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8-03-30 23:16徐强
医药前沿 2018年1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量表

徐强

(四川省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乐山 614100)

现代医疗逐渐于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模式发展,以此背景下,有研究指出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1]。鉴于此,本文择期2014年3月—2017年8月为时间段,将期间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设一组对比试验,评价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此课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择期2014年3月—2017年8月为时间段,将期间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设一组对比试验;纳入标准:本组患者入院均行相关检查确诊,符合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2]中相关诊断标准,抗精神病药物以达到稳定病情的维持剂量,对于本次研究内容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药物、酒精等成瘾史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或哺乳期患者。现有数字表随机法分对照组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3.36±6.94)岁;实验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4.13±7.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药物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富马酸喹硫平(企业名称: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370040)500~600mg/d,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存在焦虑、抑郁、失眠等表现,遵医嘱给予患者短期药物干预;

1.2.2 康复训练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康复训练,内容均有我院精神科接受过相应的护理人员完成,内容的制定依据患者性格、喜好、教育程度、家庭背景、躯体表现、治疗方案、病情进展等结合评估:(1)交往及娱乐训练:选择在我院专门训练室展开,指导患者对自我日常生活合理安排,如作息时间、整理床铺、收拾衣物等生活行为,同时每日清晨引导患者完成一定组量的体操运动,日间则根据患者喜好安排,轻松游戏、书刊物阅读、跳舞、唱歌、体育竞技(适量)等活动,以此训练培养患者对自我生活方式的规律性、主动性、积极性;(2)社交训练:定期组织、开展社会交往活动,鼓励、引导患者主动与人沟通,传授相关交往经验,如如何赞美别人、如何与他人交朋友等等,促使患者心理处于开放、轻松、愉悦状态;(3)社会职能训练:依科室条件能力,为患者安排计算机、缝纫、编制等相关生活职能训练,满足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技能。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对患者治疗情况予以评估统计,通过总结其效果满意后,方可进入下一疗程康复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1)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sychiatric symptoms were assess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量表内共计30项条目,涉及阳性量表与阴性量表各7项,总分为49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改良版维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od-ified cersion,M-WCST):共涉及错误应答、正确分类、持续错误、瞬时记忆等维度,总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1.0型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由独立样本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PANSS量表评分差异

经PANSS量表处理后显示,实验组阴性症状评分与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PANSS量表评分差异(分,±s)

表1 两组PANSS量表评分差异(分,±s)

注:两组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t值分别为13.52、6.77;两组组内比较,#表示P<0.05;实验组t值分别为3.92、15.35、9.79;对照组值分别为4.41、3.13、7.03。

组别 时间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总分实验组(34) 治疗前 20.11±1.92 29.03±1.25 68.49±7.06治疗后 16.36±1.52 6.98±2.31* 45.41±4.36*对照组(34) 治疗前 20.01±1.98 28.77±1.19 68.93±6.11治疗后 15.62±0.19 24.52±0.31 53.77±1.35

2.2 两组M-WCST测验结果差异

由M-WCST测验显示实验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M-WCST测验结果差异(分,±s)

表2 两组M-WCST测验结果差异(分,±s)

注:组间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t值分别为16.36、14.99、12.03、9.77;组内比较,#表示P<0.05,实验组t值分别为14.25、10.33、7.36、12.22、14.41;对照组 值分别为5.92、3.31、6.79、4.03、3.55。

组别 时间 错误应答 正确分类 持续错误 瞬时记忆 总正确应答实验组(34)治疗前 44.18±5.31 15.36±1.88 34.66±7.52 17.05±2.03 76.23±3.69治疗后 21.21±6.06*29.97±1.25* 23.19±5.11 33.03±2.13*89.98±4.13*对照组(34)治疗前 44.62±7.00 15.52±2.20 33.16±5.95 16.69±2.26 75.97±4.41治疗后 38.77±6.18 18.79±3.31 24.36±4.97 21.53±3.16 79.79±5.0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在我国精神科并不常见,具有典型精神类疾病的特征,如患者记忆、形象、思维能力、执行功能、注意力等认知功能方面存在明显障碍。临床治疗以非典型药物干预为主,目的在于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本次研究所采用的M-WCST量表属于现阶段研发的,针对认知功能状况测量的有效工具之一,通过此量表直接反应患者记忆、注意力、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认知等方面的表现,特别对于其认知功能水平予以客观评估,在我国精神疾病的疗效、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本文结果可见,经PANSS评分处理后显示,实验组阴性症状评分与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由M-WCST评分显示实验组同样优于对照组。提示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我国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多采用封闭治疗模式,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其自身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等方面障碍表现,加上药物治疗的反复,可从很大程度上加重患者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药物治疗作为基础医疗干预举措,在治疗期间重要性不可替代,以本次研究中富马酸喹硫平为例,本药属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类药物,通过与患者血浆代谢物N-脱烃基喹硫平及其他神经递质间受体作用机制,在人体脑内,喹硫平及N-脱烃基喹硫平对5-羟色胺(5-HT2)受体和多巴胺D1和多巴胺D2受体具有亲和力[4]。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可却不错效果。但由本文结果提示,单用药物组其效果较之联合康复治疗组存在效果不足表现,提示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入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4]。这是因为首发分裂症患者对于临床用药、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上长期的疗程、与封闭自我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导致精神方面、认知方面、社会功能方面能力下降。康复训练针对此情况予以展开,训练中通过对患者生活技能、社会智能、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训练方案,使患者逐渐恢复开朗、积极等正面情绪,依从性的提升保证了治疗收益的最大化[4]。

综上所述,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药物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案,具有理想治疗效果,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品.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7):494-495.

[2]杨甫德,吉中孚.药物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2,21(10):624-628.

[3]田建华.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7,23(1):16-17.

[4]李国宁,张俊,熊慧琳,等.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1):26-29.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量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