制定,既注重了不同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同时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内容,做到有效地预习,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准备。

(二)设计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活动

数学学习需要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设计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小组合作完成教学内容,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用小组的智慧,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验证、再建构的过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获得成功的经历。

(三)拓展学生数学课外知识阅读

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提高数学素养。在选材过程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指导学生选取难度适宜的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比如阅读中外数学家的生平、小故事、取得的成就等,给孩子种下一粒会发芽的种子,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等报刊,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孩子创造新的学习平台,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成功体验将更多,学习必定是高效的。

三、建构高效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建构高效课堂,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师生关系发生转变。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者,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学生的角色是接受者,处于学习的边缘地位。两者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而高效课堂中,老师亦是学生,学生亦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随着不同的需要不断转换,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改变备课理念

在传统备课中,教师基本上以备教材为主。为了确保高效课堂的进行,教师需备教材和学生;需备如何教和如何学;既要考虑教材,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制作导学单,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三)精心设计习题

习题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应精心设计好习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收获,这样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这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引导或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把零散的、片面的知识点,形成一定的体系,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和探究方法,才能真正建构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

【作者单位: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建构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