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3-30 23:16朱靖
医药前沿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牙合投影畸形

朱靖

(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塘湾卫生院 江苏 泰州 225317)

在目前,儿童错牙合畸形率逐年上升,对患儿牙合颌面发育影响较大,可导致患儿出现龋齿、牙周炎、颞下颌关节疾病等,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对患儿面部形态造成影响,对患儿发育生长造成影响。因此早期矫治对儿童错牙合畸形的预后改善有积极意义[1]。我院就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参与对象为5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其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24例。年龄为6~14(7.2±1.1)岁。患儿均符合安氏II类错牙合疾病诊断标准,无正畸治疗史。患儿入院前12周无应用影响研究的相关药物或者抗生素且自愿配合矫治治疗。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患儿均无精神疾病家庭史或者精神障碍。

1.2 方法

患儿均实施早期矫治,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并对口腔CT线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外貌相片进行拍摄,对患儿治疗前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后对患儿进行早期矫治,应用软质T4K以及T4A功能矫治器,告知家长监督患儿每天佩戴矫治器,时间为9小时到12小时。佩戴时患儿开始可能存在不适感,若出现不适则及时复诊,防止出现不良事件。患儿适应过后每4周进行1次复诊。直至患儿深覆牙合深覆盖减少近正常后,则调整为硬质T4K、T4A矫治器,矫治持续12个月,治疗后对患儿再次进行口腔CT线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外貌相片拍摄。

1.3 观察指标

治愈标准如下:

患儿牙齿排列有序且整齐,牙齿拥挤度显著改善,咬合打开,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得到纠正,与正常浅覆牙合浅覆盖接近。磨牙远中关系与正中咬合关系基本符合。面部形态改善显著,患儿下颊唇沟变浅,下颌后缩得到改善,ANB角基本恢复正常,面下1/3高度基本正常。

同时对患儿X线投影测量指标,包括SNA、SNB、ANB、UINA、LI-NB、NP-FH、ANS-Me。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软件选择SPSS19.0,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且以率为描述形式;计量资料行t检验且以均数±标准差为描述形式。数据差异显示P值低于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50例患儿治疗显示有25例患儿治愈,有21例患儿改善,有4例患儿无效。总有效率为92%。

2.2 患儿X线投影测量指标变化比较

患儿治疗后X线投影测量指标相比治疗前改善显著,其中SNA、SNB、ANB、UI-NA显著下降,LI-NB、NP-FH以及ANS-Me显著上升,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1 患儿X线投影测量指标变化比较(分)

3.讨论

错牙合畸形是常见口腔疾病,其对患儿的面部形态、正常发育影响较大,可引起一系列口腔疾病,危害患儿的口腔健康。在目前,家长对儿童的牙齿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这也导致就诊的错牙合畸形患儿数量逐渐增加[2]。

我院对5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实施早期矫治,结果显示50例患儿治疗显示有25例患儿治愈,有21例患儿改善,总有效率为92%。患儿治疗后X线投影测量指标相比治疗前改善显著,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早期对患儿实施矫治,可消除因错牙合畸形导致的异常神经肌肉系统的适应性效果,且相比常规的固定器,早期矫治的矫正效果更为理想,患儿相对舒适,矢向矫正效果理想。患儿不良反应较少,且可对患儿牙根、颞下颌关节、牙槽窝等组织予以保护[3]。

T4K以及T4A矫正器是新型的错牙合畸形矫正仪器,具有理想的高弹性记忆功能,可使错牙合牙齿矫正至正常位置,且可恢复患儿牙弓长度以及宽度。

综上所述,对儿童错牙合畸形实施早期矫治,可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患儿的X线投影测量指标改善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高,可预防严重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的健康发育,值得推荐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琳.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必要性与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7):156-156.

[2]周崇瑜.儿童错(牙合)畸形64例早期矫治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60-61.

[3]姜萃长,白明海,聂向真,等.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探讨[J].健康大视野,2013(11):44-45.

猜你喜欢
牙合投影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关于牙合与咬合名词定义的商榷
暂时性(牙合)垫在重度磨耗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