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以人为本,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

2018-03-31 10:22李世清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7期
关键词:崇州市经办成都市

崇州市坚持人社工作服务经济、服务群众,强力推进“四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全省统筹、标准统一、智慧融合、方便快捷、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崇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人社厅和成都市人社局关于“一号工程”的安排部署,着力推进“四化”建设,把“一号工程”变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由长到短,实现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

一是合理规划点位。采取“合建+入驻便民服务中心”的方式,分批完成标准化建设点位227个,并全部通过了成都市验收。全市基层平台平均服务半径不超过2公里,建成了人社公共服务“15分钟服务圈”。二是提升标准化水平。2017年,对所有基层平台进行设施设备更新,统一规范场所、标识标牌,拓展平台服务功能。“综合柜员制”与成都市同步实施,所有平台均能承接办理延伸到基层的人社公共服务项目,并按服务对象2000人对应1名服务者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由少到多,推动服务基础信息化建设

一是大力推行同城通办。把直接面向群众的75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其中乡镇(街道)基层平台可现场办理全部业务,村(社区)基层平台可在窗口办理25项,通过资料收集和委托代办等限时办结50项。二是大力推行网上经办。完善崇州市人民政府网站人社版块项目设置,开发崇州医保微平台、崇州就业和社保微信公众号、社银平台等。推动网上经办业务由计算机终端向移动终端、自助终端延伸,目前,崇州市有56项业务可在自助一体机上办理,100多项业务可全程在网上办理。三是拓展网络监管方式。开发成都市首个医保基金红黄预警智能分析系统,对次均支付、总控费用、在床率等重点指标异常情况进行“红”“黄”自动预警。开发成都市首个药店视频监管系统,通过定点药店远程视频监控,强化“医保电子警察”日常巡查。

由条到块,推进服务机制协同化建设

一是建立项目清单。系统梳理公共服务项目,形成统一、规范、适用的135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并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根据清单逐条编制完善了各级服务平台《办事指南》,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协同。依据崇州市已经建立的大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健全人社与公安、民政、卫计、工商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变“群众来回跑路”为“内部协同办理”。运用数据比对,实现重复领取待遇行为预警和人员筛查。加快推进社会保险跨省异地转移系统的完善和应用,提升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经办效率。三是深入推进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推行“一制五化多平台”建设,通过“综合柜员制”改革,将原来的31个窗口压缩到21个,把社保卡申领、挂失等全部纳入“综合柜员制”范围内,实现养老金待遇核定、居民养老金待遇计算等5大类10小项对外业务“一窗口通办”。四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人社事业发展。创造性地引进了四川现代联合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入驻服务大厅,共建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精准人力资源服务。

由专到全,推动服务行为专业化建设

一是打好培训组合拳。以政策法规、业务经办、服务礼仪等为重点内容,采取市局轮训、基层平台集训、工作人员自学三级联动培训机制,所有窗口人员每季度接受业务培训,全市新入职人员上岗培训率达到100%。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网上学习、远程教学等线上培训。二是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树形象。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和服务需求调查,健全服务效果反馈和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坚持每日“局长进大厅”和定期“局长主动征询意见”制度,建立健全网上投诉、12333电话投诉等平台。大厅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为群众提供延时、预约和网上服务。三是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实行受理、审核、监督三权分置。形成“打断机制”,当某项业务达到风险点,就自动停止,待一级、二级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办理。社保窗口业务经办实行“AB岗”模式,即A岗负责征收转移业务,B岗负责退休办理、待遇发放业务。

猜你喜欢
崇州市经办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崇州市:六项措施促进就业创业
崇州市:当先锋扛红旗 重实践办实事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崇州市: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和稳就业工作
崇州市医保局“三步骤”积极推进贯标工作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