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VOC聚丙烯润滑体系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2018-03-30 08:18夏艳平梁红伟刘春林
中国塑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润滑剂熔体复数

曹 峥,夏艳平,梁红伟,刘 钢,吴 盾,刘春林,3*

(1.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 常州 213164;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 常州 213016)

0 前言

润滑剂是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加工助剂,其作用是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减少不利于生产的有害摩擦、促进熔体流动、提高加工效率并增强制品的表面光泽度[1]。目前国内使用的润滑剂种类较多,如石蜡、矿物油、天然植物油等天然物质,以及脂类、脂肪酰胺类、金属皂、氟硅类等合成聚合物,其中合成聚合物类润滑剂被广泛应用于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ABS)、聚酰胺以及橡胶等材料的加工成型过程中。传统的润滑体系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如产生有毒的分解物、潜在的生物累积危险和温室效应。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人们对生产消费的需求,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润滑剂的呼声越来越高,“净味”、“低VOC”、“超低VOC”、“环保”等功能的绿色环保型润滑剂将逐渐成为今后的主流产品,因此开发新型低VOC环保型高效润滑剂将是高分子材料润滑剂新的研发方向[2-3]。葛铁军等[4]将脂肪酸与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合成了新型润滑剂,主要应用于聚烯烃类树脂的加工。郭恒杰等[5]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对乙撑双脂肪酸酰胺(TAF)与含有极性基团的反应性单体进行改性,并与聚酰胺进行共混,对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TAF有效地改善了聚酰胺注塑制品的外观性能,注塑出来的制品其表面波纹、留痕、熔接痕均有较好的改善。本文分别以EBS、HBS作为润滑剂, PP为树脂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HBS、PP/EBS聚合物润滑体系,并对其熔体流动速率、流变性能、拉伸性能以及VOC的挥发性能等做了相关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P,T30S,山西延炼石化有限公司;

EBS,分析纯,常州可赛成功塑胶有限公司;

双羟基乙基乙二胺,分析纯,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硬脂酸(SA),分析纯,J&K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抗氧剂1010,分析纯,德国巴斯夫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密炼机,75L-A,上海盈北机械设备厂;

平板硫化机,XLB-D350×350×2,常州第一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万能材料试验机,WDT-30,深圳凯强利机械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Paragon 1000,美国Perkin-Elmer公司;

旋转流变仪,Physica MCR301,德国安东帕公司;

顶空进样器,AHS-6001,北京中鼎时创科技有限公司;

气相色谱仪,7820A,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质谱联用仪,5977E,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熔体流动速率仪,MTM 1000-A1,深圳三思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

HBS的合成:依次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4.8 g双羟基乙基乙二胺、56.8 g SA以及0.71 g抗氧剂,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三口烧瓶内的物料完全熔融,磁力搅拌,130 ℃下反应1 h;以20 ℃/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0 ℃,反应1 h,自然冷却降温至30 ℃以下迅速出料,得到HBS;

PP/EBS、PP/HBS的样品制备:将干燥好的PP分别与EBS、HBS按照表1的配方进行称量,混合均匀,于密炼机中180 ℃下熔融密炼,将密炼好的样品置于平板硫化机中于180 ℃的条件下压片,备用。

表1 PP/EBS、PP/HBS聚合物润滑体系 %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FTIR表征:分别取少量样品与溴化钾研磨充分,压片制样,进行FTIR分析,扫描次数为16次,光谱分辨率为4 cm-1,采集波数段为4 000~50 cm-1;

拉伸性能按GB/T 1040—2006进行测试,拉伸速率为20 mm/min;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测试温度为230 ℃,砝码质量为2 160 g;

流变性能测试:测试样品在190 ℃下热压成厚度为2 mm的片材,流变测试温度为180 ℃,在角频率为0.1~100 rad/s下,分别测量样品的动态复数黏度、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的变化趋势;

VOC含量测试:使用顶空进样器,120 ℃下通过气相色谱仪和质谱联用仪测量VOC的含量,并计算碳总挥发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HBS的FTIR表征

1—SA 2—HBS图1 HBS与SA的FTIR谱图Fig.1 FTIR spectra of HBS and stearic acid

■—PP/HBS ●—PP/EBS(a)熔体流动速率 (b)熔体流动速率变化率图2 PP/EBS、PP/HBS的熔体流动速率及其变化率Fig.2 Melt flow rate and it’ s change rate of PP/EBS and PP/HBS

2.2 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添加润滑剂HBS、EBS后,PP/EBS、PP/HBS润滑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润滑剂含量为1.0 %时, PP/EBS、PP/HBS润滑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熔体流动性最好。当EBS含量从0.2 %增至1.0 %时,PP润滑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由1.24 g/10 min增至2.04 g/10 min,且当EBS的含量为1.0 %时,熔体流动速率的变化率最大,为64 %。当HBS含量从0.2 %增至1.0 %时,PP润滑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从1.24 g/10 min增加至 5.02 g/10 min,且熔体流动速率的变化率最大为404.8 %。因此,HBS、EBS都能对PP起到较好的润滑作用,且HBS相对于EBS具有更好的润滑效果。

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HBS和EBS的加入,体系呈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征。随着HBS和EBS含量的增加,PP/EBS与PP/HBS的复数黏度曲线呈现一致性,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复数黏度逐渐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熔体流动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熔体内部的切应力变大,聚合物中的大分子链开始发生解缠、伸长和滑移运动,链段沿着剪切方向取向,分子间的静电引力逐渐减弱,熔体间的内部自由空间增大,黏稠性减小,体系趋向稀化,宏观上表现为熔体黏度变小。

润滑剂添加量/%:■—0 ●—0.2 ▲—0.4 ▼—0.6 ◀—0.8 ▶—1.0(a)PP/EBS (b)PP/HBS图3 PP/EBS和PP/HBS的复数黏度Fig.3 Complex viscosity of PP/EBS and PP/HBS

在润滑剂含量相同时,PP/HBS体系的复数黏度下降的幅度大于PP/EBS,具有更高的润滑效率。在低频剪切速率下,PP/HBS润滑体系表现出较高的复数黏度,而当剪切频率逐渐增大时,复数黏度缓慢下降,这是由于HBS中存在氢键,氢键作用力强,在高频剪切速率下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不易被打破,进而导致复数黏度下降比较缓慢。PP/EBS在低频剪切下表现出较低的复数黏度,高频剪切时复数黏度迅速下降,这是由于其分子链段间的自由体积较大,在低频剪切下,自由体积变化不大,但高频剪切时,分子链段因受高剪切作用,链段间自由体积迅速减小,导致其复数黏度急剧下降。

2.3 拉伸性能分析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EBS和HBS含量的逐渐增加,PP/EBS和PP/HBS的拉伸强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当EBS和HBS的含量相同时,PP/HBS润滑体系的拉伸强度下降的幅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HBS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更强,更易发生团聚,而难以在PP熔体中分散均匀,加工成型后,容易导致某些部位发生应力集中,造成样条的拉伸强度降低。

■—PP/HBS ●—PP/EBS图4 PP/EBS、PP/HBS的拉伸强度Fig.4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PP/EBS and PP/HBS

2.4 VOC测试

1—PP 2—PP/EBS 3—PP/HBS图5 PP、PP/EBS、PP/HBS材料的VOC测试曲线Fig.5 VOC test of PP,PP/EBS and PP/HBS materials

由图5中曲线1可知,纯PP中可能含有2,4 - 己二炔、4 - 甲基庚烷、2,4 - 二甲基 - 1 - 庚烯、4 - 甲基辛烷、4 - 乙基癸烷、5 - 甲基十一烷、正十六烷等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有毒的炔烃和烯烃含量较大,其VOC的总保留时间较长,为40.3 s,总峰值面积为14 661 498,碳的总散发值(EG)为169.16 μgC/g(表2),且其中有毒挥发物质的保留时间为28.5 s,峰值面积为12 666 202,EG为149.13 μgC/g(表3)。由图5中曲线2和表2可知,PP/EBS材料中含有1 - 丁烯、异丁烯醛、2,4 - 二甲基呋喃、正十六烷、苯乙烯、2,4 - 二甲基 - 1 - 庚烯等挥发性物质,其中烯烃和苯乙烯所占的含量较多,且PP/EBS材料的挥发性物质中苯乙烯、异丁烯醛对人体的危害较大。PP/EBS材料中VOC的总峰值面积为6 860 544,在相同的测试温度下,相比纯PP,PP/EBS材料中VOC的挥发含量降低了113.7 %,其中有毒物质峰值总和为6 358 260,相比纯PP降低了99.2 %(表3),表明EBS能够有效地抑制PP材料中炔类物质的挥发,这是由于EBS分子间存在着氢键相

表2 纯PP、PP/EBS、PP/HBS材料的VOC分析Tab.2 VOC analysis of pure PP,PP/EBS and PP/HBS Materials

互作用,使得PP中的小分子挥发物更加稳定,在相同测试温度下可有效抑制PP中小分子VOC的挥发,并且具有显著的效果。

表3 PP、PP/HBS、PP/EBS中有毒挥发物质总和的分析对比Tab.3 VOC analysis contrast of PP,PP/HBSand PP/EBS Materials

从图5中曲线3和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PP/HBS材料中可能含有1 - 丁烯、2,4 - 二甲基呋喃、2,4 - 二甲基庚烷等挥发性物质。PP/HBS材料中VOC的总峰值面积为7 382 399,在相同的测试温度下,相比PP/EBS升高了7.6 %,相比纯PP降低了98 %,其中PP/HBS材料的有毒挥发物质的峰值面积总和为5 772 025,相比PP/EBS降低了10.1 %,相比纯PP降低了119.4 %(见表3)。对比EG可以发现,PP/HBS中VOC的EG比PP/EBS高2 %,但是有毒挥发物质的EG相比PP/EBS降低了15.6 %。相比于纯PP可以发现,PP/HBS中VOC的EG比纯PP降低了113.6 %,且有毒挥发物质的EG相比纯PP降低了143.1 %。纯PP中VOC的保留时间约为PP/HBS材料的9.6倍,PP/EBS中VOC的保留时间为PP/HBS材料的7.5倍,纯PP有毒挥发物质的保留时间为PP/HBS材料的21.37倍,PP/EBS的有毒挥发物质的保留时间为PP/HBS材料的18.16倍。由此说明,随着HBS的加入,可有效抑制材料中VOC的挥发及VOC的保留时间,与PP/EBS材料相比,HBS可更有效地降低和抑制材料中烯烃和芳香类等有毒挥发物质的挥发,这是因为HBS的氢键作用更强烈,使得PP中的VOC更加稳定。

3 结论

(1)EBS、HBS对PP均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都能显著降低材料的复数黏度,其中HBS的效果更为显著;加入HBS后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提高的幅度较大,当HBS的含量为1 %时,PP/HBS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大了404.8 %;

(2)随着EBS或HB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中随HBS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下降的幅度较为明显;

(3)EBS和HBS分子间存在着氢键作用,使得小分子挥发物不易从材料基体中挥发,其中HBS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力更强,抑制小分子VOC挥发的作用更加显著。

[1] MARTINS H M,CAMPOS J C,DE OLIVERIRA G M J,et al.Influence of Lubricant Oil Residual Fraction on Recycle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roperties and Plastic Packaging Reverse Logistics Proposal[J]. Polimeros,2015,25(5):461-465.

[2] DASGUPTA S,AGRAWAL S L,BANDYOPASHYAY S,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Eco-friendly Processing Aids for Rubber Compound[J].Polymer Testing,2007, 26(4):489-500.

[3] SINGH Y,GARG R,KUMAR S. Aspects of Non-edible Vegetable Oil-based Bio-lubricants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J].Green,2015,5(1):59-72.

[4] 葛铁军,孔俊嘉.新型塑料润滑剂的研制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3,27(1):50-53.

GE T J,KONG J J. Application of Similarity Based on PCA to Lassif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Productor[J].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2013,27(1):50-53.

[5] 郭恒杰,孙 寅.润滑剂TAF在尼龙增强改性加工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1,39(2):28-30.

GUO H J,SUN Y. Application of TAF in Process of Reinforced Nylon[J].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2011,39(2):28-30.

猜你喜欢
润滑剂熔体复数
欧洲润滑剂行业将面临原料可获得性及更严格废油再生指令的挑战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复数
美国新型高效绿色铝材润滑剂面市
第二法向应力差与气辅共挤出胀大的关系
一种钻井液用高效抗磨润滑剂
三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能力的评价
方柱绕流中聚乙烯熔体流变行为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