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中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8-03-29 05:02薛增航郭子毓曲宏歌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8期
关键词:概论教师教学

薛增航,郭子毓,曲宏歌

(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1 《概论》课的教学现状

1.1 学生方面

在笔者授课的过程中接收到学生的各种反馈中发现,目前在采用传统授课形式的班级中,《概论》课的接受程度普遍很低。《概论》课被称为“政治课”,从而被一些学生贴上了“无聊、不用听、考试前背一背就可以”的标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政治课”如此的反感?作为教师,有责任去研究和改变这种状态。

1.2 教师方面

笔者所在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极为严格,马克思主义学院更是如此,对于每一名上课的教师从语言、授课内容、课件准备、教案讲稿等多个方面都严格要求。教师本人也力争上好每一节课,但是即便是如此,课堂效果往往也不甚理想。笔者认为这也是很多《概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为什么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同学们还是不喜欢呢?

2 《概论》课中问题式教学的应用

2.1 教学目的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这个问题,这就告诉我们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思想和技能都过硬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作为 《概论》课教师,如何把这种思想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接受、认可、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教学的最高目标。就在传统授课形式出现问题的今天,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问题式教学就逐渐地走入了课堂。

2.2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最早被提出来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苏联的教育家马赫穆托夫等人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其中包括:(1)让学生直接面临要进行理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2)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产生问题情境;(3)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求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途径的问题性作业;(4)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体验关于这些事实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等十种方法。问题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出问题只是其教学方式其中的一种。但是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不同,问题式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自觉的探索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对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3 问题式教学应用的实际效果

笔者所在学校成立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期班 (以下简称“教改班”),统一从应届的临床专业学生中择优选拔,与传统大班授课的方式不同,教改班每届只选30人左右,充分保证了授课质量和效率。教改班配有专门的教室,教具都是特殊设计过的,根据教师的授课要求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圆桌授课等。对于《概论》课,已经开始进行了一定的问题式教学的引入。例如:在讲到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们进行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采用社会的反面例子让学生们加以分析,反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反面的例子这么多,我们还说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呢?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这句话是不是纸上空谈呢?学生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论证工人阶级仍然是领导阶级呢?这样先通过把正确的思想和学生们错误的思想相碰撞激发出学生们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一步步问题设置的引导使学生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去论证这个命题。课后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思维紧凑,逻辑清晰,从理论到实践跟着教师的问题引导一步步自己找到答案,记忆深刻,真正解决了自己的疑惑和怀疑。

3 实践中关于问题式教学的思考

3.1 影响问题式教学的因素

首先是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很多因素,比如:人数、教室、教具、时间、实践课等。这些也都是对于问题式教学甚至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客观因素。教学改革的形式也正在于此,扩大师资力量,大班变小班,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时间设置由教师自行安排等一系列改革创新问题并不是不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在把握住教学主线的前提下,大胆进行创新尝试,最后形成自身的体系和特点都是发展问题式教学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学生本身。学生永远是教育当中的主体,即便是一对一的教学,都有可能出现消极懈怠的负面情绪。所以学生本身的思想观念是影响问题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即便问题式教学很新颖,也有效甚至很有趣,但是如果学生一开始对教学就有抵触情绪,那一切也都是徒劳的。所以教学改革不光要改形式,更要利用形式上的转变把学生的思想矫正。通过教学方式的递进式改革让学生通过问题式教学真正的发现理论知识的魅力和重要,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潜能。

最后是教师。传统个别教师对于问题式教学的理解偏于简单,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教师也要学习问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是简单地抛出问题而是要对整体课程的框架有所把握,运用问题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合理恰当的设计问题导向,从而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在教学创新环节也要进行思考,不局限于提出问题,甚至可以故意引导学生“走弯路”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问题,从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寻求正解的欲望。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更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3.2 关于问题式教学发展的思考

问题式教学本身是一种成熟的,有理论支持的教学模式,只是我们的实际应用以及经验不足。从笔者的经历看来,问题式教学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掘他们的潜力,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和记忆程度。而且国家提倡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思想上要转变才是最关键的。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逐渐的克服如师资力量、教室、教具等一系列客观问题后,也许问题式教学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虽然就目前来看,问题式教学的应用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有很大的值得教师研究的空间,但总体来看,在问题式教学的催化下,整个教学过程的气氛是轻松的,环节是紧扣的,逻辑是严谨的,效果是很好的。这就说明了问题式教学只要方法得当,是能够让学生自主产生学习兴趣的。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想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好在哪里,每一名学生也都想做一名思想、学习都合格的优秀大学生,所以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优秀、更轻松、更容易接纳的课堂。随着教学改革的一步步推进,问题式教学的应用一定也会越来越广泛,最终会使《概论》课成为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猜你喜欢
概论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