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018-03-31 09:29谢秀芬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春游习作作文

谢秀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要倾吐,那么一篇文章就产生了。”由此看来,写作文是一件很自然、很轻松的事情,而不是靠冥思苦想“编”出来的。现在的孩子一提写作总是头疼,无从下笔,要么在家总是借助手机或电脑找度娘,然后从百度上狂抄一通;要么就是依赖作文书进行仿写,要么就是写的作文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新意,没有真情实感。学生对于书本,对于生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用心去体验过,这种“体验的缺失”造成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无米下锅”。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教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只有体验,学生写的作文才会真实,让学生主体参与、亲自体验,体验大自然的纯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体验失败后的自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生活圈内引导学生找“下锅之米”,巧用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方法:

一、结合学校开展体验活动,激发写作欲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各种体验活动,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可顺应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常常配合时令、节日和学校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我校举行了“校长杯”足球比赛,比赛成为学生热议的话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比赛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身份去写,描写不同的精彩,有的以球员的身份去写,有的以拉拉队员的身份去写,有的以行家的眼光去点评……这次足球比赛,学生踢出了精彩,踢出了快乐,踢出了好的作文。因为有了真实的体验,一节课就写了洋洋洒洒的一大页,每个孩子作文中字里行间虽显稚嫩却是我手写我心的真情流露。

又如学校举行了春游活动,当时天气炎热,我们徒步走了十公里的路程,到达目的,大家席地而坐,小组之间分享自制的美食,稍作休整之后,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进行了背夹球比赛,回到班上孩子们嘴上喊着累,但是内心却是快乐的。有了体验,学生的写作也有了素材,回来后我引导他们回顾这次春游的前后细节:在春游前自制风味食品过程、春游中沿途看到的美景、同学分享食物的快乐、小组成员大快朵颐的动作、背夹球的激烈、春游后大家自觉收拾垃圾的场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心地回忆这次春游前后点滴事件。事后一篇篇文章《我是小小美食家》《吃起來容易、做起来难》《我成功了》《我分享,我快乐》《有趣的背夹球》《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春之美》《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跃然纸上,看得我欣喜若狂,不禁为学生的精彩而喝彩。不需要传统的说教,不需要作前的指导,那灵动的语言,那深刻的道理,都在那一次迸发,这都源于“体验”!

体验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是解决学生习作千篇一律之顽疾的最有效方法。

二、紧扣教材资料,巧用“语文大课堂”

小学语文教材语文百花园中,每册都会安排几次“语文大课堂栏目”,这个栏目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编排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开展阅读活动,搜集资料,并用口头和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重视这个栏目,充分用好这个栏目,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年级的教材上册安排了“今日家乡”的调查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家乡的现在和过去展开调查,学生通过访问、观察、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活动后我们不仅指导学生写好了书上要求写的调查报告,而且我还认真发掘他们调查的过程精彩之处,在课堂上引导多角度地谈,学生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提出了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我便指导他们写倡议书;有的展示了家乡的美景,我便指导他们描写家乡的景物为题材写一个片段;有的还讲述了调查过程中难忘的经历,我顺势引导他们写调查中的小插曲;有的还发现家乡的环境遭受到了破坏,我便引导他们通过童话的手法来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有了很好的作文素材,写作的兴趣也就被点燃了。

又如《小产品,大推介》这个语文大课堂,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教师以学生制作的产品为载体,设计了“小产品,大推介”活动,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带的小产品,后全班交流。这时学生纷纷上台推介自己的小产品……然后针对学生的产品特点,让学生设计广告词,并评出“最佳推销奖”和“最佳广告奖”。最后让学生以“描绘产品”“小产品大推介活动的场面”“小组的合作过程”“最佳广告语和解说词”等为内容,任选其中感兴趣的一方面来写,突出重点,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因为有了体验的感受,有了写作的素材,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三、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平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这是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良好的载体,它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写作平台。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提到玩孩子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如果能开展各种游戏习作,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提升,这也是通向学生习作提升的快乐路径。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我是演说家”“成语对对碰”“三国故事擂台赛”“科学小实验”“小小辩论会”等活动,活动之后,教师让学生谈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回忆一下活动的过程……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因而他们说起来会滔滔不绝,兴趣盎然,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自然水到渠成,习作就有“米下锅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让学生自由分组写接龙作文、合作作文,读绘本写写习作,看漫画写写作文等。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法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

总之,生活中,教师巧用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和写作的平台,另外学生在体验各种活动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春游习作作文
春游
春游曲(其一)
春游
我们来春游