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2018-03-30 23:16刘静静王春莹江永强王彩霞乔伟屈耀宁李娜张永欢
医药前沿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特发性紫癜血小板

刘静静 王春莹 江永强 王彩霞 乔伟 屈耀宁 李娜 张永欢

(兵工业521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机体免疫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患者血小板正常寿命周期缩短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患者的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黏膜与皮肤出现自发性出血等症状[1]。临床研究显示地塞米松在治疗ITP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选择何种剂量的地塞米松则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现结合对我院2014年8月到2017年2月间收治的70例ITP患者的治疗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不同剂量地塞米松的临床应用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ITP诊断标准;可以收到患者完整检查和治疗资料;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配合度较低等的患者。

抽取2014年8月到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70例ITP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18~76岁、平均(41.40±0.65)岁,病程1~3年、平均为(2.01±0.05)年;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26例,年龄20~76岁、平均(43.41±0.54)岁,病程区间为1~3年、平均为(1.95±0.05)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10~15mg/d连用7天后改用泼尼松(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3180)50~60mg/d维持1周,后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量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93)治疗,每日静脉注射40mg/d,连续用药4d;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进行监测,并结合监测结果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在治疗期间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维生素C治疗。

1.3 疗效判定

完全反应:活动性出血完全停止,血小板≥100×109L-1;部分反应:活动性出血有所减少,但血小板位于(30~100)×109L-1;无反应:活动性出血基本无改善甚至加重,血小板<109L-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泼尼松治疗后,患者的完全反应与部分反应人数少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整体反应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高血压1例、胃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35);对照组:高血压2例、胃部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30,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ITP是一种伴随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成人ITP以慢性为主,多发于20~50岁之间,女性常见,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的特点。对于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临床研究显示可能与红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因素的变化有关[3-4]。目前,临床上对于ITP的治疗多以地塞米松为主,但是,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所具有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血清半衰期为190min,是中效皮质激素强的松的3倍,具有抗过敏、抗炎、抗毒素和调节免疫的作用。但其使用不当或大剂量应用可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如浮肿、血压升高、失眠等。本文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泼尼松治疗后,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患者的整体反应率80.0%低于观察组94.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患者11.4%。由此表明,地塞米松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大剂量用药所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中采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反应率并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三珍,陈炳强,何洲.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3):298-299.

[2]刘玉芳.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2358-2360.

[3]左尚明.48例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02):51.

[4]覃黄正.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90-92.

猜你喜欢
特发性紫癜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说说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