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站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分析与探讨

2018-03-30 05:20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站
上海铁道增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直属研判排查

朱 瑜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站

1 前言

徐州直属站位于京沪、陇海及京沪、徐兰高铁四大干线交汇点,管理范围内有高铁站、普铁站、客整场、动车所、动车存车场,尤其是徐州客站枢纽,列车密度大,站场设备极其复杂,风险、隐患频发。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是保证运输安全生产的前提。

2 直属站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状

自2017年集团公司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来,徐州直属站不断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初步形成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辅以安全预警的双重预防机制。

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直属站安委会负责安全风险管理的决策、组织、监督和考核,研究制定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直属站主要负责人对直属站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组织推进和落实风险管理,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直属站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专业管理责任,全过程组织风险识别、措施制定、责任落实等工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安全风险管控的综合协调,组织推进、检查监督,动态掌握全站安全风险管控情况,有序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科室为直属站安全风险管控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研判本系统安全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检查监督,指导督促系统内各单位对安全风险实施有效管控,定期评价本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有效性和效果,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及时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加强;车间(站)、集经公司为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开展全员安全风险培训教育,确保人人熟知本岗位相关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管控责任;将管控职责,纳入管理人员职责、工作标准和作业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业指导书,把管控风险责任和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环节。“按系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把安全风险的管控责任落实到各层级、各岗位,实现安全风险全面、全员、全过程管控。

2.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直属站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主要由职责分工、隐患排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事故隐患实行逐级审核评估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保障制度、挂牌督办和销号制度、考核制度等组成。发现隐患后、立即报告并采取安全控制措施,由直属站站长负责组织审核评估,确定隐患筹等级,按照Ⅰ、Ⅱ级上报集团公司协调治理,Ⅲ及隐患直属站治理的原则,组织相关科室按照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等“五到位”的要求,制定、落实具体治理方案,落实治理责任。对整治时限较长或难度较大事故隐患治理纳入安委会挂牌督办。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对治理效果进行验证评价,事故隐患治理经效果评价未达到治理目标的,继续整改,达到治理目标的销号,实现事故隐患的闭环管理。

2.3 安全预警

通过对因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等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灾害性天气等导致安全风险以及某项安全风险事件出现失控苗头时;因管理原因,导致发生事故或出现安全管理严重滑坡等情况时,及时发布预警,实现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提前预防控制。

3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风险识别研判存在差距

目前,直属站风险研判由各专业科室在集团公司风险研判的基础上按照年度、季度、月度为周期组织定期研判,以及依据典型事故、突出问题、“六类变化”组织动态研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风险识别存在差距,对运输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不能做到全面、动态的分析和研判,部分专业风险项点一成不变,既无新增风险、亦无临时风险。二是风险控制措施针对性不强。照搬照抄集团公司控制措施,未结合直属站作业和管理实际进行补充细化。三是规章及作业标准完善不及时,对新增风险、风险管控发生变化不能及时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及作业指导书书,对有规律“变化”的风险,不能及时将管控措施固化到安全管理体系。

3.2 风险检查控制不到位

直属站依托集团公司“风险管理2.0”系统实现风险计划的发布、认领、检查。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对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逐一检查验证,对上个周期不受控及基本受控风险项点不能加大检查力度和提高检查频次,关键时间、关键岗位、关键作业检查频次较低,甚至出现风险项点漏查或不到现场让他人销风险点现象,造成风险检查控制效果不佳乃至失控。

3.3 事故隐患排查流于形式

部分科室、车间(站)对事故隐患排查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隐患累积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因素,对本部门的职责不清楚,造成专业科室不能主动牵头排查本专业隐患、协调本专业隐患治理;车间(站)隐患排查走过场,长期不能发现事故安全隐患,发现隐患不及时上报、不采取有针对的控制措施,对隐患视而不见,不能及时降低或消除隐患,放任隐患累积

3.4 安全预警制度作用发挥需进一步提高

安全预警制度是提前预防控制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虽然针对典型事故、各种变化、灾害性天气等进行预警,但也存在预警干预不及时、预警措施要求不细致、预警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安全预警制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3.5 专业队伍素质不高

安全风险识别、管控措施制定、风险评价,以及隐患识别、治理方案制定、治理效果评价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直属站目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大多以专业科室主导,专业管理人员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培训,风险及隐患甄别能力、管控措施制定及治理评价科学性不高,风险管控及除患排查治理效果不突出。

4 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对双防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紧紧围绕杜绝事故发生,突出关键岗位、关键作业、关键环节,抓住辨识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重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将“风险失控就会上升隐患、隐患失控就会上升为事故”的危害性深入到每个干部职工心中,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管控治理理念,全面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4.2 严格风险辨识研判流程,完善安全风险库

风险辨识研判是风险管控的前提,只有全面识别安全风险,才能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做好预防和控制。要完善风险定期和动态研判制度,明确风险研判的程序和标准,针对安全生产特点,突出客车、旅客等安全关键,结合典型事故、设备故障和安全信息等,按照专业负责、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运用事故树、层次分析等方法,找出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关键安全风险(事件),分析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和潜在后果等,按照发生频次和后果,确定风险等级,逐条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岗位,落实管控责任,构建完善安全风险库。对定期和动态研判新增或修订的安全风险以及控制措施,及时修订规章制度、转化为作业标准。

4.3 加强风险检查、强化安全风险关键控制

一是要充分利用现场检查、视频抽查、录音抽听、跟班写实、干部包保写实等方式对认领风险对照风险管控措施逐一进行检查、验证,及时制止和纠正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二是要对较大、重大风险以及不受控、基本受控风险要加大检查力量和检查频次。三是要强化关键时段、关键岗位、关键作业风险控制落实情况的把关、检查和控制。

4.4 推动全员参与自主隐患排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将隐患排查作为每名职工的责任和义务,鼓励职工关心安全,从我做起,认真排查本部门、本岗位的事故隐患,对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给与表彰奖励;同时对给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控和评价等环节履职不到位的相关科室、车间(站)、集经公司及相关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和督查问责。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4.5 建立科学的安全预警模型、充分发挥安全预警作用

通过对风险、隐患产生因素的逐层筛选分析,建立天气、设备、规章、人员、作业、环境、管理等发生变化触发预警条件模型。达到条件后,立即发布安全预警,按层级迅速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组织干部和管理人员深入一线,检查指导落实到位,规避或降低风险、隐患,充分发挥安全预警作用。

4.6 强化督导检查、使双防机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由安委办和干部部门牵头 ,组织加强对双防机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车间(站)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纳入直属站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加强检查指导、考核奖惩,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4.7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专业管理力量

采取送培、自培等方式,大力培养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业人员,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专业队伍,成立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专家组,科学、全面识别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不断深化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化。

4.8 充分发挥第三机构作用、推进双防机制建设工作的规范化

建议引进具有资质风险管理、安全评价、安全培训、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机构,对直属站安全风险识别、管控措施制定、隐患排查治理进行全面指导和评估,使双防机制建设工作更为规范、专业、客观。

5 结束语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贯穿到运输生产全过程的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只要不断完善规范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深入推进事帮隐患排查治理,就能从根本上保证运输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直属研判排查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如何排查并改错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