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行性路径探索

2018-03-29 21:41郭继毅何彩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建大学生教育

郭继毅,何彩梅

(贺州学院 教务处;2.贺州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以保障和促进就业,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1].目前,各大高校十分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地方高校,它们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2],但目前许多新建地方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3],导致教育成果不明显,给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新建地方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新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

1 新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当前,新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困境具体表现如下[2-5]:1.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往往注重的是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怎么扩大办学规模、做强学科专业,而忽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2.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较为淡薄,一些大学生虽有创业激情,但缺乏毅力和实践.由于地方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开展创业活动缺乏基础,且对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及条件缺乏了解,导致大部分地方高校学生对创业活动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对创业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虽有创业的激情,但缺乏毅力,一旦创业失败,就会失去信心,产生挫败感,不能坚持下去;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少,经验不足和胆识不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软肋.3.缺少创新创业课程,当前地方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也没有构建合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教材.4.缺乏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大多地方高校缺乏创业经验的教师,未曾接受创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难以提供创新创业的专业指导和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再加上教师本身科研任务和教学工作繁重,对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5.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建立过于简单.由于地方高校条件不相同,推行实践的力度参差不齐.另外,地方高校资金和资源有限,导致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乏,难以满足大学生对实践机会的需求.6.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很多地方高校由于管理制度、资金及资源支持不完善,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入发展.

2 新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行性路径探索

2.1 加强新建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

首先,培养方案从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从教学范式向培育范式转型,使新建地方高校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其次,新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再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视.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态度的培养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态度,才能够有足够的创业意识和倾向.首先,打破大学生传统观念,让他们充分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不断鼓励和支持他们创业,减轻心理负担,使他们时刻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二是学校、社会提供搭建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其次,应当通过与大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争取学生家长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再次,地方学校应当组织大学生对一些成功创业案例进行学习与讨论,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业欲望.适当地分析一些创业者失败的经验,让大学生知道创业存在危机感,应以谨慎的态度投入到其中.

2.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3.1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新建地方高校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课程安排上,针对性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如融入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有关专业研究新进展、专业技术应用与创新、专业相关内容综合利用、产品应用与营销服务等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知识,进行多方面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并制定学时要求,纳入学分管理.此外,及时通过开办创新创业讲座和学术报告,将一些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和新知识引入教学.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建设有关创新创业内容的视频公开课、微课和慕课,供学生在线学习,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

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始终将创新创业实践贯穿于大学实践教育整个过程.大一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认知实习,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大二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知识、技术与方法能力并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三期间,学生可以通过校内的产学研训练,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四期间,学生通过企业实习,逐渐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3.2 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实施,首先,地方高校应重视开展多样化教育宣传工作.如可以采用校园网站、学生论坛、校内广播、公告栏等媒介进行宣传一些创业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第二,开设兴趣班,将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组织起来,以兴趣班的形式开展教育指导,如通过开展讲坛,经验交流、项目设计、岗位实习实训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其次,定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以成功案例,鼓励大学生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再次,通过组织“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术论文大赛、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设计和名师讲座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如专业技能与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考证活动等,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并从中获得创业经验.

2.4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有必要组建一支具备创新创业指导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且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案例研究,加强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以岗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进修等形式,开展教师创新创业专项培训、研讨会;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聘请成功人士为创新创业兼职教师并建立相关聘任机制.

2.5 导师制的建立

建立一支拥有专业和职业知识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由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并以科研成果为载体,引导他们进行创业实践.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指导帮助,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他们的创业实践能力.

2.6 加强实训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起着不可缺的关键作用,应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使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实验教学,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相结合.同时新建地方高校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依靠社会相关资源,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一是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如创新创业实验室、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二是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了解企业运作的机制,并且发挥企业人才优势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力量.注重学校和企业双向互动,谋求合作共赢;与企业共建共享科研创新实验室,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聘请企业专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引进企业资金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等形式.把企业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重要场所,开展“企业顶岗实习”“创业实训体验”等活动,搭建开放式、立体化的创业实践平台.

2.7 加强创新创业信息服务支撑

通过新媒介如QQ、微信、微博等开展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学生通过网上测评进行免费的职业能力测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如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发表论文、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等服务.创建创业指导站,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专业指导和咨询.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增强其创新创业信心.

2.8 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和办法,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现有硬软件设施.通过加大教师创新创业力度的培养,为大学生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对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给予政策支持,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给予教师工作量补贴,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与教师的晋升、岗位聘用和工资挂钩,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给予相应学分,纳入成绩档案,并给予表彰奖励等,这些措施可以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也为创新创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扶持体系,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顺利进行.设立专项资金,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2.9 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建立

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导师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培训组织、实践成效、信息服务及保障机制等各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水平.

2.10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创新创业教育

立足于新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双向融合的培养模式,从而形成以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活动、管理制度、保障措施等全方位融合的新体系,逐步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大学生基本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3 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应成为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重要办学目标.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应结合实际,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探索一条适合新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全面推进地方高校教育改革.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3):119-123.

〔2〕何桂玲,陈育文,何晓琳.地方性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2015,30(6):78-79.

〔3〕罗文雯,朱金龙.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1):142-144.

〔4〕邓明英.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韵瓶颈与突破[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8-30.

〔5〕雷园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实践体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113-115.

猜你喜欢
新建大学生教育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国外教育奇趣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