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语境下的书画艺术

2018-03-29 00:43胡小兵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媒材书画艺术艺术作品

胡小兵

(安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1)

1

谈书画艺术的发展,媒材对于绘画而言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巫鸿先生在其重要力作《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以屏风为切入点,将绘画与其承载物——绘画媒材作为研究对象,以新颖的研究视角通过屏风媒材展开对中国绘画的研究,从小视角出发扩展到宽广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将人类学与艺术学进行交叉融合,以全新视野开拓了中国美术史研究,这也开启对媒材新的研究局面。在美术史中,绘画载体形式有诸如壁、卷、轴、屏、纸等,在书画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媒介材料在书画艺术演变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物质载体,影响着书画艺术语言形式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媒介材料是推动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史学上,印刷时代来临之前,很多材料对于绘画而言,既是绘画的媒介载体,也是绘画传播的重要媒介。

从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类开始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狩猎等活动以刻画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时产生了原始绘画,无论是刻在石头上还是洞穴的土壁上,此时石头与土壁便是绘画所需的媒材,但因作画难度较大而难以发展。随时间的推移,人类定居生活的开始,制陶的产生,原始人类反复摸索,发现陶器表面可以用于刻绘,各种蓝状纹、蓖点纹与几何纹样等在泥土上呈现。这些纹样在彩陶、彩绘陶等上或以几何纹出现,或以较为具象的形象出现,以陶土作为媒材而进行的原始创作,为后来的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始陶器的装饰,既是原始器物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始绘画艺术的一个主要载体”[1]。这或许是绘画的先声。

纵观中外艺术发展史,绘画媒材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别:一种是书画所需的媒介材料,如原始社会开始彩陶装饰绘画、洞窟壁画、岩地、帛、漆画、木版、石版等;第二种是用于表现绘画的媒介剂,其中包括书画颜料、树脂、墨、松节油、腊、白乳胶、盐、水等;第三种就是以一些自然物质为主的综合性媒材,诸如掐金丝、石膏粉、煤渣、金箔、废弃物等;第四种是当下利用数字技术表现绘画的新媒介,如使用电脑软件(photoshop、AE、3DMAX、Painter等)、数字终端等的声、光、色来表现的书画。这些媒介材料的应用,可以达到超乎意料的效果,这些绘画媒材在色泽、肌理、视觉感知上通过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在视觉感知上的软硬、透明程度等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从而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向观者展现的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材料美与技术美。

2

当下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书画艺术的发展增加了多样性,改变人们对传统书画创作的认知。二十世纪60年代,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中,艺术家们使用各种媒材、不断追随与众不同的创作观念,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常规概念。以此来看所谓的新媒介,是指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后出现在传统的油画、雕塑、版画、壁画、水墨画以外各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如影像、CG技术绘画、装置、行为、地景、动漫等之类艺术。作为艺术创作与艺术探索的重要载体便是艺术媒介,从文艺复兴到现实主义绘画,绘画给人以唯美唯俏之感。当照相术问世之始,对于绘画的冲击非常强,曾一度担心摄影会取代绘画,由此产生的争论也比较激烈,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我们不能否认摄影技术是时代的产物,且在这种时代产物的影响下,绘画向更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发展。

20世纪初,杜尚将小便池搬到艺术展览会上,并将其取名为《泉》,以此试图打破任何媒介和艺术观念的限制,也颠覆了世人对于艺术的看法;约翰·凯奇的综合艺术通过表演、实验音乐、视觉来进行,强调艺术的“偶发性”,将“事件”作为作品;此后,随着社会的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以视频图像、互联网、摄影摄像、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的新兴艺术逐渐兴起。信息交互艺术、电子影像、多媒体艺术、综合材料装置艺术、实验艺术等频繁地展出于各类重大美术活动中。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使艺术家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以交互影视、CG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大地艺术、软件设计艺术等为载体新媒介艺术拓展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扩展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现在,这类艺术形式已经在中国各大美术学院的教学课程和美术展览中开展。与传统媒材所作书画相比,当代新媒介艺术创作在观念上与手段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这种变化在直观表象上是书画艺术作品失去了往日的规定性。在心理感知上,艺术作品人们可以当它是幅画,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普通的物品,甚至可以是什么废弃物等等。书画艺术经历由传统媒材向现代媒介的转变,新媒介对于书画而言,无可否认新媒介下书画艺术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麦克卢汉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经指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延伸人的感觉器官,最突出的就是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改变了以往通过印刷物了解世界,转而以电子网络的新媒介来观看世界。尽管如此,在新媒介的情境下,书画艺术的发展与认知也相应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新媒介是把双刃剑,新媒介艺术简单复制、迅速传播的特性极大降低了艺术作品的神秘感。新媒介艺术改变了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的传播也空前广阔,使得生活与艺术边界变得模糊了”[2]。由此,改变了人们对于书画艺术的感知发生变化。

3

3.1 新媒介语境下书画艺术的观看碎片化与零散化

文化史学家将文化的传播漫长过程分为口头相传、印刷媒介传播、电子网络媒介传播。在这几个过程中,口头相传提供了现场的交流方式,这样使得交流双方产生互动性,思想与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碰撞,传统的权威在此过程中得以维系;印刷时代的来临,为口传阶段的文化艺术思想与观点记录提供便利,文化的受传者可以在不在现场的形式下能得以感受文化艺术思想的精髓。另外,印刷媒介的使用,使权威的思想储存在可移动的印刷媒介物中,为文化艺术的传播在广度与深度上提供可能;同样印刷媒介的传播,为不同时空的人提供更多的思想碰撞,人们在其中既能找到思想共鸣亦能产生怀疑与批判等,使得思想在每一次的碰撞、批判中得以完善;当下的新媒介语境下,在传播上产生交互式的传播,这为文化艺术信息的储存与传播提供诸多便利,可以说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产生了“地球村”的概念,使得不同地域生活、文化艺术产生碰撞。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中将媒介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冷媒介”具有清晰度低的特性,在其中,促使人对于缺失的信息进行弥补与考证,调动了人的再创造的能动性,“热媒介”诸如网络信息、广播、电影等具有高清晰度,剥夺了受众的参与机会,信息接收处于被动地位,那受众在信息的阅读上具有跳跃式,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艺术的传播上出现不连续性,不可避免的造成传播的碎片化与零散化。

新媒介下,在网络资源里,可以足不出户,便能找到想要的资源。但是书画艺术的传播,以读屏方式和现场交流方式无论在阅读心里还是情绪渲染上都有重大差异。以数字技术的新媒介,把书法文本与绘画原作转换成图像,这无疑是数字技术的伟大之处,但随之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个后果在于它把观者看书画艺术的心理感觉改变了。在数字图像前,观者对书画艺术作品的心里感知结构得以重塑,跳跃式的观看,使得观者的心态处于游离状态;另外,数字图像“广泛复制原作可能会削弱其受人尊重的程度”[3]。在约翰﹒伯格看来,许多著名的艺术作品已经达到“神圣遗产”的文化地位,伯格指出许多人到博物馆那里参观,“是与“神圣遗产”进行交流,我们迈着恭敬的步伐,有礼貌地向旁边退让以使他人看到作品,我们以严肃的语调说话,这当中弥漫着崇敬的气息”[3]。中国传统书画大多是以立轴或卷轴画形式呈现,以散点透视作画,一幅画作可以将四季美景尽收眼底。“在某些中国绘画中,太大的画幅使我们不能立刻看到整个画面。有时一处风景是画在一卷很长的绢上,我们只能逐段地分析欣赏,当我们在一端把画幅打开,在另一端把它卷起来时,我们也就游历了辽阔的原野,可以顺着河流的源头直到大海来探索它的变迁,当这一切完成后,我们对画面的统一性得到十分清楚的印象”[3]。由此看出,原作的阅读与屏幕的观看,在心理上、视觉上的感受存在差异,读屏替代不了的现场感。

3.2 书画艺术审美的平面化与世俗化

卓越的书画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给人以美的感受,就书画而言,其色彩、笔法、线条、肌理、空间布局、画面的意境等,观者在观看时都会引起思想之共鸣。那么,传统书画媒材向新媒介的演变,是否会导致管着审美感官与心理的变化?这点毋庸置疑。书画艺术的媒介从中国水墨到油画的层面,从传统媒材到跨媒介、转媒介、装置艺术、综合艺术等的层面,观者的审美感受上会截然不同。

数字技术的新媒介在快捷储存、传播的速率上对书画而言意义重大。但是,数字技术毕竟是以程序化的模式进行传播的,加之屏幕的清晰度与技术相关,会造成图像与视频的展示在一定程度上的视觉失真,使得读屏与看原作在情感上、审美的意象上有重大不同。在图像化信息的不断刷新下,观者对书画艺术作品及艺术作品背后(作者的生活环境、阅历、艺术思想、美学感知等)的思考大大地消减了,致使书画艺术作品在审美层面产生平面化、简单化。人们在读屏的过程中只关注图像信息,而不去思考图像信息背后的内容与动因,但那些隐藏在图像化信息背后的东西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值得去深究的。约翰伯格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油画原作静谧而冷凝,信息却从不如此,在这方面,即使挂在墙面上的是复制品,也无法同原作比拟。因为,在原作中,静谧冷凝直透画背(作画的实际材料:颜料),人们可以从中追溯画家当时挥笔作画的情景。它具有这样的效果:缩短画家作画和我们看画之间的时间距离”[4]。正因为如此,品味书画艺术作品的原作在审美感官上比读屏更具深层意味。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确实,媒介在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思维、想法,运用不同的媒介进行表现,向观者展现其艺术理念。当下,新媒介使得艺术不再是精英们把玩的,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人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介创作艺术作品,但是,艺术作品的高品位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得住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艺术审美趋向世俗化。清代黄钺的著作《二十四画品》将艺术分为气韵、神妙、高古、朴拙……,由此可知,画品的高低,首重画者的艺术玄想之品味,画者艺术品位、审美品味高,其作品的品味必然不低;反之则不然。画品不高,相应会影响观者审美感官,弱化审美主体的个性,必然会致使审美的庸俗化,进而对优良的传统审美理念产生一定的冲击。美学在人生和社会的终极思考中一直担负着重任,一旦庸俗化的审美理念进入大众的思维,毒害的不是观者的个体,而是会使社会的运转缺少某种准心。

3.3 书画艺术缺乏经典之作

何为经典之作?经典的艺术作品具有权威性与典范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在历史的变迁中最具价值的那部分作品,对后世具有教育和传承的意义,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品。《兰亭序》何以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于其行云流水、遒美劲健的线条,无论横、撇、捺、点、钩、折等,极尽用笔使锋之妙,自唐太宗誉王右军之书法尽善尽美后,成为后世摹写的经典圣品。再以《富春山居图》来说,其分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与《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高一尺余,长约7米多,展现了富春江一带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树木苍苍,村落、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给人咫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长卷,在笔墨、布局、意境上,皆使观者叹为观止。约翰﹒伯格:“我们看见‘风景’时,也就身临其境。我们若是“看见”过去的艺术品,便会置身于历史之中了”[4]。这或许是对经典作品的最佳褒奖。

书画艺术在当下,艺术经历从传统的媒材发展到以数字技术、综合材料的新媒介表现阶段,艺术呈现多样化,形成的转媒介(trans-media)网络、跨媒介(cross-media)、影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 Art)、影像行为(Video Performance Art)等等,艺术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声、光、色、综合材料等等实现了其艺术理想,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细想一下,众多艺术家是运用新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其中,不免有一些艺术家想利用新媒介走捷径,创作的心态浮躁,诸如一些低俗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亦有一些江湖画家,专业业务低下,却利用新媒介炒作自己,如借助软件将自己的头像与一些书画名人、政界大佬、商界大咖等合成在一起,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然其艺术作品却逃脱不了俗不可耐的境地。媒介的发展,在为艺术家艺术创作上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造就了鱼龙混杂的艺术空间,为一些不愿沉静下来搞艺术创作想走捷径之人提供便利之门。

当下的艺术环境,媒介的无限开拓应用,使艺术家的创作达到高度自由,相对于传统书画媒材而言,在新媒介的语境下总是感觉有遗憾之处,那便是源于艺术家创作媒介的过分自由。现代新媒介与数字技术工具的使用,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设想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甚至可以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可以任意控制作品的表现细节。尽管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但是艺术的表现过度自由绝非是件美事。新媒介降低了艺术创作技法的门槛,使得人人可以成为艺术家,但是,这也相应导致艺术创作的情感诉求的无力。当下,艺术媒介的形式多样,艺术家在浩瀚如海的艺术创作空间里,会感到茫然与虚无,我们不难看出一些装置作品、行为艺术、书画作品等,或停留在杂耍式展示,或思想单薄、或艺术表达方面言之无物。

另外,以数字技术的新媒介提供的各种制图软件,使人可以很方便将不同的图像,不同时代的图像嫁接、拼贴在一起。技术的发展为图像的制作带来便利却降低了人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从我们今天的中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书法就可以看出端倪,基本上到了有写无法的地步,因为今天的电脑的发展,各种程序化的字体在电脑上都能找到,不需要再去努力的练习书法。绘画艺术同样存在此类的情况,从最近几届全国美展中可以看出,数字媒介提供声光色等技术,以往从写生中提炼素材进行创作,现在很多人运用投影技术将物象投至画布上,再构形廓,在惊于形准确的同时却叹神的丢失。殊不知书画艺术是以形写神,在这层面上来说,艺术家缺乏相应的艺术修养,使其艺术作品在思想性与社会性方面缺失,那作品的艺术性必然会削弱。书画艺术的底蕴是哲学与文化构成,唐宋等远的朝代不说,看看清以来的石涛、八大山人、黄宾虹、潘天寿等,在其作品中,蕴含很深的哲理。而如今的画家,学之皮毛,嫣然于人,有思想、有底蕴的作品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当下很多画家缺失追求艺术的寂静之心,连什么是“艺术之美”都没搞清楚,就急于利用媒介推介自己及其作品。书画媒介的发展,在当下创作一派繁荣的景象下,由于艺术修养的低下,急功近利,致使艺术创作缺乏经典之作已然成为现实。

4

媒材(媒介)对于绘画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展现其思想的载体,同时现代媒介成为艺术家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对于艺术而言,去糟粕留精华是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诚然,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历经几百年传统绘画在当下呈现诸多形态,融多种材料语言、新的技术手法、中西方艺术观念和视觉形式等,这是艺术史发展的必然。对于新艺术媒介的出现,作为艺术家应抱着批评的态度,不应满盘接受。传统绘画不是过时产物的代名词,他是艺术家学习与创作的数据库,在视觉上仍然为观者带来视觉感受与审美需求。

4.1 艺术作品应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就书画艺术层面,为什么出现诸多以表演为手段的书画艺术,拿书法为例,在书写过程中出现呐喊,或者出现抱着穿三点式服装的美女写字,或者出现把人倒立来写字等等,这些无疑是亵渎艺术,恰恰这样的“表演艺术”还会有机构赞助,围观之人大赞精绝。当下,艺术形态丰富多彩,使观者眼花缭乱,而对于优秀艺术作品的考量,其首要条件是其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艺术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时代产物,要符合其所在的社会语境。媒材只是表达艺术作品的材料,艺术家为了在其作品中为了传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而选择适当的媒材,体现时代精神,不是为了媒材而放弃书画艺术的最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书画的思想性。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主题、情节、题材、细节、情感等要素的总和,在视觉上应给予人美感,引发观者的沉思与共鸣。德国的美学家莱辛指出:“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则”,这就是书画艺术的规定性,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必须“美”,艺术家在艺术品投入的情感便是艺术家的思想,思想观念的高低,决定艺术作品的优劣。在从艺过程中,艺术家要能耐得住寂寞,在浮躁繁杂的社会环境中要能沉静下来。纵观艺术史,凡是经典之作必能在形式与内容上经得住观者的推敲,任时间的推移,始终受人追捧。

4.2 要有文化自信

85新潮以来,西方的艺术思潮进入国内,各种艺术形式得到广泛发展,就这一思潮,积极方面使得中国艺术与世界对话,但是在这思潮背后也有诸多弊端,认为凡是进入中国的西方艺术都是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出现了品味及其低下,甚至反人类的所谓的行为艺术,曾一度出现“与猪共同生活的几十天”“十二平方米”“65公斤”等一系列低俗的行为艺术。在那段时期,所谓的行为艺术存在“不是裸着,就是割肉”的普遍现象,就其原因,无外乎对于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不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法宝。媒材的精进,使得书画艺术的存在多元化,拓宽书画艺术的表现视野。文化与艺术具有内在因子,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艺术家立足于本土化,其作品能在审美层面满足不同地域文化与人群,立足本土文化,坚信本土文化,才能使得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艺术家才能丰富其知识与涵养,其艺术作品亦必然具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

4.3 正确认识新媒介

新事物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纵观艺术史,科技的发展会推动艺术的进步。当下艺术形态由传统媒材的书画艺术形式向新媒介(跨媒介、转媒介)的形式发展,无可否认为书画艺术在存取、记录、展示、传播等方面带来优越感,但是,自身的片面化展示也会带来欣赏的不完整性,利用新媒介无限复制原作,必将带来原作的个性与原创性的缺失,同样带来艺术道德的丢失。

新媒介在当下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但是,正确认识新媒介是关键。新媒介的与语境下,书画艺术同样需要坚实的艺术基础与深厚的艺术蒙养,同样需要美学基础,艺术家要始终意识,传统媒材向新媒介的演变,他们只是工具的精进,不是为材料而材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的书画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种产物,它饱含着人类的表达情感和审美。绘画在历史的长河中起到了记录时代变迁。对于书画而言,从传统媒材向现代媒介的转变是书画史的发展必然,艺术工作者需要合理有效的运用新媒介,来创作既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具有深度思想与文化内涵的作品。

由上可知,事物发展总是利弊相伴,书画艺术发展到现在,每次的变革都与书画艺术的媒介发展分不开,新媒介给书画艺术画的创作提供优越条件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书画创作方式与审美鉴赏产生影响。书画者依赖数字技术的新媒介,人人可以利用图像的嫁接拼贴实现自己的艺术家梦想,这样的滥用或过度使用图像,使书画艺术面临个性与独创性的削弱,审美出现平面化与庸俗化,使书画艺术失去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社会的发展,书画媒介的拓展,我们不能否认新媒介对于书画创作、传播的积极意义,但也要认识其中的不利一面。面对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家应该以合理的尺度去运用,以理性的思维去衡量,在确保书画艺术的独创性与多样性的前提下,发挥数字技术新媒介在书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有利之处,让书画艺术不仅具有时代特性,而且要保持书画艺术的独创性与多样性,使书画艺术得到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媒材书画艺术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赋材料以生命一一自然媒材单元课程教学探索
残葵余姿——基于媒材拓展的儿童线性写生实验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书画艺术殿堂学生作品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2015年会胜利召开
混凝土媒材在城市雕塑中的潜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