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水文化宣传报道提高文化自信的思考

2018-03-29 16:25
传播力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载体文化

一、文化自信与水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的,文化自信是基于每个国家自诞生之日起逐渐积累起的对于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的整体信念。充分的民族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得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并以拥有这种文化而骄傲和自豪。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不具备相应的文化自信,甚至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存在质疑,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必将是荆棘丛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的民族自信这个字眼,以文化自信为精神指导,全面建设我国在制度建设、理论宣传以及文化传播等各方面工作。这其中,水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了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化自信是要肯定我国水文化价值,坚定对于我国水文化的宣传。如果对于水文化缺乏认识,就不能很好得利用我国的水资源,我国的水文化事业发展就会受阻。

二、坚定水文化自信的过程

坚定水文化的过程就是要不断了解我国的水文化,自水文化一次被提出之日起,公众对于水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二个主要的阶段:

一是认识水文化的过程。人们对于水文化一词起初是比较陌生的,许多人并不了解中国的水文化。许多人认为,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不能经过加工和贸易,水文化没有呈现的载体,那么水文化就是不存在的。然而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做着许多与水打交道的工作,水利工程一直是国家事务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对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大有裨益。因此1988年水文化被首次提出,发展到现在许多人对于水文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同。

二是水文化普及的过程。起初水文化的发展还只是被少数人所关注,但是慢慢的水文化被更多的人认识甚至被国家的领导人所重视,对于水资源的宣传工作逐步提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上来。在地方,许多爱好水文化的人自发组织起很多社会团体去研究和传播我国的水文化。同时,政府从国家的层面引发了关于水文化的各种文件,例如2011年11月18日印发的《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中央的大力号召下,我国的水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2014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意选择在水立方接待各国领导人,那是因为水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

三、水文化自信宣传的措施

(一)加大水文化国内的传播力度

应丰富和创新水文化的传播的形式,不断丰富水文化传播的内容。当前我们在国内的传播水文化上己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展示各种实物载体传播水文化。主要通过水体、水工程、水环境、水的展览馆、水的博物馆、水文化广场等有形的载体来传播水文化。这些实物载体中水文化是它们的灵瑰,人们在观看和品尝这些有形的水载体时接受到优秀水文化的熏陶。

(二)通过开展各种水文化活动传播水文化

主要通过开展各类水文化教育、水文化考察、举办水文化论坛、水文化研讨会、水水文化的课题研究以及以水为主题的文艺体育活动等形式大力传播水文化。通过这些活动,为水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逐步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水文化

进一步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提高水文化的传播力度,目前我国许多的党报党刊都刊登过水文化相关内容的文章,其次目前省级的各类报刊和专门性的水利报刊等对于水文化的传播力度就更大的。未来应当在更多的报纸杂志等刊物上刊登更多对于水文化宣传的相关报道。公众了解水文化的渠道越多,就能更多了解水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而激发公民对于水资源保护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水文化自信的程度。

(四)通过发展水文化创意产业来传播水文化

主要通过把水文化的传播融入到影视业、出版业、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行业,充分发挥水文化的特殊优势大力传播水文化。通过产业化这种方式,加大水文化自身的传播,发挥放大效应。

(五)进一步利用互联网进行水文化宣传

互联网传播方式目前最快的信息传递方式,现在许多年轻人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都是来自于互联网。因此对于水文化的宣传要重视依靠互联网宣传平台。目前我国专门性的水文化网站有两个,在未来应当进一步增加水文化门户网站数量,同时加快微博、微信等信息推动平台建设,为更多的网民推动相关的水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马云,单鹏飞,董红燕.水文化传承视域下城市水利风景区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7,33(02):104-109.

[2]王长松,李舒涵,王亚男.北京水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0):129-132.

[3]袁博.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郑晓云.水文化的理论与前景[J].思想战线,2013,39(04):1-8.

[5]谭徐明.水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类型与价值阐释[J].中国水利,2012(21):1-4.

[6]毛春梅,陈苡慈,孙宗凤,张鹏程,朱丽向.新时期水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水利文化的关系 [J].水利经济,2011,29(04):63-66+74.

[7]汪德华.试论水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J].城市规划汇刊,2000(03):29-36+79.

猜你喜欢
载体文化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谁远谁近?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