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心灵 唤醒欲望

2018-03-28 10:57华锡民周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灵作文语文

华锡民 周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提笔写作文,难于上青天”,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因此,有必要对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小学作文教学陈旧的教学观念、封闭僵化的教学体系做出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

学生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的知识技能、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的积累和反映,是学生心灵倾诉的外在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笔者致力追求孩子有感而发的心灵作文,在孩子快乐的倾吐中,得到习作能力上的提高,习作素养上的提升。

一、示范引领,唤醒学生写作热情

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兴趣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愿望的影响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不仅对本专业的语法、修辞、逻辑、文学作品、写作理论多加钻研,还要对音乐、美术舞蹈、科技等都有所接触。只有教师自己有了广阔、深厚的求知兴趣和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才能打开创新的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激起学生作文的动机。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兴趣是孩子们作文的最好激励,学生作文往往充满童真童趣,作为教师,应为读到这充满童趣的文字而感到无限的乐趣和快慰,应及时对顺畅、自然、优美的学生语言给以肯定和赏识,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放飞心灵和本真,并为追求这一境界而勤奋努力。

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对作文教学有着浓厚兴趣,才能以自己的知识积累,求知欲望、创造性的活动设计,去影响、激发、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使他们把作文看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觉而快乐地去写。

二、精心选题,唤醒学生表达欲望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都深深感到了那些“考场式”“命题式”的作文命题方法的弊端,这些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充满畏惧、焦虑和不安,进而形成消极厌烦的心理定势,抑制了作文的兴趣和愿望。

因此,我们在作文命题的内容和方式上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因此,我们在出作文题目时,应力求使其能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世界,撩拨学生的心弦,激发倾吐的需要,点燃作文的热情。经过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即选择他们熟悉的、理解的、有所触动的、感興趣的、有真情实感的内容。2.命题内容要有新意,应力求创新。如在教学《难忘的作文课》时,以《哈哈,竟有这样的作文课》《华老师,你真……》《时光啊,请停下您的脚步》等为题,以此激发学生探索、求成的欲望,使其欣然思之,此次学生的作文竟给了我许多出人意料的惊喜。3.某些作文题目可以提前准备,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如《记我最熟悉的人》等,提前一段时间布置,让学生有观察、组织、思考的阶段,从而在愉悦的心境中写出有个性的内容来。

三、创设氛围,助推学生写作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我们应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使学生作文的情绪高涨,思如泉涌。一次以《妈妈》为题的作文指导课,笔者为学生播放《游子吟》的儿童歌曲,让学生在乐曲的意境中回忆或想象妈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爱,同时画面播放了班级十多位同学妈妈平时的生活照或工作照,结果学生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积极踊跃,作文的思路拓宽了,各种盎然有趣、充满个性的作文快乐而出。再如,笔者让学生将自己最心爱的学具或玩具带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尽情把玩后,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各自向其他同学竭力介绍推销自己的学具或玩具,且要接受各种有关提问……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此番酝酿后再动笔,能不快乐吗?这样的设计,顺应了学生心理,引发了学生产生作文的种种需要,当然就激起了他们作文的欲望,拓宽了写作的思路,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作文也便成了快乐的心灵之旅。

四、媒体互动,打开学生写作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因其枯燥、程式化、低效而困扰教师与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学生在写作时,可边听音乐边欣赏非文本的可视化多媒体边进行构思。网络写作能整合传统写作本身的优点,传统的构思、写作、修改的模式被打破,在电脑上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文章进行增、删、补、改、复制、粘贴等,大大提高了修改效率。如我们学生们在写一篇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事物的说明文时,有的介绍自己的学校,有的介绍花草,有的介绍自己的房间,电子文本除文字外,有图片、有音乐,还有学生的旁白。在这个作文的创造过程中,他们坦言,不像是作文,有点像玩游戏。而批改作文,传统作文教学更是无法相比:运用博客、qq群等平台,学生在一节课中可阅读批改7-8篇文章,整个批改的过程,同学们相互评论,研讨,修改,在边聊边改的过程中达到了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轻松又愉悦。

此外,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不能只关注作文的文字技巧和形式,应尊重学生特有的表达方式,不以成人的思想、思维、语言去要求学生。用一颗真诚的心,对每一位学生都抱有良好的“期待”,对每个好词好句、灵光一现的思想闪光都不吝啬自己的表扬,真正贴近学生的欢喜和忧愁,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师生的情感才能发生共鸣,学生才会更进一步增强倾吐欲望、学习激情和表达信心,才能积极地愉快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中去。

生活本来就是快乐的,愿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积极探索创新,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享受快乐,让孩子的心灵在笔尖飞扬。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无锡市甘露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心灵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