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自我防护研究

2018-03-30 23:16陈婷
医药前沿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规范化流程化疗

陈婷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陕西 西安 710100)

我院为了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自我防护措施,对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干预,现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均为女性,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54、25岁,21名护理人员年龄均数为(28.78±5.35)岁;工作时间为3至20年,平均工作时间为(8.24±3.61)年;文化程度:2名为中专,3名为大专,15名为本科,1名研究生;其中19名已婚,2名未婚。21名护理人员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均已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1.2 方法

对21名护理人员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具体管理措施为:

(1)组织开会讨论:由相关科室的负责人组织护理工作人员对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以及规范化疗药物操作的防护流程等,同时制定相关的防护知识培训方案[1]。

(2)加强化疗药物防护的规范化培训:科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培训,例如每月可开展2期,重点向护理人员讲解化疗药物防护知识,例如化疗药物的分类、贮存、毒副作用、污染途径、注意事项、化疗废弃物的处理程序、防护的常用方法等,同时向其详细讲解生物安全柜操作的规范流程,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培训结束后,可对护理人员实施考核,增加其重视程度。

(3)规范化疗药物操作防护流程:为保证防护操作的规范化,医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重点对化疗药物的操作流程、细胞毒性废弃物处理程序进行规范,嘱咐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注意工作细节,例如穿戴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衣,合理使用生物安全柜,并规范处理废弃物、意外事件(化疗药物泄露等)[2]。

(4)组建健康档案:为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危害,应定期(每半年一次)对其实施体检,主要检查护理人员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若发现护理人员存在不良反应征象,应立即对其实施岗位调动,减轻损害。

1.3 评估指标及效果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指标情况。

1.3.2 效果评估标准

(1)防护知识评分选择我院自制的化疗药物防护知识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对化疗药物的基础知识以及防护知识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即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基础知识以及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管理效果越显著[3]。

(2)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评分主要由我院护理科室的护士长不定期对护理人员的配置化疗药物操作流程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操作越规范,管理效果越显著。

(3)身体污染指标主要是指化疗药物飞溅污染护理人员身体的次数,周围环境污染指标主要是指化疗药物污染周边环境(以化疗药物为中心50厘米半径内)的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对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指标情况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s)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比较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

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1。

表1 比较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分)

2.2 比较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指标情况

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的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次数较管理前有显著减少,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2。

表2 比较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指标情况(次)

3.讨论

本研究为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自我防护措施,对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干预,主要是指对护理人员实施防护知识培训、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及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体检等措施,研究发现,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防护知识培训,可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认知程度,使其充分意识到化疗药物的危害及毒副作用,了解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激发其对化疗药物危害的警惕性,增强其自身防护意识,而通过对护理人实施化疗药物配置操作流程规范化管理,可有效纠正护理人员在配置过程中的不良操作行为,减少化疗药物对自身、同事及周围环境的伤害;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健康体检,有助于了解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情况,避免其因化疗药物加重损伤[4]。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对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其配置操作,减少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发生次数,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秀凤.静脉药物配置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2):47,49.

[2]沈妤,谭思源,薛晓明,等.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技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4):4276-4278.

[3]孙红,王蕾,关欣,等.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32-1237.

[4]袁燕菲.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安徽医学,2014,35(1):123-124.

猜你喜欢
规范化流程化疗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跟踪导练(二)(3)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